《青春,令人神往》
第31节

作者: 反派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半夜,王宗良被呼呼的风声惊醒。起风了,风大,吹得附近的门窗吱呀吱呀作响。他推亮手电披衣起床。“啪啦!”一声霹雳,把他吓一跳。刚过完年呀,怎么打起雷啦?今年的雷声来得太早了。他急忙穿上鞋,逐个查看一遍门窗。
  风吹得呼呼直响,树枝噼噼啪啪地抽打着。窗外,一道道亮光闪个不停。紧接着,雷声一声紧似一声,在低空中炸响,整个地都动摇起来。王宗良经历了多少雷鸣闪电,见此阵势也吃惊不。他裹紧外衣,还觉得冷。
  “起雷了?”老伴也被惊醒了。里屋还有人在话。看来,滚滚春雷把一家人全吓醒了。
  屋里白光一闪,“啪啦!”一声巨响,雷声就像在窗外炸开。很快,哗啦啦!急促的雨点纷乱地敲打在屋瓦上,一场罕见的大雨骤然而来。风呼呼地刮,雨哗哗地下。雷声隐去了,只剩下闪电在忽闪忽亮。雨越下越大,像是从上倒下来一般,屋顶屋外,到处是哗哗哗的雨声。
  这场春雨来得早,下得大,像积蓄已久,足足下了四五。
  早春,鱼塘的排水口还堵着,没有人开堤取水。连续几大雨,村前村后到处是淙淙的流水,田里地块都被雨水浸泡。雨水一股脑儿注入村头低洼的鱼塘,水面浸上堤坝,漫上古井井台。赶早的鱼虾、泥鳅、黄鳝在井台上爬跳。春江水暖鸭先知。鱼塘里,几只孤鸭机灵地跨上井台,伸着长长的脖子夹食鱼虾。那是一些人家过年后遗留下来的鸭子,它们侥幸躲过了年关。鸭子历经一个寒冬,毛色灰暗。一场春雨,让鸭子抖掉一身的寒气,毛羽间透露一丝新冒出来的异彩。

  经历一场春雨洗涤,大地焕然一新。
  张兴在大队领到任务,镇里新建的糖厂今年开榨,要发动莲花村的村民大量种植甘蔗,把没有水利保障的旱田全部变成甘蔗地,旱地不再种玉米黄豆红薯木薯了,全部用来种甘蔗,大幅度扩大甘蔗种植面积。
  老村长犹豫地:“村寨里家家户户少不了饲养猪鸡鸭,不种点玉米红薯,大家缺乏饲料,没有东西喂养家禽家畜呀。”
  张兴对他:“镇领导,今年新糖厂开工,甘蔗提价,种植甘蔗收益大,我们村民手里有了钱,什么都可以买呀,还愁什么饲料呢?”
  旁边的群众纷纷议论起来:

  “喂猪就靠红薯木薯,连红薯藤都少不了。喂鸡鸭就要玉米,没有玉米,全年拿稻谷喂养鸡鸭,粮食就不够人吃了。”
  “不种些玉米红薯,鸡鸭养不了,过年过节怎么办?”
  “种植甘蔗好,我娘家全是蔗农,一年种植,三年收成,比种稻谷玉米省力多了。”
  “哪里?甘蔗护理最难啦,甘蔗叶子锋利,刺脖子割手,施一次肥,除一次草,周身受伤。”
  “我们村道窄,拉运甘蔗的车没法通过,种植甘蔗拉不出去呀。”
  张兴听到大家的议论,把村民召集过来,大声:“乡亲们,你们讨论的问题很现实。我们公婆山山区村寨传统就是种植稻谷玉米,成习惯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多少年来,我们大家收益低,收入跟不上,在我们县拖后腿了。县里镇里领导为我们大家着想,改变种植种类,增加大家收入。今年正好甘蔗价格提升,领导要我们大家多种植甘蔗,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收入。”
  陶军红听了,不放心地:“种稻谷玉米,一年有几次收成,街日担点东西上街,可以换点钱花。种植甘蔗就不同了,一年到头就砍一次,平时去哪里找钱用?”

  有人又提出一个疑问:“种植甘蔗,需要投入成本多,肥料农药用量大。”
  张兴见大家有疑虑,耐心地:“你们担心的问题,镇领导都考虑到了。领导,今年种植甘蔗的农户,政府预先提供肥料农药和蔗种,年底砍收甘蔗后才在甘蔗款中扣除本钱,种植甘蔗的成本不用大家费心。至于道路方面,领导保证,夏收前,工程队进入山里修筑道路,榨季一到就通车,保证把大家的甘蔗拉出去。”
  张兴看到还有人不放心,叫王福富找来一本簿子,蹲下来,用笔在纸上给村民计算种植甘蔗的收入。看着本子上列出的数字,他高胸:“只要我们每户人家全力种植甘蔗,不要像往年那样零零散散眉毛胡子什么东西都种,大家一年的收入肯定翻一番,田地多的人家收入还更多。”完,他真诚地望向大家,眼里闪着兴奋的亮光。
  事实胜于雄辩。几家思想顽固的村民看到本子上列出的成倍增长的收入,不再犹豫,纷纷点头:“听你的。这是好事!我们大伙按你的全种上甘蔗,年终收成翻一番。这样,大家的日子就好过了。”人人眼里闪烁着希望。
  张兴坚定地:“对,听党组织的话,一定错不了。大家甩开膀子干,一定错不了。”
  大地经过春雨浇灌,处处焕发出一派勃勃生机。莲花村村民带着美好的憧憬,在希望的田野上散播汗水。家家户户行动起来,人人忙忙碌碌,他们在自家的庄稼地里翻泥,碎土,平整,开沟,砌垄……
  燕子来了,在空中斜斜地掠过,叽叽叽叽,忙着建造自己的生活。布谷鸟从田间水边窜向树梢,一声声“布谷布谷”,奏起了春的歌。
  陶晓伟和父亲一人一把犁头,在山脚一块一亩半见方的旱地里犁地。陶军红左手牵绳使唤耕牛,右手把犁,动作娴熟,犁一圈就翻起一道整齐的新泥。陶晓伟学着父亲的样子,可是牛不听他使唤,时走时停,甚至闪向一边。陶军红见了,:“不是教你两年了?怎么还是老样子?右手把犁的力要足,提犁深浅要准,稳住方向。这样牛才会听话拉起犁。”陶晓伟牢记父亲的要领,咬紧嘴唇,右手下力把住犁柄,定住深浅,把稳方向,左手配合牵拉牛绳,使劲唤住耕牛。这回,耕牛配合多,乖乖地沿着犁道走。最难就是地角转弯了,地块一角是一个牛角样的尖角,陶晓伟扶着犁把犁到了这里,手一慌,牛就不听话了,左右挣扎乱闯,踩坏父亲码好的地垄,还踏入旁边人家的秧地,糟蹋了不少秧苗。陶晓伟越急,牛的动作越乱,破坏越大。陶军红骂了一句粗话,让他在地块肚里转弯耕地,自己翻犁田地边角。也许是心理作用,每次陶晓伟使牛耕地,都不敢犁进边角,只犁完田地腹心,把边角留给父亲加工。

  这下午,陶晓伟自己一人把犁在一块半亩多的梯田上翻土,地块,他不想给父亲留下麻烦。犁到田角的时候,他壮着胆子,心翼翼地用绳子牵拉吆喝耕牛,转过田角。倒霉!越担心越出错。犁尖吃土过深,牛一挣扎,陶晓伟慌了,使劲扯牛绳,勒痛牛鼻。牛受惊吓,奋力往外逃窜,牛栀拽着犁头和人翻过田埂,跌入底下的梯田。哐啷!陶晓伟摔了个狗吃屎。牛还是没有停下,继续拽着犁头和人往前滑。哎呦!陶晓伟大叫一声,手上一股钻心痛,犁头扎入他的手腕,献血很快模糊了整个手掌。

  “哎呦!痛死人了!你这个畜生!”陶晓伟恼怒的骂起来。
  耕牛通人性,听到主人怒骂,停下脚步,回头望着晓伟,满眼委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