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儿郎》
第7节

作者: 大天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任弘虽然手腕有些发酸,但还是一口答应。
  一般这种请求,任弘是不会拒绝的,汉朝人口四千多万,99%的人是文盲,识字的士子受人敬重,但有时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会遭人排挤。
  任弘可不是自视甚高的酸文人,他更乐意利用这点不值一提的优势,广交朋友,作为交换,也能向他们学些东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哪怕拥有千年见识,任弘也有不擅长的事:比如拉弓射箭,骑马驾车,通过足迹蹄印判断人数,辨识野外的植物,甚至是最简单的取火。
  这年头取火方式只有两种:明燧和石燧,分别要用到铜鉴和火石,都很需要技巧。
  没有打火机和火柴的日子,真南啊!
  而这吕多黍,虽然是置啬夫身边使嘴的小置卒,但也算全能,不但会驾牛马车,还经常奉置啬夫之命,去效谷县采买货物,偶尔也能帮上自己。
  回到传舍里就坐后,任弘问吕多黍要给谁写信?
  吕多黍自己准备好了木牍:“吾弟吕广粟,他在吞胡候官破虏燧服役。”

  敦煌郡是帝国边地,共有四个部都尉:玉门都尉、阳关都尉、中部都尉、宜禾都尉。
  而四都尉之下,又有候官,各自管辖百里边关烽燧,比如中部都尉,便有平望、破胡、步广、吞胡、万岁五个候官。
  候官之下,则是部,部有候长。
  候长之下,才是守着各个烽燧的燧长,一燧十人。

  这便是敦煌郡的候望系统,正是他们守望着帝国的边疆,任何风吹草动都通过烽烟传递给屯戍部队。
  一般来说,屯戍兵是由内地的戍卒担任,但候望兵,则多是敦煌本地籍贯。
  吕多黍的信不长,无非是天气转凉,要托人给他弟弟寄两件冬衣,另外告诉弟弟,家里一切安好,自己每逢休沐就会去看一看母亲,让弟弟好好服役,不要担心。
  任弘三下五除二写好,抬头看吕多黍:“汝弟识字?”
  “燧长会给他念。”
  吕多黍自己都有些不确定:“应该会吧?”

  事情完了,吕多黍千恩万谢离去,任弘的手腕也酸痛不已。
  登记传符,抄写诏令,将过客的费用薄册归类,为置所内的徒卒写信……这就是任弘的日常工作,看似琐碎寻常的小事,却也是汉帝国行政的缩影。
  他和悬泉置内其余36人一样,都是帝国庞大躯体上的一颗小螺丝钉。
  恰在此时,传舍里吃完饭的苏延年、陈彭祖正好在置啬夫徐奉德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任弘起身拱手:
  “徐啬夫,二位上吏,饭食可还合口?”
  “寻常而已。”陈彭祖还是一脸别人欠他钱的样子。
  苏延年却拆穿了他:“陈尉史,说话要凭良心,方才那盘沙葱鸡子,几乎全是你吃了,还赞不绝口,我只抢到一著!“
  他指着陈彭祖唇上,大笑道:“瞧,你嘴上还沾着膏油呢!”
  陈彭祖顿觉尴尬,顾不得体面,连忙用衣袖擦了擦嘴上的油花。

  鸡子就是鸡蛋,市价3钱一个,可不便宜。沙葱则是敦煌砂地上一种常见的野菜。
  眼下一般沙葱的做法,是用盐渍了做凉菜,下干饭而已,但悬泉置却与众不同。
  苏延年对置啬夫徐奉德道:“过往官吏商贾都在传,说悬泉置的吃食,全敦煌第一,我看此言非虚。”
  “上吏过奖了,不过是粗饭陋食。”
  徐奉德年过五旬,走路一瘸一拐,他过去是个屯戍边塞的燧长,在抵御匈奴扰边时受伤,这才被安排到悬泉置任啬夫,一干就是十多年。
  眼下被人夸奖,他嘴里谦逊,脸上却是红光满面,有些小得意。
  任弘知道,徐老头就是爱面子。

  原本他们悬泉置在敦煌郡九个置所里,经常垫底,因为招待贵客不周,马匹多死亡,常受督邮批评,每次去郡里上计,都是徐奉德最丢人的时候。
  直到半年前,任弘从效谷县求学回来后,给他提了不少新奇的建议。
  例如去县城找铁匠铸了口“铁锅”,任弘又教夏丁卯炒制食物的法子,味道别具一格,比如这沙葱炒蛋,便是一绝:加点热油膏,鸡蛋就沙葱,大火炒熟,香气扑鼻。
  炒菜提前千年面世,整个大汉朝,独此一家!不过因为膏油贵,只有官吏就食时,铁锅才会响一响。但也足以让往来官吏使节连连叫好,连带徐奉德也多受褒奖,去郡里开会也不再害怕了。

  他一高兴,便将夏丁卯提拔做了厨啬夫,任弘则为置佐吏。
  苏延年对方才那顿饭意犹未尽,摸了摸胡须:“可惜要走了,否则我还真想多吃几顿。”
  徐奉德道:“等二君迎了傅公归来,悬泉置自当备好宴飨,到时候可不止有鸡子,还有鸡、彘、羊,准保是在其他地方没吃过。”
  苏延年拍着被甲衣包裹微挺的腹部:“善,我定要空着肚子来!”
  因为腿脚不便,徐奉德便让任弘代自己送苏、陈去马厩。
  路上,任弘还装作不经意地询问道:“敢问苏君、张君,不知傅公何日能到悬泉?”
  陈彭祖道:“傅公具体行程,吾等也不知,汝等就等着郡里发传书罢!“
  一般来说,重要人物途径驿站,经常前呼后拥,郡里得提前一到两天,派人沿着各置所,依次传达,让他们做好接待准备。
  他不说任弘也猜到了,最多十天。
  二人上了马,苏延年临行前,还不忘回首对任弘道:
  “小后生,傅公最欣赏年轻敢为的勇者,待他抵达悬泉置,见了你,定会欢喜!“
  “傅介子欣赏勇士,倒是与我事先猜测的差不多……”
  任弘早就想明白了:“先前那西部督邮不用我,因为他是郡吏,凡事求稳,知道我是受禁锢的罪吏子弟,便不敢冒险。”
  “但在绝域里奔波的将军、使节,他们缺的,正是奇节勇士!”
  说句不好听的,正儿八经的官宦子弟,良家百姓,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谁愿意到西域冒险?

  张骞两次出使,队伍里也多是郡国恶少年,亦有来自属国的羌胡,头上顶着各式罪名的驰刑士。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穷凶极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卖命,才能发狠,才能豁出去。
  正是这群人,以无畏的勇气,向着未知世界进发,硬生生凿空了西域!
  这是属于华夏的地理大发现。

  但光有勇气,还不够啊,想要出类拔萃,任弘还得展现一些其他东西……
  于是任弘立刻折回悬泉置,却见徐奉德还站在门口,他头戴刘氏冠,在悬泉置一众帻巾里,鹤立鸡群。
  方才在苏、张二人面前,徐奉德可是满面春风,眼下却冷了下来,见了任弘,便没好气地说道:
  “诏书抄完了?”
  任弘指着北墙处:“都抄到墙上了。”
  徐奉德吹胡子瞪眼:“这次没砸笔?”
  任弘笑道:“啬夫听到了?”
  徐奉德冷笑道:“悬泉置巴掌大的地方,你喊那么大声,置所里的众人,烧火的、站岗的、喂马的,谁没听到?”

  “置所里的笔可不多,若是损坏了,你可是要赔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