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0-28 08:07:28
大伙看着这个好强的女人,感叹着她的不容易,连平时说她闲话的碎嘴子婆娘也不好再背后说她什么了,农民大多时候还是淳朴的,虽然平时难免有点磕磕碰碰的,但谁家有点难处大家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到了中午,毒日穿过树叶子直射下来,晒在身上火烧火燎的,大多收割麦子的庄稼人吃饭以后在家里的树荫下摇着蒲扇休息一阵子再出去忙活。
此时二婶还在地里忙活着,为了早点把麦子收完,她从天光未亮一直忙碌着,麦地里无遮无拦,日头也变得毒辣,阵阵热浪拂过苏家坡山梁的密林汇集在这片山坳里,一道道汗珠子像蚯蚓一样在脸上爬,汗水弄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衣裳也被汗水浸透了贴在身上,二婶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子,看了前面还有一大片,拧开水壶喝了一口水,没有停歇继续埋头挥舞着镰刀……
苏浩在桃树下的磨盘上乘着树荫写作业,树上的知了(蝉,叫的声音知了知了的,在当地称为知了)热得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二叔拄着拐杖过来跟他说:“浩娃子,你去喊二婶回来吃饭吧,咋这么晚还不回来?”
苏浩透过树叶子看了看头顶上刺眼的日头,应声道:“我这就去。”
不大会儿,苏浩就火急火燎的跑了回来,带着哭腔喊道:“二叔,二婶她、她……”他慌张的说话都不利索了,一下把院里的人都惊动了,七嘴八舌的问:“咋了嘛,又出啥事了?”
苏浩这才费劲的说:“二婶她昏倒在地里了……”一下把家里人惊得目瞪口呆。
茂朴老汉赶紧催促道:“你们还愣着干啥,还不把雅玲弄回来,干活不要命了?”
“小浩,你婶儿在哪块地?”大叔问了一句就转身进屋灌了一壶凉水。
日期:2019-10-28 08:08:14
一家老小跟着苏浩一起往地里跑,一看才知道二婶中暑晕倒了,大叔也不顾及不了那么多,扶起来她灌了几口凉开水把她背了回来,大婶去邻居家找来一瓶藿香正气水给她灌下去,二婶这才缓过劲来睁开眼看了看大家眼泪流出了来。
两个娃娃更是心疼的抱着娘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二叔心中愧疚,拄着拐杖红着眼站在一边一声不吭,自己这样真是苦了婆娘了,一家人围在床边看着二婶心情沉重。
平时刁蛮的大婶这个时候也表现出女人善良的一面,用胳膊扶着二婶喝水痛惜的数落着她:“雅玲你这是弄啥哩!不要命了!干活儿也要分个轻重,成贵都那样了,你要是累出个好歹来,让娃娃们咋办?”
二婶脸色蜡黄满脸虚汗,有气无力的说:“嫂子,地里的活我不勤快点能咋办嘛?”这么说着哽咽的抽泣不止。
大婶被她的情绪感染了,安慰她说:“雅玲,你看你说的是啥,不是有我和你大哥嘛,一家人我们还能看着不帮你咋的?”
“嫂子……”二婶深受感动,眼圈红红的叫了一句,就哽咽的再也说不会出话来。
大叔他们抽着空子把二婶家的麦子也收割回来了,这种打折骨头连着筋的亲情始终是割舍不掉的,大叔更是自觉承担了他们家的活,他一个人干了两家的活儿,总是早出晚归的忙活着……
敬请关注第006章 家族旧恨气难消 又添新仇存芥蒂
日期:2019-10-28 08:10:48
第006章 家族旧恨气难消 又添新仇存芥蒂
连续多日的绵绵细雨过后,丝丝凉风从苏家坡的山梁上掠过,到了晚上,已感到了些许的凉意——火炉般的夏天总算煎熬了过去。
“成贵,在忙着呢?”二叔正在院里用柳条编着筐子,冷不丁有人在背后叫了一声,转头一看居然是姚明谦来了。这个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突然登门让二叔感到意外,脑子迅速转动起来,暗自琢磨苏睿这个惹祸精已经出门了呀,家里还有哪个孩子和他们家姚兵打架了?
尽管捉摸不透人家来的目的,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二叔忙放下手中的柳条抓起拐杖站了起来,客套的问:“哦,是明谦来了呀,有啥事吧?”这句看似正常寒暄此时说出来感觉有些不合时宜,好像没事就不能来似的,不过两家的关系也确实如此,这让两个人心里都感觉有些拧巴。
二叔把拐杖夹在咯吱窝里,瘸着腿准备搬一把椅子,姚明谦看他腿脚不方便,连忙阻止说:“不用了,成贵,我说两句话就走。”
二叔不再客气从口袋里掏出烟盒,用手抖了抖烟盒,抽出两根烟后给姚明谦递上一只,又问:“啥事?”姚明谦俯身接过烟掏出自己兜里的打火机帮二叔点烟,然后再把自己嘴巴上的烟点起,这个过程两个人好像跟老朋友一样自然。
姚明谦抽了一口,一股烟雾就他的鼻孔里飘了出来,这才说:“是这,这不是马上要开学了嘛,我来统计下咱队上有几个娃娃要上学的,提前给娃娃们订购教材,我看你们苏蔓娃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过来问下,好让你们有个准备嘛。”
日期:2019-10-28 08:14:09
二叔听他这么说心里就犯了嘀咕,说起来姚明谦也是个读过书的文化人,当时毕业后不好安排工作就一直在家干农活,后来镇上的领导们考虑到孩子们跑几里山路上学不容易,就决定在每个小队设立个一到二年级的合成班,这样既方便了孩子上学又安置了那些没有被分配工作的人,于是姚明谦顺理成章成了队上的民办老师。
苏家坡三面环山像个大簸箕,呈‘凹’字型包裹着整个村庄,一条羊肠小路沿着地势陡峭的山体弯弯绕绕通往山下,小队又分了三片,由于苏家坡特殊性,这里没有什么高门大姓群聚,山下分散着以王家为主的一片,而山上苏姓人偏多一点,南坡则聚集了20多户孙姓为主的人家。
学校设在南坡的两间废弃的土坯房里,这个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在村里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里是批斗坏富右分子的小队部。这个见证历史的土坯房早已破破烂烂,年久失修屋顶有几眼窟窿,下雨天还滴滴答答的漏雨,椽木被雨水腐蚀以及木虫的侵咬早已千疮百孔。平时大家怕不安全很少踏足于此,它曾经的癫狂也早已被人遗忘,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小队长姚明贤刚传达了镇领导的通知,庄稼人就张罗了起来,他们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只有读书识字才有真正的出路。老辈人因为没文化才守在这片贫瘠的土地里刨食苟活,只好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不能让他们一辈子也窝在这破山沟里过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生活了。
各家各户在这个时候是没有丝毫的私心,懂活路的人不计工钱扒了屋顶上被虫侵咬的椽木和旧瓦,还有的人从家里搬来了椽木材料,几天功夫就把这间废弃的土坯房修葺一新,然后找来木头锯成木板,叮叮当当的做成桌椅板凳,一个简陋的教室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作为一个民办老师,姚明谦上课是没有准头的,农忙的时候就在家里忙活一阵子,忙过后就用石块敲击那口当年用来召集村里人开会的铁钟(年代久远撞击铁钟的挂环不知道丢哪里去了),每当听到响起‘铛铛铛’的铁钟声,孩子们就知道要去上学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