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9-29 14:52:23
忽一日,陈灵公与孔、仪二人,复游株林,宿于夏氏,征舒因感嗣爵之恩,特地回家设宴,款待灵公。夏姬因其子在坐,不敢出陪。酒酣之后,君臣复相嘲谑,手舞足蹈。征舒厌恶其状,退入屏后,潜听其言。灵公谓仪行父曰:“征舒躯干魁伟,有些象你,莫不是你生的?”仪行父笑曰:“征舒两目炯炯,极象主公,还是主公所生。”孔宁从旁插嘴曰:“主公与仪大夫年纪小,生他不出。他的爹极多,是个杂种,便是夏夫人自家也记不起了!”三人拍掌大笑。征舒不听犹可,听见之时,不觉羞恶之心,勃然难遏。正是:“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夏徵舒暗将夏姬锁于内室,却从便门溜出,吩咐随行军众:“把府第团团围住,不许走了淫贼。”副将有些犹豫,提醒道:“万一惊动了主公?”夏徵舒:“放屁!主公一个小时前已经走了,现在府中只有淫贼,没有主公,尔等拿住即可杀无赦。”军众得令,发一声喊,围了夏府。征舒戎装披挂,手执利刃,引著得力家丁数人,从大门杀进。口中大叫:“快拿淫贼!”陈灵公口中还在那里不三不四,耍笑弄酒。却是孔宁听见了,说道:“主公不好了!征舒此席,不是好意。如今引兵杀来,要拿淫贼。快跑罢!”仪行父曰:“前门围断,须走后门。”三人常在夏家穿房入户,路道都是识熟的。陈侯还指望跑入内室,求救于夏姬,见中门锁断,慌上加慌,急向后园奔走。征舒随后赶来。陈侯记得东边马厩,有短墙可越,遂望马厩而奔。征舒叫道:“昏君休走!”攀起弓来,飕的一箭,却射不中。陈侯奔入马厩,意欲藏躲,却被群马惊嘶起来,即忙退身而出。征舒刚刚赶近,又复一箭,正中当心。可怜陈侯平国,做了一十五年诸侯,今日死于马厩之下!孔宁、仪行父先见陈侯向东走,知征舒必然追赶,遂望西边奔入射圃。征舒果然只赶陈侯。孔、仪二人遂从狗洞中钻出,抛家弃官,赤身奔往楚国。
陈国果然因此灭亡。夏姬深表遗憾。
日期:2019-09-29 15:03:48
屠伯严延年
严延年是西汉时期的河南太守,谈起严延年,必须先从汉武帝身上着手。毛 诗词中将“秦皇”与“汉武”并列而论,可见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历史经验表明,大凡牛逼人物横空出世,必有牛逼举动,汉武帝一上台就一改文景之治以德化民的仁政,专用严刑峻法治理万民,美其名曰法治,实则杀伐过重。正所谓上行下效,君主喜欢手握屠刀,臣子自然要迎合君意,于是,汉武帝时期出了很多臭名昭著的酷吏。这些人并不完全是依法办事,而是为“残酷”而残酷,无罪的捏造成有罪,轻罪变成重罪,重罪直接死刑,一到秋天,哀鸿遍野,一个地级市每年少说也有几百上千人被拉到菜市场集体砍头,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牛逼人物死后往往会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汉武帝死后的几十年间,这种严酷风气依然是官场主流。又经过两代皇帝,严延年在宣帝年间为官,仍以严酷为自豪,杀人如麻,河南人送外号“屠伯”。
日期:2019-09-29 17:17:53
《西汉野史》里对屠伯有这样的精彩刻画:
说起严延年为人短小精悍,办事敏捷,尤善为判词,自由涿郡移到河南。河南人久已闻其利害,豪家巨族无不敛迹,野无盗贼,威震旁郡。延年为治务在抑强扶弱,贫弱之人虽然犯法,必设法将他脱罪;其豪杰侵害小民者,虽所犯轻微,亦必罗织成罪;又所办之案往往出人意外,大众皆以为此人当死者,延年忽然一旦将其放出;众人所谓当生者,延年偏要致之死地。
日期:2019-09-30 09:33:48
看他所下判词,却又精确老当,不能翻案。吏民无从揣测延年意思,俱各谨慎,不敢犯禁。延年对于尽心办事之属吏待之有如骨肉,属吏皆愿为之尽力,以此下情无不周知。但是生性疾恶太过,办案大抵从严,所欲诛杀者,亲自作成奏章,由驿发递,纵使亲信属吏,亦不与闻。及得朝延批准,即日行刑,人皆惊其神速。每到冬月,尽将各属县死囚递解到府,一齐正法,血流数里。因此河南人送严延年绰号,号为屠伯。
当日张敞(有名酷吏)正为京兆尹,素与延年交好。二人为政,虽一律尚严,然张敞尚不及延年之酷。如今听说延年用刑过严,于是作书劝其稍缓诛罚。这里先说说张敞的严酷,有这样一个故事:张敞因错受到弹劾,本来应该罢官夺职,宣帝惜其才能,所以扣留了所奏事,不想罢免他。这时张敞派他属下的贼捕掾(捕贼的小官吏)絮舜去查一个案件。絮舜以为张敞即将被免职了,不肯再为他效力,就私自回到家中呆着。有人批评絮舜不该如此,絮舜不以为然地说;“我为此公尽力够多了,现在他不过是个五日京兆,还想办什么案子?”张敞听到这些话,大怒,立即将絮舜抓捕入狱,定了他的死罪。临刑前,张敞派主簿拿着他的命令对絮舜说:“五日京兆怎么样?现在冬日已尽,还想再活下去吗?”说完,即令斩首。由此可见张敞之酷,然而纵使此君也觉得严延年办案过于残酷,专门写信劝他,严延年非但不听,反而自以为本事比张敞高,依然我行我素。
日期:2019-09-30 14:27:00
然而,屠伯虽有种种残酷,对待下属却是极好。尤其与狐义是心腹之交。说起狐义本与严延年同为丞相属吏,如今却为延年属官。延年念起旧日同事之情,甚加厚待,又不时赠他钱物,把他当作至交,所有言语,并无忌避,以为他断不至漏泄于外。谁知狐义年纪已老,心思昏乱,平日见延年诛罚甚严,心生畏惧,惟恐遭其毒手,延年待他愈厚,他心中愈恐。凡人忧虑到了极点往往发狂,何况狐义本已老迈,精神恍惚,如今一急便急出精神病来,满心只疑延年设计害己,一意欲为抵制,却又想不出方法,因取出耆草亲自筮了一卦。仔细一看,那卦象甚是不好,依理断来,不久当死。狐义见了大吃一惊,心想必是延年与他作对,如今如何是好,因此长日忽忽不乐。一日猛然记起延年几次与他所说言语,皆犯朝廷忌讳,我今何不先发制人,同是一死,也可免得罪名。狐义想定主意,便告假起程,前往长安而去告发延年,说他诽谤政治,怨望不道,罪该弃市。宣帝批准,于是延年竟被诛死。
日期:2019-09-30 19:48:50
读者试想,严延年与狐义无论说了什么,都是私下往来,论理原无甚大罪,只因西汉时有腹诽之律,于是臣民之中往往因言语不慎便遭刑戮,而延年之死,出于狐义告发,尤为冤枉。若使狐义不患精神病,也断不至出头告发,延年又何至于死?但是延年用刑过严,被他杀戮者其中不无冤枉,一念惨刻,有伤天和,此便是他取死之道,所以鬼使神差弄出狐义来,陷之于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