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望向他的眼神更加温柔,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让人感动了,方承志能够如此信任她,说明他真的接受了自己,对于初嫁的三娘来说十分心安。
“自己没有嫁错郎君。”
孙老汉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咬牙道:
“老爷听说你高中之后就疯了,昨天满汴京的叫嚷‘我是方仲永,王安石你等着我儿子来报仇了’之类的话语。”
方承志瞬间瞪大眼睛,心中好似一万只草泥马跑过,脸色僵硬的吐出几个字:
“MMP......”
本来方承志还想着苟着呢,毕竟王安石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头顶,可是那个精神分裂的老子竟然直接发疯了。
这下子好了,整个汴京都知道自己和王安石的关系了,便宜老子真是作妖啊!
“父亲在家吗?”
“今天早上就跑出去了,老汉拦不住啊!”
方承志蛋疼,这算哪门子事啊,空降了一个漂亮媳妇,还摊上一个精神分裂老子。
不用说,用不了一两天,方仲永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就传遍汴京城。
而方仲永卧薪尝胆培养儿子18岁高中进士的话题,也一定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饭后茶资。
三娘没明白其中有什么故事,只是听说公公高兴疯了,马上摇晃着方承志的胳膊道:
“官人,我们快去找父亲吧。”
方承志头疼,去哪找啊,就算老头子在汴京,汴京城周长六七十里地,周围人口一百多万,大海捞针啊。
“三娘你跟小梅在家等着,我去找。”
三娘摇摇头,抓住方承志的手用力了几分,坚定地眼神望着他,方承志明白她的心意,点点头。
“孙老,你知道父亲去哪了吗?”
“老汉不知,应该是去汴京城了,昨天就是在御街找到的。”
“御街!好,孙老你在家看家,我和三娘去找父亲。”
正好,马车还没有回去,他们再次返回马车,方承志看到小梅跟在后面,向她招手。
“小梅上车,跑路太累了。”
小梅心中感动,却连忙摇头拒绝:
“不、不,婢子可以跑得。”
方承志看向身边的三娘,三露出灿烂的笑容,对小梅笑道:
“上来吧,以前可没有这么生分。”
“儿驾~!”
快马奔腾,三人坐在垫子上依旧被巅的三魂丢了五魄,三娘哪里受过这样的苦,脸色惨白,还反胃想吐。
方承志将她抱在怀里,抚着她的后背,对车夫道:
“慢一点,不着急。”
车夫从善如流,速度慢了下来,三娘和小梅许久才缓过神来,三娘躺在方承志怀里挣扎了几下就闭目当起了鸵鸟。
路上方承志发现了许多马车人员逆向而行,看他们去的方向好似就是方家庄,这是什么情况?
三娘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撩开门帘,外面的几个老头发现了三娘,小跑过来道:
“三娘,怎么又回来了?”
“我和官人回汴京有事,你们去了找方府的管家孙老就行,有什么事你们几个看着安排吧。”
“好咧,三娘有事需要帮忙就回家说一声。”
方承志疑惑地看着尝尝马车人群,再看看马车上的那些家具器物,最后看着三娘。
“官人,这是爹爹给的陪嫁。”
方承志震惊,好家伙,这老丈人不仅送媳妇,还送嫁妆,这......古代男人也太幸福了吧?
哪像前世,累死累活找个不知多少手的媳妇,还要买房买车,真的是不如狗啊。
“这么多?”
三娘害羞的点点头,小梅在一旁煽风点火道:
“这还只是常用的家具器物,老爷还送了五个壮仆、五个婆子、三个丫头、一个厨娘、一个管家、钱万贯、绢帛一千匹、商铺十间。”
小梅没说一个方承志嘴就张大一分,这么多东西,这他娘值多少钱啊?
“咳,这是不是太多了?”
三娘和小梅捂嘴偷笑,榜下抓婿可不是寻常人家能抓的,都是送女儿送财物,他们庞家配送的也就是中上流,最多的简直没法想象。
“姑爷放心吧,都是这行情。”
方承志:“我太TM......爱大宋了。”
前世找女人要看行情,宋朝找女婿看行情,反差之大,让方承志一时接受不了。
马车一路穿过东大街路过庞府,三娘却没有下车回家的打算,依旧在车里依偎在方承志的怀里。
一直到御街,马车这才停下,三人下车,马夫赶车回庞府。
东西大街和御街的交汇处正是汴京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
以十字路口为界,东北角是大相国寺,大相国寺在北宋有什么样的地位不用说,更何况每个月还有五次的小商品集会,更是热闹非凡。
东南角就是著名的国子监太学,里面是读书准备科考的士子,他们是整个汴京最活跃的一份子,也是商家最爱的土豪。
西南角是五岳观,汴京最大的道观,在汴京的知名度不下于大相国寺,乃是太宗赵光义专门为了‘希夷先生’陈抟老祖建立的庞大宫殿,传说陈抟老祖都活了将近两百岁,依旧在游历红尘。
西北角便是整个开封的管理机构开封府,此时权知开封府事(开封府尹)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包拯。
此时的包拯在大宋人眼里就是一个比较正直能做事的开封府尹,比包拯名气大的人有的是,就是他的便宜老丈人庞籍也比包拯更让百姓喜爱,包拯完全没有后世的名气。
御街是汴京最宽的大道有三四百米,从外城大门直通皇宫,气势非凡。
御街分成好几条路,中间是皇帝出行的大道,之后就是两条人工河环绕,最外层就是两条数十米宽的道路。
普通百姓一般都是在最外围的道路上摆摊做买卖,汴河穿过御街一座大桥横贯南北,每天夜里州桥便是汴京最热闹的夜市。
御街上每隔五百来米设一个军巡铺,铺中的防隅巡警,白天维持交通秩序,疏导人流车流。夜间警卫官府商宅,防盗,防火,防止意外事故。
这恐怕是历史上最早的巡警兼消防员了。
宋朝没有宵禁,这在宋朝以前完全是不敢想象的,就是之后的元明清照样恢复了宵禁,可以说汴京已经具备了现代文明的雏形。
御街太大,人流太多,只是放眼望去,御街上不下数万人,要在里面找一个人太难了。
方承志拉着三娘,穿梭在人群之中,希望能欧皇降临,可是他们走过最热闹的州桥没有半点方仲永的身影。
“老伯,你有没有看到一个自称方仲永的人?”
“没有,没有,买不买?不买一边去。”
“小娘子有礼了,请问有没有看到一个胡言乱语的人,他自称方仲永。”
“没有呢,小哥儿买豆腐嘛?人家的豆腐又白又嫩。”
“呸,谁要吃你的豆腐,我们家姑爷可是新榜进士。”
方承志擦擦额头的汗水,心中吐槽:
“宋朝的小娘子都太厉害了?”
“你听说了吗?十五年前那首《伤仲永》最近又火了,那个神通方仲永卧薪尝胆培养儿子十五年,他儿子方承志十八岁就高中第十三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