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第1节

作者: cdnwpu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1-12 17:10:13
  古蜀史说--古蜀成丹
  古蜀吟•执愿:
  一曲散,两行泪。想来三四月,谁知五六载。屋无七弦古琴,身无八两纹银。九霄犹可摘星辰,十里烟云迹难寻。百般想,千回念,万语千言话惹嫌,百折不回十世愿。
  梦魂中,九陌八街华灯上。七间坊,六律五音绚华裳。归去兮,四马三檐尘飞扬。薄衾不暖,叹抚危栏,二更天里喑秋蝉。好难!一盏明月照纠缠。
  前言:
  先秦时期的古蜀是怎样的情形?与中原是否有关系?战国中后期至秦汉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宋罗泌的《路史》看似荒诞不经的描述是否有可取之处?为何史书上鲜有关于古蜀的记载,却留下蚕丛、鱼凫与杜鹃的传说?
  战国时期《竹书纪年》记载曰:“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进献琼玉,祭祀河神,用大圭沉河”。
  由秦博士伏生口授伏羲娥翻译晁错笔录的《书•夏书•禹贡》记载曰:“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西汉司马迁承其父司马谈之志和遗作,参考《书》《春秋三传》《五帝系谍》等上古书籍而编纂的《史记》,其中描写古蜀地的文字多为秦汉时期,先秦时代的笔墨极少。
  西汉蜀人扬雄《蜀王本纪》原文已佚,现版为明朝郑朴辑录,先秦古蜀的情形描述稍多,多为神话传说。
  东汉班固《汉书》的《西南夷传》《货值转》《循吏传》和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南夷传》基本沿用了《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叙述,仅增述了西汉之后的蜀地一些简易情形,先秦时期几无考据。
  三国时期蜀汉旧臣来敏写的《本蜀论》原文已佚,只能在《水经注》中查阅到部分篇章。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对先秦时期的古蜀情形叙述稍详,但苦无典籍文字,难逃窠臼。
  唐代李白《蜀道难》载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的意思很了然,他也不知古蜀的前世今生,里面“四万八千岁”虚数的感慨却也道尽了古蜀艰难跋涉的历程。
  自秦、汉以后,关于古蜀的文字记录寥若晨星,且言语偏颇。然,已出土的三星堆和金沙遗迹不容争辩的向世人表明古蜀存在着辉煌的过去,埋于尘土的珠玉终究还是珠玉。不才拙笔尝试还原先秦时期的古蜀情形,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既有破也有立的做法,怀揣着对古蜀过去的缅怀和敬意,追本溯源捻丝循迹!
  关于史学研究,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地面之文学典籍与地下之考古遗迹二者相互印证,清者得证,不明者,究之,亦有顾颉刚老先生的“层累地造就古史说”,还有郭沫若老先生提倡的唯物史论等等。本文以时间为轴,空间为穹,零星史料为凭,已出土乃至未出土的考古遗迹为据,结合历史客观条件进行逻辑推导,并将历史著名人物和历史大事件进行合理整合,同时也考校掩藏在神话传说怪诞描述下的可能性和严肃性,将各种历史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古蜀历史衍化的时空闭合链。所谓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大书必真,大道从心,只要我们愿意接受历史的真实,或许真实的过往并非那么难以知悉。

  全书共九部分,曰前言、莽荒卷、太古卷、蚕丛卷、柏灌卷、鱼凫卷、蜀帝卷、开明卷、后语。
  在此,不才俯首拱手对致力于先秦古蜀历史研究的史学大家和考古大家如蒙文通、邓少琴、任乃强、徐中舒、冯汉骥等先贤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万分感谢四川省社科院的诸位前辈和古蜀研究同道为考古遗迹和探究古蜀的过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艰辛努力。
  历史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述往事,启来者。吾辈享今日之繁华,当念先祖之不易。古蜀的曾经无需正名,三星堆遗迹和金沙遗址已然昭示,我只是陈述古蜀过往与曾经的某种可能,仅为一家之言,或有不妥之处,万望海涵指正!
  日期:2019-11-13 09:52:16
  卷一•莽荒卷
  苏幕遮•沧海之变
  天地开,西海见。沧海桑田,山川湖泽显。盆地徐徐泛人烟。蚕丛柏灌,后为鱼凫僭!

  铸神桑,奉神鸟。蜀王蜀帝,钩沉几多遥?冉駹古滇古夜郎。瓯雒扶桑,来路又谁晓?
  一古蜀蛮荒时期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的一部分,其结构较稳定,前后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
  第一次海浸从公元前5亿多年的寒武纪一直延续到前4亿多年的志留纪,盆地下陷成了早期的海洋盆地,喜马拉雅还在海里安静的躺着,这时的四川盆地和印度洋是完全连通的。在生代早期,盆地周边发生加里东运动,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东部陆台上升为陆地,喜马拉雅山开始茁壮的成长。
  约公元前2.99亿年至2.5亿年的二叠纪时期,地壳活动频繁。在此期间,地表生态急剧变化,地球上90%的物种灭绝,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这期间灭绝的大部分生物都是雌雄同体的,基因的延续和保存的方式单一,遇到外界环境剧烈变化就极易造成大规模灭绝。四川盆地海陆状态交替变化,盆地东部原始森林下沉,遗体经过亿万年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了重庆附近的南桐、松藻、天府等煤矿,盆地西部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出,峨眉玄武岩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四川盆地发生了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成为汪洋,此时的四川盆地可称为“西海”。
  约公元前2.5亿年至2亿年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使得盆地四周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脉,原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为陆台,海盆转为湖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在这期间逐渐成型。自此盆地再没有海浸历史,四川盆地内装的全是海水,此时的四川盆地可称为“陆湖”。
  接下来一亿多年的中生代时期,盆地内气候温暖湿润,“陆湖”水分逐渐蒸发,渐渐有更多陆地露出水面。此时盆地内原始森林繁茂,到处生长着蕨类、苏铁和裸子等植物,为后来三叠纪和侏罗纪永的荣煤矿形成和东起长寿、垫江,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的天然气富集区奠定了条件。

  约公元前2亿年到一亿五千万年的侏罗纪中生代时期,恐龙是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的霸主。盆地内恐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现代科学认为是因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植物变少和恐龙体型等因素,大型恐龙告别了地球生物的舞台,今天自贡地区的恐龙化石博物馆显示了盆地内恐龙时代繁盛的过去。窃以为还有一种可能是灭绝的那部分是雌雄同体的无限制生长的恐龙,而雌雄异体的恐龙经过变异和自然筛选后慢慢进化成了体型更小的生物和同时段的其他雌雄异体生物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