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前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盆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釜山大断层,这些断层把盆地分成了三个部分:西部高原,中部盆地,东部山地,“陆湖”面积则进一步缩小到二万平方公里左右。水面逐渐缩小,四周高山阻隔,盆地气候变得湿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上堆积了上千米厚,由此形成了红色和紫红色的沙、泥、页岩。由于气候的变迁,裸子植物不断衰退,被子植物逐渐增多,“陆湖”里面的海水不断的蒸发和沉积,湖水浓度增大,盐分不断析出形成盐湖。盐湖慢慢被盆地周边高山上的江河带来的泥沙掩埋并保存在地层之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盐岩层,自贡一带的井盐就是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约公元前2000多万年的新第三纪,盆地西部的青藏高原再一次被抬高,喜马拉雅山则慢慢停止长高,稳定在了今天的高度。
盆地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海巨变,才有了今天的四川盆地。
约300万年至180万年的第四纪时代,因气候变化,盆地西北山地形成了大量的冰川。随着冰川的消融,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填满了四川盆地的凹陷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成都平原。东部的巫山受两侧水系的冲击和侵蚀,慢慢被浸穿口子,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峡地貌,巴蛇之称就是这么来的。盆地地势西高东低,盆地内湖水浩浩荡荡的经过三峡东流入海,盆地内高山上的支流水系也渐渐纳入进来,由此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母亲河--长江。长江的贯通及支系水流量的增大,带走了大量的盆地湖水,盆地逐渐由封闭的内流盆地变为外流盆地,由沉积物堆积为主变为河流侵蚀为主。
盆地内水系自西向东的有:贯于高山峡谷间自西北向南东的金沙江(山海经中称赤水,之所以称为赤水是因为古时金沙江里有砂金),往东是自北向南的平行状水系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岷江。盆地东部,长江自西向东穿行于平原、丘陵和群山之间,长江北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山海经中称黑水)、渠江、长江南有乌江、赤水河这些不对称的向心水系一起汇入长江东出三峡。
盆地位置位于我国西南内陆腹地,介于东经97°至110°,北纬26°至34°之间,西依青藏高原,东据长江三峡,北拥秦巴山脉,南临云贵高原,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盆地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整个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平均海拔2000多米,南部是横断山脉,中部是四川盆地。盆地地形自西向东是高原、平原、丘陵、平行岭谷。
盆地气候复杂多样,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川西高原是寒温带至亚寒带气候,昼夜温差大,霜期长,降水量少,日照长,湿度小;东部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不大,霜期短,降水量大,日照短,湿度大。
今天的盆地地形地貌和百万年前差异不大,除了森林覆盖率和水系有些许变化外,其他没多少区别。
日期:2019-11-13 11:07:24
二 古蜀远古时期
日落月升,斗转星移,远古时期的时间不以年为单位,乃以千年乃至万年为单位!盆地内的时间慢慢从莽荒时期来到了远古时期。
大约一百万到两百万年前,此时盆地内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草木繁盛,各种动物出没于长林丰草和群山峡谷之间,如巨猿、大小熊猫、鬣狗、乳齿象、双角犀、小貘、野猪、牛、羊、马等等,这样的环境同时也给人类的诞生和存续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盆地内因而渐渐也就有了猿人的活动痕迹。人类的进化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此时的四川盆地来到了猿人类的时代。古蜀猿人毛发偏少,体毛较短,食物缺乏,大多数时候都住在山洞或树洞里。秋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此时需要采集和储备食物以度寒冬,再收集一些茅草或杂草铺在石洞里,到了冬天尽量多睡少动以此减少能量的消耗,即便如此,冻死的古蜀猿人远远多于病死饿死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千年,一万年,又或者是数十万年。
他们艰难觅食和努力学习生存技能,就地取材,就近取食,傍水而居,采集狩猎,自由交合,就这样度过了无数个日升日落的艰辛岁月。幸运的是他们不知疾苦,既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爱恨情仇,生命中只有两件事可做:觅食和交合,他们不用思考人生,不用忧愁未来,只要有吃就行,无所谓痛苦。现代人衣食住行样样不缺,吃喝拉撒样样不愁,但要思考今生还得忧虑来世,随时都能听到他们的哀怨情愁,时也命也!在艰苦的岁月里,智能低下身体羸弱的猿人没被淘汰,靠的是什么?强大的繁殖力和超强的耐受力!他们存活的方式极其简单,尽一切可能降低身体耗能,将身体大部分能量优先供给生殖系统,以保证物种的存续。在远古时候交合行为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到点了就会极其自然的从事物种延续的工作。在人类中枢神经还没进化完善的时候自主神经就已经给人类的行为安上了相应的阀门,这就是传说中的“神操作”!此时的男女的交合是极为简单的,不像现在婚嫁聘礼要求这么高,也许几个地瓜就够了。
残酷的生存环境和孱弱的身躯倒逼着猿人对大脑进行开发和运用,此期间他们的额骨慢慢向前凸,眉骨往后收,顶骨枕骨往上挺,大脑容量和体积渐渐增大!大脑的形状和容量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了身躯和四肢的变化。当今科学研究表明,高度活跃的大脑耗氧耗能高达身体能量总需求的五分之一。在远古时期的物质条件下,当能量和营养大量供给给大脑时,身躯和四肢能获取的能量比例自然就会降低,身体内的“神”即自主神经会主动降低大脑脑垂体和消化酶、激素等的分泌量,抑制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合成,缩短四肢长度以降低能耗,把心脏泵来的血液更多的供给给大脑,促使大脑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当身躯和四肢处在负营养和负能量的状态时,自然也就开始萎缩变矮变短。由此可见,人类大脑的进化与人类身高变矮可能存在着某种反比关系,如今人类身高普遍提高,基因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远距离的异质基因杂交减少了同质基因的干扰,激活了增高因子,另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现在的物质条件能同时满足大脑和四肢的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在人类中枢神经能自主支配肢体以前,为了适应环境和保持物种的存续,人类的自主神经经过百万年的适应、选择和进化,自发的让人类的身体保持着某种平衡与和谐!自主神经就是玄而又玄的“神”,而基因就是“神密码”。
人类大脑经过几十上百万年的进化,间接影响和改变了古蜀猿人的身高、体型乃至生活习性,进一步促使了他们与猩猩、猿的群体分化。远古时代,有两个天然条件可促使猿人的自由交融汇合和分化。一则,远古时候没有户籍限制更无所谓护照,那时的远古人属于自由体,可以随时随地迁徙,哪里有食物就去哪里,如果体力允许食物充足,甚至可以绕着赤道走一圈;二则,随着人类大脑的不断活跃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为了获取生存所需食物和抵御猛兽侵袭而选择的群居行为。随着大脑的不断运用和采集食物能力的提升,猿人渐渐具备了猎食小型动物的能力,大脑灰质细胞从而可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神经元慢慢被激活,神经递质开始变得丰富,神经信号传导能力逐渐增强,大脑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慢慢提升。体型和习性都异于猩猩和猿的古蜀猿人自意识诞生的初期就逐渐与其划清了界限,在漫长的物种分化过程中,他们严格遵循着生物界的铁律:“生殖隔离”。也正是因为这个行为,猿慢慢的向猩猩靠拢最终成为猩猩类,进化失败的猿人则成为了野人,如神农架野人,丧失了成为人的机会,只有不断努力的猿人慢慢进化成为原始人,这才有了今天的人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