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第8节

作者: cdnwpu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现在流传的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698年大概是这样算出来的:根据邵雍《皇极经世书》把尧元年称为甲辰年,然后由精通术数之人推算出甲辰年为前2357年,再根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的:黄帝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84年,颛顼78年,帝喾高辛氏70年,帝挚9年,由此推算黄帝元年为公元前2698年。有两个问题:一是五帝缺了尧舜,二是所有数字皆来自术数推出,难有说服力。
  以此计算自黄帝至舜在位年限计:98+45+40+9+28+39=259,即使中间有其他未被史料记载的帝王,时间误差前后应在100年左右。
  日期:2019-11-14 16:30:33
  二 嫘祖与西陵氏
  关于五帝生卒年我废了不少笔墨,无意也无力正本清源,权且一看吧!请允许我把重心放在与古蜀有关的黄帝后裔玄嚣和昌意的出生地和大致生卒年推究上。
  在母系氏族时代,子嗣出生地和成长地绝对与母亲所在地有关,到了父系氏族时代,子嗣的出生地也必然和母亲所在地有关,但成长地就不一定了。史书关于西陵氏嫘祖所在的地点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所以我们先考据一下西陵氏嫘祖究竟在哪里?《大戴礼•帝系》记载曰:“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氏之女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岷水(或江水),昌意降居若水。”《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曰:“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娶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从亦神亦揣的史料中依稀可以得出结论,嫘祖为西陵氏,大概居朝云之国(范围在天水以南,陇南大部,广元以北的区域)。我们来推导一下:首先可以确定,嫘祖最擅长的是纺织、织布和桑蚕,不管是织布还是桑蚕,它必须得先有原材料葛麻和蚕丝。古时劳动生产必定遵循就地就近取材的原则,那养蚕必须得要有桑树。结合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这几代生活的时间和地域跨度来看,在他们没东迁和南迁之前,西陵氏作为其中一支应该也是生活在天水甘南一带,那这一带有古桑吗?答案是:有,就在陇南徽县一带,至今那里都还有树龄极老的古桑。窃以为嫘祖之西陵氏就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所言的“朝云之国”(丝绸轻薄柔软,挂在树枝上晾晒的样子加上一点想象力,足与和朝云挂上钩),其国的大抵范围在天水以南广元以北陇南大部。当然中华大地上其他地方也有桑,有桑的地方就有蚕,或许也有“嫘祖二号”或“嫘祖三号”,这个我们不深入探究,我们追求的是历史的连贯性和合理性。这期间因为蚩尤部落不断西进与炎帝神农氏及诸部落相互征伐,有熊氏作为炎帝联盟的一个小部落,必定得相应炎帝号召随着出战,炎帝与有熊氏之间必然有密切的联系,这意味着有熊氏与其他部落也或多或少有交集。

  所有的史料都表明姬轩辕是一个非常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领袖级人物,这样的人物绝不可能就在出生地逗留成长,一定会外出学习和交流。而此时人员最多、生产和手工技术都最兴盛之地自然是炎帝神农氏所在的陕西宝鸡一带,于是年轻有为的姬轩辕领着族人去炎帝所在之地学习耕种、手工及其他技能。衣食住行,衣排第一位,在远古时代,养蚕抽丝编绢这样的技能属于绝对的黑科技,掌握核心科技的西陵氏必然在炎帝诸部落中实力出众,其佼佼者嫘祖也必定名声在外,志向远大的姬轩辕和众多年轻人一样自然会想去结识。可能是姬轩辕英明神武抑或智慧无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嫘祖的芳心,结为连理。于是玄嚣和昌意很自然的就在西陵氏所在地甘肃徽县一带出生了。

  结合五帝生卒年和些许文字描述做出如下推究: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嘉陵江的四川绵阳一带);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败给川西羌后辗转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的朱提一带)。昌意娶蜀山氏女(居茂县一带时),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司马迁或许手上没有明确的资料考究玄嚣昌意的生卒年,但明确的写明了玄嚣昌意乃嫘祖所生,颛顼乃昌意之子。

  日期:2019-11-14 16:47:55
  三 玄嚣和昌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曰:“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不管是二十五子还是十四子,这都说明一个问题,黄帝的妃子绝对不止嫘祖一个,少则三五个,多则不知道。据别史记载曰:“黄帝二十九年,生昌意。”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曰:“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乾荒。”暂且采信黄帝二十九岁生昌意,大概二十七岁生了玄嚣,那娶嫘祖的时候应该在二十五岁左右,按照远古人十五岁即成年的说法,部落首领之子可能更早纳妃的惯例做法,在娶嫘祖之前,有熊氏的少主姬轩辕可能已经纳了两三个妃子了,嫘祖的种桑养蚕技艺让她后来居上成为正妃,才为后世所记。

  为什么玄嚣降居江水,昌意降居弱水?
  从黄帝生昌意到昌意降居若水,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黄帝四十二年左右与炎帝神农氏阪泉之争,约黄帝六十年左右与蚩尤逐鹿之战。为什么阪泉是之争而逐鹿是之战呢?因为阪泉之争是炎帝部落的内部斗争,而逐鹿之战属于异族矛盾。有熊氏此时属于炎帝联盟里的一个分支,阪泉之争算是联盟里的后起之秀挑战部落大首领的一个内部斗争问题,这需要有熊氏的整体实力赶上或超过炎帝神农氏才有挑战的资格。有熊氏为了发展部族,将年轻有为的子嗣以 “杜鹃养子”的方式外放发展繁衍,黄帝为了部族的壮大也严格的执行了这个策略。之所以玄嚣降居江水,昌意后来降居弱水,还是因为其母亲嫘祖所在的西陵氏朝云之国在嘉陵江(黑水)上游,这样把自己的儿子放在自己能够照看的地方也是为人母最基本的出发点。纠正一点,昌意最开始并非就到了弱水,最开始是到的岷江中上游的茂县一带,后来在叠溪生活了很多年,还进行了部落联姻,娶蜀山氏女。后来败于川西羌人联盟,不得已南下到弱水(朱提一带),觉得这个地方很不错,禀报黄帝后,才有史书记载的降居弱水一说,见《蚕丛卷》详述。

  阪泉之争,阪泉之战?
  伴随着神农氏的内忧外患不断加剧,主动让出大首领位置肯定心有不甘的,所以有阪泉之争而不是阪泉战争。炎帝神农氏和有熊氏各自领着自己部从,找块地儿双方进行斯文的文斗,拼谁的粮食多,谁的人多,谁在联盟内更有号召力,即使有不服要武斗的,参与的人数也是比较少的。通过阪泉之争,黄帝取得部落大首领的位置,需要一段时间来整合联盟内部和巩固首领权力,不可能贸然发动与蚩尤的大决战,在发生逐鹿之战前双方已有不少小规模的冲突或战争,黄帝也需要一个时间差来做联盟整合和大决战的筹备工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