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第29节

作者: cdnwpu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2-02 09:38:37
  柏浚篇
  生卒年 公元前1989年—公元前1925年
  柏浚,生于公元前1989年,柏稷长子,温平少语,性讷。因其父一生主要从事柏条河的拓展梳理和图符的整理,但苦于历史条件和认知能力的束缚,无果而终。柏浚一直随其父和族人们疏理柏条河,就此时他们的人力物力来看,河道梳理工程何其浩瀚,所以进展十分缓慢,加之每年岷江的汛期发大水,堤坝筑后溃,溃了又筑,周而复始,从未间隙。
  我们把目光转向一下中原,看看此时的帝禹后裔夏氏是怎么个境况。
  帝禹而立之年才生的启(生卒年约公元前2100年~~2057年),夏启的生年是按照我个人推究的时间计,卒年是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计:“启在位39年,78岁崩。”
  公元前2061年,启不负禹望,于年继帝位(实质为部落大首领)。夏启前二十年还算兢兢业业,比如做《甘誓》灭有扈氏。但夏启后来就骄傲甚至腐败了,他腐败也就算了,他的儿子太康也是不务正业,搞得附属部落怨声四起民不聊生。后来才有了东夷善射一族有穷氏后羿来了个“后羿射日”的传说,其来由是夏启自负功高盖世举世无双,自称“阳帝”,其附属部落则称“附日”。简单理解就是夏启拿自己当恒星(太阳),其附属部落为行星。

  约公元前2030年,后羿灭了夏氏的多个附属部落,“后羿射日”的传说为后羿射掉九个太阳,此处的“九”为虚数,是多的意思。后羿剪除了夏氏太康的羽翼后,取代夏氏成为部落大首领,史称“后羿代夏”。太康及其五个兄弟逃循,夏氏宗设没丢,夏氏就没灭。太康崩后,其弟仲康为夏氏继承人,做“五子之歌”改过自新,而后仲康子相为夏氏继承人,以图重整河山。
  从公元前2030到前1970年,在这短短一个甲子的时间里,后羿及其后裔也腐败了,后羿相寒浞发动叛变杀了后羿之主,僭越登位,史称“寒浞之乱”。寒浞不仅杀了后羿之主,还杀了夏相(少康之父)。夏氏不得已逃到河南商丘的虞城,隐姓埋名恬退隐忍。这段时间中原还真是够乱的,寒浞篡政不被历史认同,后面也有一个不被历史认同的篡政人物,他就是极具时代穿越感的王莽。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曰:“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中原这段时间不安静也不太平啊。少康(约公元前1972年—公元前1912年)年少有为老成持重,趁着寒浞腐化堕落,不得民心之际,重集旧部,向寒浞发动了反攻。
  约公元前1945年,经过激烈的争斗较量,少康最终灭了寒浞,夏氏重续华夏正统,史称“少康复国”。夏氏在被后羿取代,被寒浞赶得到处跑的时候,没有被打散没有丧失斗志,为什么?就是因为其“宗社”没丢(史称“夏社”,主要是各种祭物,不是史料典籍)。宗设在,则夏氏存,宗设灭,则夏氏亡。从少康起,这样的理念贯穿了整个夏氏一代。而夏氏一代从不曾太平,“宗社”几经易地,这就是后世有这么多“夏都”及传说的原因所在,“二里头遗址”所在地是夏氏后期期待得最久的地方,但“二里头”不是夏氏唯一待过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商汤要把夏桀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死活要把夏桀带着到处跑的“宗社”弄到手的根本原因。在三朡之战俘获夏氏“宗社”的战利品后,激动的商汤是兴高采烈的让谊伯、仲伯作《典宝》以示庆贺,因为“夏社”灭,夏氏是真亡了。夏商的恩怨此处暂时略过不表,后文详述。

  中原夏氏暂放,我们且回过头来看古蜀是怎么个光景。
  公元前1946年,已过不惑的柏浚自继任族长后,自知自己无法兼顾家族各方面的事务,于是把坊市交给自己的兄弟管理,符号凭证的整理工作则交给了叔父和族人们,他把心思大都放在了柏条河治理和农耕上。今天的柏条河作为都江堰内江的主要河道,支流很分散:太平桥出来与蒲阳河分流,向东流至新民乡三官桥,右边分出一只,是为沙子河;主干流继续往东经胥家镇、天马镇,往南到三道堰,继续往东到香草湖湿地与走马河汇合,一支往南,是为府河,另一支为正流,是为毗河,继续往东入沱江。但柏浚整理的柏条河只是在今天都江堰离堆口处另开的一个豁口,和蒲阳河是并行走向,让岷江水从彭州下方穿过,让岷江水汛期不漫过郫彭一带。河道也只是整理到了今天的郫县三道堰,此时他们开柏条河的目的仅仅是想保住蒲阳河两侧的农田不被淹没。

  柏稷、柏浚两个时代,日落月升,年复一年,幸好岷江没发太大脾气。偶有的地震烈度都不算太大,但也足以让古蜀人惊恐,于是祭祀天神变得更加虔诚。盆地阴雨连绵的时间比较长,谷物长势比较一般,能吃的食物不多,饥一顿饱一顿就这么挺过来了。
  柏浚是一个合格的河工,但实在算不得一个合格的族长,他一生都奔波在柏条河上游的梳理上,很少管族内和坊市的事。
  公元前1928年,再也奔波不动的柏浚将族长之位交给其子柏成,三年后卒于柏条河边,终年64岁。
  日期:2019-12-02 17:05:41
  柏成篇
  生卒年 公元前1968年—公元前1910年
  柏成,生于公元前1968年,柏浚之子,恭敬谦逊有德,知学尚礼。
  柏氏一族,柏成算是最有学问的了,不像先祖柏岐那样痴,也不像柏贾一样豪放,更不像柏鸷一样刻板,柏成算是一个异类,尚礼有德且善学善用。

  自公元前1928年继任族长以来,柏成继承其父遗志,农闲时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柏条河及其支流的梳理上,再就是对柏氏和蚕丛两大家族的情况进行整理,一类一类的分的清清楚楚,同时叮嘱前辈整理图符,将有限的文符按种类归纳整理好,其中一些文符还没用在家族制度和坊市章程上,倒先用在了祭祀上。
  古蜀的祭祀不是从柏成开始的,在昌意玄嚣入蜀地前就已有了祭祀行为,只是形式很原始,祭物也很原始粗糙,祭地很分散且规模很小,自昌意一族入盆地发展为古蜀翘楚的蚕丛部后,祭祀的规模才慢慢变大变得正式,每年春种秋收,天旱洪涝,婚丧嫁娶等都有祭祀活动。到得柏成这一代,他把祭祀做了程式化处理,设置专司祭祀的人,祭祀用品,祭祀地点,祭祀流程等等都做了规范。因为祭祀器物的改制与革新,柏成做了一件大事,将原来简易的祭祀物如石制,陶制,极少数制作粗糙的玉石器物和其他手工祭物在三星堆坊市所在地,集中焚烧掩埋处理(三星堆一期发掘所在),以此方式来祭奠和缅怀先人,并开始了新的祭祀制度。这种缅怀方式在鱼凫时代也有用过,《鱼凫卷》会做详述。

  祭祀,当今已经很少见了,但在远古时代,这是一个极其神圣而浓重的行为。
  祭祀的人:主持祭祀的,非族长和部族德高望重的老人不能胜任,鱼凫时代及往后则是专职大祭司;
  祭祀用品:原来只有一些石器,农具,花草树木等,现在则加上了家禽、牲畜和少量的玉制、极少量的铜制器皿;制作青铜器皿的工匠主要是玄嚣颛顼派来的后裔和自滇北上的古彝(夷)人,但此时古蜀地的青铜冶炼技艺极其粗糙。
  祭祀地点:在高地搭建专门的石制或者木制祭台,以示庄重;

  祭祀流程:祭祀用品清理归类,布置祭祀台,祭祀的人,沐浴更衣,人员服饰穿戴,规范祭祀行为。
  通过程式化的祭祀行为,有利于增强族内凝聚力和归属感,有利于族内的管理,同时,联合其他部落氏族做群体性祭祀行为,对联络平原及周边的各部族也有积极作用。
  除了祭祀,和蚕丛部一样,柏成也是非常赞同和推动和古彝人、古羌人加强联姻,引导古彝人、古羌人入成都平原。柏成对氏族之间的通婚和联姻很支持,不必受氏族界限束缚,父母之命可以,媒妁之言可以,自由结合也可以。这期间不论是蚕丛氏还是柏氏,很多男性娶了羌女,彝女,但是这两个部族的女性却少有嫁到羌族,彝族。除了加强联姻,柏成还做出了一些家族婚姻的规定,男女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混乱。以前认知水平低,都是遵从人类的本性而为,为了繁衍,无所谓礼仪。自柏成后,婚姻这种概念慢慢在族内乃至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内形成,男女之间的婚姻行为慢慢变得规范。

  由于柏氏和蚕丛的开放和开明,这期间,羌、彝、汉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古蜀人客观的说就是这以这三族为主,其他部落游群为辅的一个混合体。
  公元前1910年,柏成传族长之位给其子柏康。
  公元前1905年,冬至,卒于郫邑,年63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