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诡案——破解三国演义七大灵异事件幕后真相》
第50节

作者: 陈墨94
收藏本书TXT下载
  “遵命。”王平抱拳道。于是众军分成三队,同时从山底往上地毯式搜索,由于三队人马左右交替搜查,没有任何一处会遗漏而逃过搜寻者的眼睛。
  然而,五万大军往来数遍,却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影,那七八处深只有十余丈、只容两三人同排通过的洞穴中也空无一物。魏延军团就像是突然蒸发了一般,就在这山丘之中凭空消失!
  “不可能啊!”杨仪歪斜着脑袋四处眺望,满脸惊疑道,“人呢?!”
  如果直接冲下山去,那么包围着整个山麓出口的廖化等军团是不可能没有发现的。但是,杨仪派过去的探马却说廖化他们一口咬定:没有任何人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难道说,魏延和他的部队真的是上天入地了吗?
  杨仪问计于费祎,费祎道:“莫非魏延军团隐藏在某个我们所经过但却没有发现的地方,是我等搜查不够仔细所致?”
  杨仪摇头道:“此山丘并不大,我军所经过之地,均令将士细致搜查过,山林、灌木、凸崖、空地、坡地、洞穴、杂草堆中,无一疏漏。凡是超过一人可容之地,均令兵士以枪乱刺之而无任何动静。即便有一两人能够藏身,这山中岂可能藏着一支数千人的大军而不被发现?!更何况魏延军大部分人都有马匹,这又如何藏匿?”
  杨仪忙问行军司马赵直:“赵司马,你怎么看?”赵直本是一名解梦师,也在军中担任行军司马,他向来以足智多谋而著称,即使是诸葛亮在世时,有时也会向他咨询策略。

  赵直道:“回禀长史大人,而今之计,我们首先应该判断清楚魏延的具体位置。”
  杨仪怒道:“怎么判断他的具体位置?!我方大军已经将其团团包围,就是一只鸟也飞不出去,魏延怎么可能逃脱?肯定有内奸放跑了他!”
  赵直摆摆手道:“杨长史莫要着急,在下有办法确定。”于是赵直扶鞍下马,令手下兵士在山峭的壤面上每隔五丈插入一枚巨钉,横竖不论,足足覆盖了数亩之地,后又令他们拔出巨钉。赵直亲自一一查探钉子与山土,并在有些地方用纸张拓入些许泥土,装敛分类放置。
  杨仪不明白赵直究竟作何,观察了四分之一时辰,实在忍不住道:“行了行了,赵司马,如果你有主意就请叙述清楚,如果不知怎么回事,那么就不要浪费时间。我们得赶紧撤出这里去抓住反贼魏延。”
  “不!”赵直急忙制止道,“我已经知道魏延在哪了,现在千万不能撤围。”
  “他到底在哪?”
  赵直答道:“杨长史请下令速速前往北面山顶悬崖处,魏延军团很有可能还在此处!在下在途中为长史大人诠释原因。”
  于是杨仪发出号令,令王平率三万兵马当先急追,自己率剩余兵马作为后援,并令传令兵通知山下的廖化,分派其中一重包围圈的兵马前来山顶助攻。行进路上,杨仪对赵直道:“赵司马,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时辰前我们不是还经过了那里吗?”
  赵直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方才我探查情况时所处位置正好是山坡上三条道路的交叉口,虽然我们分成三路进行迂回搜寻,但我军分四趟来回奔波所要经过此岔道口的总次数是相同的,因此我军军马对于此三处岔道口中的土壤所造成的踏痕深度应该是相同的。但是刚才我对三处各地将近百处山壤进行采集拓入,手工丈量,发现西面和东面这两条路的踏痕深度平均值几乎完全一致,而北路的踏痕却要多出东西两路约半个指甲的深度,由此我判断,魏延必然走的是这条路,或者说他经过这条路的次数要比其他两处都要多,而此路正是直通山顶悬崖的。并且,由于廖化军团在山下唯一出口设下全线埋伏,杨长史则领军遍查全山均无所获,而魏延及其数千兵马逃遁于深山之中,所以,若非从山下突围,魏延军团只能在山中隐匿或是从另一个出口逃脱,我们多次来回搜查一无所获,说明对方藏于山中的可能性可以排除,剩下唯一的可能性便只有可能是山顶。至于为什么之前我们到过两次山顶却没有见到一人一骑,这个我目前还无法破解。”

  半个时辰后,杨仪与王平汇合,他们所见前方仍旧空无一物。杨仪问赵直:“你不是说魏延肯定在此处吗?”
  赵直摊开手耸耸肩道:“我们来晚了一步,魏延军已经到达了对面的山坡。”
  费祎置疑道:“魏延军团先前与我方交战,众军士有目共睹,并不见其军中有人携带长绳索、飞爪等攀援之物,除兵器外,只有少许战争器械,他们如何能攀爬至对岸。”
  杨仪应道:“是啊。更何况,就算他们有飞钩,如此多的人一个时辰内也不可能达到对面,因为绳索承重能力有限,必须等两三人到达对山之后,新渡的人才可以开始攀援,而此山与对山山坡在高度上几乎对等,因此想要用滑翔的方法快速渡过也绝不可能。”
  赵直回应道:“不,他们不是攀爬过去的,而是从这断崖边跃了过去,直达对面山坡。”
  “真是可恶!”杨仪一拳捶在马背上,那马呼啸着嘶叫了一声,杨仪忽而转身道,“不对。我闻此间地理,这两山之间间隔四丈有余,魏延军如何能够过去?就算是赤兔马也无法跳过去!更何况是数量庞大的一支军队。”
  日期:2020-10-22 23:29:36
  赵直道:“一人一骑确实是无法过去,但是两人以上的骑兵就另当别论了。他们过去的办法便是:有人死,有人活!您请看,前方崖上的铁板,正是之前我们在洞穴中所发现缺失了的那三块铁板,被牢牢镶嵌于山峭凸壁处,想必是魏延请军中工匠运用器械并集结多名壮士之力插接于此,由于多人经过的压力所致,已经略微歪斜,但此前是不影响他们通过的,铁板长约一丈…”
  “就算如此,减去一丈的长度,也仍然有三丈多的间隙,上等的良马一次最远可跃也不过三丈,要如何越过去?”杨仪打断道。
  赵直不慌不忙道:“请您听我讲完。在只有马匹和兵器、盔甲、少许军粮而没有其他物品的情况下,唯一能够在一个时辰内到达对山的办法便是:先选出若干匹健壮的马,将其按照八行十列的排布方法绑于一起,并在其背上平铺满战甲作为铺平所用,并用铁索以及人力随时把控的方法,使这些马匹相对固定住,以此作为垫高物,我们可以称之为‘垫马群’;然后,让即将要跃过对山的马匹不断地跳上垫马群的后方,就可以相对于对山拥有高度差,这样增加了落下所需的时间,也就增加了跃过的横向距离;最后,将全军人马分成人数均等的两队,每一弹指间,每队使一人一骑共两骑并列为一个批次进行‘飞渡’。也就是左边队列之马匹从悬崖边缘的第一匹垫马上稍向右跃出的刹那之后,左边的骑兵顺势离马跳崖,右边的骑兵就立刻偏向左奋力驾马跃出,踩踏前一匹马的马背,以其作为蹬高物,继续再跃向前,到达对山。虽然二次跳跃无法像第一次跳那么远,但是跃过不足一丈的距离是绰绰有余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