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咳—— 纽约都市生活,真实场景体验》
第50节作者:
牛伊万 日期:2020-01-26 08:48:24
《纽约咳》第44章 铁柱出生
吃饱喝足回到家里,妻子的肚子又没啥动静了。牛伊万担心铁柱被辣到了,不停地让妻子多喝水。
妻子把几个待产包里的东西,收拾来又收拾去, 反复的打包又拆开。零零碎碎的摆了一地,交待了一遍又一遍。听了太多的吩咐,牛伊万有些手足无措。只是觉得这样分散打包容易遗漏东西,从壁柜里掏出来了一个大包,递给妻子,“这个是511的72小时战斗背包。咱们把所有东西都装到这一个包里,吃的用的塞进主包,零碎放到侧面口袋,文件可以放到贴身最内层…”
当一切都收拾妥帖之后,感觉铁柱今天不急着出来了,就踏实的上床睡了。
刚睡着没多久,牛伊万突然被摇醒,妻子急切地说道:“好像破水了!”
恍惚中,牛伊万一咕噜翻身下床。看到妻子拿着手机在摆姿势,自拍发了个发朋友圈, “儿子要出生了,拿起待产包向医院出发,求祝福求鼓励。”
“快点儿,你到医院再发吧。”
牛伊万有些着急的说:“我备了2个2万毫安的充电宝,足够你这几天用的。 ”
爸妈听到动静也穿衣起床,牛伊万劝道:“爸妈就不要一起去了,人太多反而添乱,在家等着好消息吧。”
一碗放了红糖的荷包蛋,以飞快的速度被做好,递到了临出门的妻子手里。吸溜着吃完烫嘴的荷包蛋,夫妻两人穿过浓稠的夜色赶到了医院。
根据提前踩点演习过的流程,迅速办好了住院手续。妻子直接被安排进了包含独立卫浴的产房。在宽敞产房中间放一张产床,旁边是各种监控器和带辐射保暖装置的婴儿称重量台。一台40英寸的液晶电视从房顶悬挂着,正对着产床。牛伊万坐在靠近窗口的椅子上,陪着妻子等待儿子铁柱的出生。
躺在可以升降的产床上,妻子手抓住两边的扶手上下左右用力的晃动了几下,说:“生老大时我拼命地攥着产床扶手发力,先试试这个扶手的角度和手感都不错。”
牛伊万笑着说道:“生得多了就熟能生巧,知道如何用力了。听说住76街的那个犹太女人,虽然年龄不算大,但生孩子经验极其丰富。往产床上一躺,能直接指挥医生接生。”
“我可不想要变成那个样子,年龄大了2个孩子就足够了,真是让人受不了。”
妻子拿出手机看到朋友圈里瞬间就有了几十条点赞和评论,兴高采烈地回着微信。
牛伊万也拿出手机在产房里拍来拍去。发朋友圈,“在国内陪产只能在外面等着,美国可以看着孩子出生。”
正嘚瑟的高兴的时候,护士把牛伊万请到了候产家属等待区,让妻子安静的好好休息。
只有几把椅子围成一圈的候产家属等待小房间内。牛伊万挨着一群中老年妇女坐了下来,想要抓紧时间小睡一会儿。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句老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眼前的“两台戏”里有两位女士能够屏住呼吸一口气说出听不到结尾的长句子。她们只需要每隔几分钟快速的换口气,就可以持续开火,直到天荒地老。
在这样一个夜深人静的住院部楼内。被包围在阵阵西班牙语笑声中,半睡半醒的牛伊万总是在梦魇中进进出出。隐约听到有人制止了几位女士爽朗的笑声,对牛伊万说:“叫你过去。”
“现在感觉开始疼了!越来越痛,你就在病房里陪我吧,别走。”
早晨7点牛伊万看着面色苍白的妻子,已经完全不同于几个小时前还在发朋友圈时活蹦乱跳的样子。
妻子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马上医生来查房,我一定要做无痛分娩。”
“对,一定上无痛。现在要吃些什么吗?”
牛伊万关切的问道。
“啥也不想吃。刚才护士拿进来一杯冰,让我饿了渴了就嚼冰块。现在想喝一杯热水。”
“现在可以喝热水吗?”
“别管那么多了,现在护士不在,先给我倒一杯吧。”
妻子让牛伊万从背包里拿出保温杯,几口喝完一大杯已经半热不热的开水,感觉到舒服了一些。
宋医生来查房时,给了妻子中英文对照的《产科:无痛分娩(硬膜外麻丨醉丨)常见问题》说明。特别交代不要吃东西,如果饿了渴了,就吃些冰块儿。牛伊万逮住机会问宋医生:“孩子大概几点可以出生,我可以一直陪产吗。”
“该出生时自然就会出生。”
宋医生回答道:“你自己决定是否要陪产。有些男士看生孩子,自己先晕倒了,还容易留下心理阴影。”
“我没问题的。”
“建议你在外面等着。但你想要在这里陪产也行。不过提前给你说明白,可以拍照,不可以录视频。”
“好的,一切都听医生您的安排。”
牛伊万向宋医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等到开10指孩子就生了。”
之后的时间里,牛伊万过一会就问:“开了几指了。”
每开一指离孩子的出生就更进一步,妻子的疼痛也更加的剧烈。
听到妻子从一阵阵小声呢喃,变为了大声的呻*。终于等来了麻丨醉丨师。当麻丨醉丨渐渐起效果以后,妻子惨白的脸色也恢复了少许红润。疲惫与饥饿使牛伊万感觉到一阵阵的头晕,从待产包里拿出给妻子准备的巧克力和红牛,匆匆几口塞进自己的嘴里。
妻子眼巴巴的看着牛伊万吃喝,自己却只能咀嚼冰块,说道:“专门给我准备的零食都被你吃了。”
“没办法,这美国和咱们国内生孩子不一样。只能听医生的,我给你再拿些冰来。”
10月怀胎终究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宋医生带一位白人和一位印度裔助产士开始为妻子接生。看着医生熟练的做着准备,牛伊万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宽慰妻子道:“你就按照生老大时的经验,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妻子目光投向宋医生,“总感觉宫缩不强烈,用不上劲儿呀。”
“上了无痛分娩,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步步跟着我走就行。”
宋医生转过头问牛伊万:“一会儿你要剪脐带吗?”
“必须的!”
宋医生带着医用手套帮助孩子进行最后的突破,一位助产士配合医生,另外一位盯着仪器屏幕。牛伊万伸着脖子凑近产床,发现已经可以看到儿子的头顶。兴奋地叫道:“孩子就要出来了,使劲用力,加油加油!”
随即拿起手机开始拍照,宋医生又重复了一遍:“可以拍照,不能录视频。”
稍稍的停顿中,牛伊万本想开个玩笑缓解下紧张的气氛,还没来得及开口。只见宋医生双手一个稍稍旋转的发力动作,瞬间就把孩子拽了出来。此时雪白的母体与红色的婴儿之间连接着暗绿色的脐带。牛伊万一剪刀下去,小铁柱扑楞扑楞的伸展着手脚,开始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
宋医生微笑着,恭喜祝福了孩子和牛伊万夫妇。此时妻子眼泪夺眶而出。
眉头紧锁、四肢粗壮、紧握双拳的铁柱,被洗干净放到称重台上。“这小子挺沉的,有8磅重”,助产士给铁柱裹上衣服带上帽子,递给了牛伊万怀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