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咳—— 纽约都市生活,真实场景体验》
第51节

作者: 牛伊万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只见铁柱的眼睛微微的睁开一条缝,有些愤怒的看着牛伊万,好像现在才反应过来已经离开了温暖舒适的母体。助产士又把孩子放到妻子怀里,让孩子的小嘴对着丨乳丨头。妻子小心翼翼的托起这个懵懵懂懂,刚刚出生为人的小婴儿,再次流出了幸福的眼泪。
  产房转到病房,领到了一大堆的资料。从《纽约市母亲哺乳指南》到防止铅中毒等等。这些中英文对照的纸张图文并茂,如同单反相机的使用说明书一般细致而全面。妻子拿起资料开始仔细的阅读起来,说道:“ 赶快给爸妈家里打电话。”
  “我都打过电话了,照片也微信到了家人群里,让他们放心。我估计明天就可以出医院了。“
  ”是呀,应该很快就可以回家了。关键是这肚子也没见小多少,卸完货该减肥了。”
  妻子已经开始担心回家坐月子,被填鸭一般的劝吃劝喝。
  产妇套餐送到了病房里。看着餐盘里有盒装的牛奶、土豆饼、甜点布丁和小胡萝卜。妻子就是提不起食欲,还总是下意识的按一按自己的肚子,嘴里自言自语的抱怨上几句。皱着眉头说:“吃完这些胃里肯定要反酸水,还很容易让人长胖。”
  “你就等着胖吧。回家来一个中国式坐月子。猪蹄鲫鱼汤下奶,又腥又没盐味儿,保证催肥效果。”
  牛伊万继续说道:“还不能洗澡洗头。”
  “咦,我可受不了。”

  妻子提出眼前的要求,“现在就想要喝一些热水,要烫的开水。”
  从家里出发前灌得热水已经没了。牛伊万拿着保温杯走来走去,找不到热开水。茶房的饮水机里,只有冰水或者冰块儿。牛伊万端着一大杯混合着冰块的冰水回到病房。妻子对着杯子无从下口,拜托护士帮忙给一杯热水。
  等了快半个小时,护士小姐终于端来了一杯热水。妻子接到手里几乎是一饮而尽。牛伊万只能央求再来一杯热水,跟着护士到了办公室。只见到护士小姐把冰块倒进一个碗里,然后用微波炉加热,对着牛伊万说:“你在这里等一会儿吧。”
  幸亏发现了微波炉加热冰块的方法。妻子喝足了热水,保温杯里也装满了滚烫的开水。伺候妻子试探着给儿子喂完奶,再把儿子送回婴儿室以后,牛伊万坐在病房里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一觉醒来发现妻子在病房里走来走去,眼睛里放着绿光盯着自己。牛伊万迷迷糊糊的问道:“你不困吗?别折腾了,让我再睡一会儿。”

  “死去! 你这吃饱喝足,一觉睡了大半天。我现在又渴又憋尿,还不能睡觉。”
  “需要我扶你去厕所吗?”
  “使劲儿也尿不出来!医生说是要运动,直到排尿顺畅后才可以停下来。”
  妻子边说着,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又抽泣着说: “生老大时在北京X医院,直接插上尿管躺在床上休息不用动,被照顾的那样好。现在真的感觉要被憋死了。”

  妻子就这样运动了一整夜,终于排尿顺畅了。第二天给医院出生办公室交完表格后,夫妻俩用早已准备好的婴儿提篮把铁柱带回了家里。妻子劫后余生般的感慨道,“幸亏我体质好,熬过了冰块和运动疗法。现在竟然感觉身体还恢复的挺快。”
  日期:2020-01-29 10:17:02
  《纽约咳》第45章 Final Walk Through  
  过户交钥匙的前一天,去房子里做验收就被称为:Final Walk Through(最后再走一遍)。如果卖方是在这里住了很多年的老夫妻,便照例要痛哭一场。
  牛伊万、马小美与卖方经纪人,引导着德裔牙医老夫妇和温州来的苏三姐,共同进行最后的验房。一群人里里外外的又看了一遍房子,重点交接了锅炉、热水器、暖气等等。
  临结束时,牙医夫人指着墙上的照片说道:“明天过户给您钥匙后,您就是这个房子的主人了。今天下午我会把这些照片都收走,这些是我一辈子的回忆。”

  苏三姐说,“当然,您的私人物品都带走。”
  眼前沿着楼梯从低到高的一整面照片墙,简直就是浓缩了一个家族百余年的“家谱”。从老照片里人们的穿着打扮来看,推测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一战时期的祖辈戎装合影,到牙医夫妇年轻时神采奕奕的婚纱照,之后就是孩子们的照片。孩子们逐渐长大,结婚生子的全家福。照片尺寸一概都不大,主要为3或5英寸的,极少几张是7英寸的,所有的照片都被装裱在考究的相框里。
  当给苏三姐写下,水管维修、花园打理、杀白蚁换屋顶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的时候,牙医夫人止不住老泪纵横。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这是我们一辈子的房子,孩子们在这里出生长大。”
  在这样的气氛下,苏三姐也忍不住眼泪。跟着牙医夫妇又把房子的每一个角落都细细的看了一遍。老夫妇用长满皱纹的双手,仔细的抚摸着眼前的一切,嘴里念念有词的与楼梯、柜子、地下室和车库做着最后的告别。老先生拿起一个小铲子晃了晃,交给苏三姐:“这把收拾花园用的小铲子也留给您。当年我们买房子时前任房主留给我们的礼物,现在留给你们做个纪念。”
  眼前这把“德国制造”的小铲子。虽然是老物件了,但刀背相当的厚实,钢口依然锋利,不愧为收拾花园的利器。如同这个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红砖主体结构、青石片屋顶、历久弥新,越看越有味道。
  “我一看到这房子就喜欢上了,咱们也一定是有缘分的。”
  跟着牙医老夫妇最后走完一遍,苏三姐也被感动的连连抹眼泪。
  第二天在律师楼过户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房子的附属车库是1938年以前建的,当时还没有施行房屋使用证(CO)制度,所以也就没有CO。
  律师认真的向买卖双方解释了这个条款后,建议:“把房款5000美元作为押金放入律师监管账户(Escrow) 。当拿到车库不是违建的“无争议证明信”(Letter of No Objection)后,再支付给卖方。”
  双方都点头认可了律师的建议,就进入各种签字流程。围着一张可以座10多人的大圆桌,牙医夫妇、苏三姐夫妇,还有双方的律师、经纪人和产权公司代表,传递着需要签字的文件。由于是全款买房,不需要贷款银行的参与,也少了一些签字手续。最终不到1个小时便完成了过户。
  牛伊万提醒该交接钥匙了。牙医夫人双手颤巍巍的把钥匙捧给苏三姐,逐一交代了每把钥匙的习性。耐心的听完最后的交待,苏三姐丈夫真诚的说道:“这也是你们家,欢迎随时回到纽约,回来看看。我们会把房子维护的非常好,请你们放心的交给我们。”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美国老人卖房搬到南方免税州去养老,今后基本就再难见到了。三姐夫这一番话戳中了在场所有人的泪点和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牛伊万一时也感觉到眼眶里有些湿润了。
  片刻情绪平复之后,苏三姐收了钥匙,牙医老夫妇拿到了钱,牛伊万也把佣金支票放进了钱包里。毕竟买房顺利过户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大家很快又都喜笑颜开。苏三姐送给了牙医夫人一枚亮晶晶的胸针作为纪念品,老太太双手接住礼物不断地道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