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第46节

作者: cdnwpu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2-25 12:30:21
  左衽服饰是当时整个西南地区出于实用选择的服饰特点,战国时期有个非常著名的改革家曰赵武灵王嬴雍,他干了一件事:胡服骑射,即将宽大的夏服改为紧身的短袖胡服。以前的服饰不像现在有暗扣拉链什么的,都是用衣带系的大扣,右手弯弓搭箭挥刀都很碍事。改为左侧系扣(左衽),裤子改成了绑腿,这样上下马非常快捷迅速,不虞长袖长衫的磕磕绊绊。论左衽、右衽不过是后来儒家为了彰显礼教与他族做的区分罢了,不必过多解读。

  为了表达对三星堆城发起者蚕丛先祖洪苗,柏氏先祖柏贾,鱼凫先祖拓槖的敬意和无限缅怀,平原各族族老商议后一致通过,为了刻画先祖的智者形象和缅怀先祖,拟用夸张的微笑,眼观四路的纵目,耳听八方的大耳,上承天意的身尾等来刻画其先知形象。在羌老、柏老和祭工匠人的综合考量下,最终决定制作稍显夸张的铜面具来展现先祖的外貌和智慧,大纵目面具(洪苗,三星堆发起者,联合南北)制成后的尺寸宽八尺(约136cm),高四尺(约68cm),身尾高四尺(约68cm),重80多公斤。两个小纵目(凸目)面具(柏贾为成都平原积累家底、拓槖则促成平原酋邦形态)宽度,高度,身尾长度则比大纵目青铜面具小了近一半。此后纵目大耳的形象成了古蜀地智者形象的一种标配,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带这种面具,唯有大祭师在祭祀时才能带简化版的类似面具。因纵目人面具极具视觉冲击力,在一代又一代萨帕萨玛和方士不断宣讲下,纵目人作为古蜀智者和先知形象代表在古蜀先民内心慢慢扎下了根,留下了几多神话和传说。

  注:纵目人面具作为古蜀先知代表,在祭祀的时候是要放在高处的,但大纵目面具的体积太大重量太重,除了额头的预留孔正式祭祀时要安装感知天意的“福瑞身尾”外,在非祭祀时间是要拆下来好生安放的,在耳朵两侧开的几个孔则是预留的绳索孔,是为方便搬运。
  在祭祀的时候,每个纵目青铜面具的正前方会放一个青铜祭坛。青铜神坛是祭工们根据纵目面具为怀先祖,特意建议神王铉鸓后才铸的。青铜祭坛共分五层,完整的青铜神坛通高在85~90公分之间。
  第一层是搭载货物南上北下形象化的马与牛的结合体,千余年后的司马长卿先生称其为日行万里通晓万语的“角端”;
  第二层是四个拿着竹杖或藤条东出西进南下北上的槽人,造型和服饰完全写实的;
  第三层是“四危山”,仿盆地之形,四面皆山,也暗含蜀地出行的艰辛;
  第四层是神殿,四面皆五人,乃萨帕、萨玛等祭师形象,皆为写实;
  第五层是神鸟居四方,中间为阳神之使天鸡,也叫文翰、皋鸡。
  大家的目光都被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青铜神树、铜立人和纵目人面具吸引去了。其实所有器物中,真正能阐释三星堆文化内涵和反应古蜀先民生活状态的,反而是这个不起眼的青铜神坛。在所有青铜器物中,青铜神坛完全是写实制作的,它清晰的表达和诉说着3500年前古蜀先辈的生活状态。
  注:鸟形器物或类鸟形器物的数量可能是所有器物中最多的,因为鸟形器物折射出了古蜀先民东出西进南下北上出蜀地的艰辛,希望拥有鸟儿一样的双翅飞越万水千山,不受阻碍。所谓《蜀道难》《行路难》意即如此。
  此时盆地内主要有鱼凫氏、蚕丛氏、柏氏、古羌、玄嚣部、颛顼部、古彝(夷)、夏氏大氏族及一些小氏族和部落。经过大议会商议,为了象征各族的团结互助,最后决定制作青铜人头像。特别声明:青铜人头像不是想象的!不是想象的!不是想象的!青铜人头像也是完全按照当时平原上各氏族的外貌特点来制作的,只是稍有艺术加工。因为铜器放置时间长了会发生卤化反应,形成CuF2,CuCl2和CuBr2等卤化物,颜色有白色,绿色,蓝色,褐色等很多种,混搭在一起很不好看的,后来才用黏土和生漆贴上金面,这样显得更肃穆且有威严。在祭祀时,这些青铜人头像按照势力强弱顺序排放,如二首,三首,四首…。最开始的时候青铜人头像只有几大氏族的,鱼凫中后期有异族不断迁入融合,归附了神王管辖,青铜人头像才慢慢多起来,但在规格上是不能与几大氏族媲美的。到了鱼凫后期,鱼凫神王权不断固化,青铜人头像成了王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此后青铜人头不仅仅只有大氏族了,还有各行各业的领头人等等。

  注:不是所有青铜人头都能贴金面的,此时只有平原上的大氏族大家族代表,如蚕丛,柏灌,古羌等才可以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