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李斯是愿意为韩非挡下此事的,奈何韩非开了地图炮,危害到了李斯自己的利益。卑微出身的李斯虽然从来都不曾因此表示过自卑,那是他将这个伤疤放在了心底。今日嬴政能取笑姚贾,明日嬴政就能取笑他李斯。再加上自从韩非来到秦国后,所做的每一件事,无不在间接的伤害李斯。先是请杀郑国,否定他的政绩。如今又对自己的小弟姚贾出手,孔子都说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此次出使韩国,也让李斯憋了一肚子的气,便给自己的小弟支了一招。
次日,姚贾在朝堂上发难。
“臣才智浅薄,恐不堪为大王驱使,愿大王赐骸骨归封地,以颐养天年!”
姚贾的话在诺大的咸阳殿上引起了争议,坐在高位的嬴政心中大动,姚贾这是想撂挑子了!可秦国上下还没有能接姚贾班的人,于是婉言劝道:“如今秦国正要征伐天下,正是爱卿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到时秦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乃是万世未有的不朽盛事,爱卿无意乎?”
姚贾躬身说道:“臣若再度出使列国,只身孤悬在外,而猜忌却不绝于内,臣恐不得善终。不敢复行,请辞归!”
听到这里,嬴政听出来了,姚贾这是对上次的事情有意见了,于是出言安抚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寡人既授卿外事,卿自可放心行事!”
听嬴政这么说,姚贾内心一笑,“若是真的用人不疑,那上次叫自己去问话又是什么道理!”不过,姚贾自然不会如此顶撞嬴政,再说了,姚贾今天请辞是假,进谗言对付韩非是真。
姚贾垂泪说道:“如此臣之幸也。臣自思,一旦臣被罢黜,得利者谁?东方诸国也。凡谗言害臣者,必为秦之害,而为六国利也。朝中有大臣如此,吾王不可不察!”
姚贾的话音落罢,朝中诸臣纷纷议论起来。
嬴政见状说道:“谮卿者,非朝中大臣,实韩国使臣韩非也。”
姚贾正等着嬴政主动供出韩非,如今万事俱备,姚贾顺势说道:“韩非其人,乃韩之公子!自韩非入秦以来,每与大臣辩论,无不力陈存韩,巧言惑众,乱人视听。韩非先是请杀郑国,妄图断掉郑国渠的建设。不得法后再请用宗室,前后两策,皆包藏祸心,意在乱秦存韩。大王明见高远,不为所动,而也竟不加罪。韩非不知自省,再谗臣以售其奸。事可一可二,不可三。何况韩非乃韩国使臣,却一而再再二三的向大王进言干扰国政,韩非志在弱秦存韩,明也。”
嬴政沉吟不语。
姚贾见状,知道该下猛药了。看了一眼身旁的军政大臣对嬴政问道:“大王,我听说韩非曾向大王进言先伐赵缓伐韩?”
“不错。”嬴政并没有掩盖什么。
“大王,韩非本身是韩国王室的公子,韩国弱而赵国强,他为什么不选择先攻打韩国,而要先攻打赵国呢?这动机十分可疑呀,是不是他打算为韩国拖延时间,然后再去通风报信,从而给秦国措手不及呀!此次大败是不是他给赵国通风报信?而且此次六国共赴邯郸,微臣不才,说动齐楚燕魏四国不与赵结成抗秦同盟,但韩国却积极响应。之后大王派廷尉大人前去劝告,也不回心转意!其中韩非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今大王不用韩非,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姚贾痛声说道。
而朝堂上,刚刚打了败仗的秦方这几日饱受嬴政的问责,如今姚贾给他们找好了替罪羔羊,他们又怎么会错失良机,于是军方的各位重臣纷纷附和。
对于韩非,嬴政本来抱有极高的期望,打算在灭亡韩国之后,特加重用。然而,回想起韩非入秦以来的表现,嬴政不得不承认姚贾所言确有道理。而且姚贾的话打动了嬴政,眼下秦国虽然不惧山东六国。但若是六国联合起来抗秦,秦国也吃不消。
“李斯,你怎么看?”犹豫不决的的嬴政点名问道。
“眼下正值我大秦扩土开疆之际,还是小心为好。不若现将韩非下狱看管起来,以防万一?”李斯出言说道。
嬴政犹豫再三说道:“韩非名动于世,骤加极刑,恐不能服天下。”
姚贾见大事可为,于是添火道,“此有何难?韩非之奸,一下吏便知。”
看着殿下无数双盯着自己的眼睛,嬴政点头说道:“可!”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秦国律法在战国是出了名的酷烈无情,而执法的狱吏更是身具虎狼之性。
监狱原本是执行法律的地方,但往往又是法律最无法触及的地方。对狱吏来说,上有毫发之意,下有邱山之取,持鸡毛为令箭,改小罚用大刑,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在韩非被下狱后,陪韩非前来的紫女就通过弄玉找上门来。
将面色尴尬的弄玉挥退后,诺大的房间里便只剩下秦子戈和紫女二人。
“韩非被下狱了!能不能…”
没等紫女说完,秦子戈就打断她的话说道:“韩非被下狱是我父王的决定,我无法更改。不过,我可以关照一下,让他少受一些皮肉之苦!”
紫女脸上的神色变换,片刻后苦涩的说道:“如此,有劳了!”
秦子戈孤身一人来到云阳狱时,韩非刚刚受刑完毕。看着衣不蔽体,披头散发的韩非,哪里还有半点昔日风流倜傥的贵公子模样!秦子戈见此找到狱头,交代了一番。
踏进牢房后,原本死气沉沉的韩非抬头看了一眼,随后又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
“你在等谁?”
韩非的神情变幻没有逃过秦子戈的双眼,显然秦子戈不是韩非要等的人。
“我谁也没等!谁也不回来!”
“你有什么打算?”
“唯死而已!”
“可惜了!”
说罢,秦子戈亲自给韩非斟了一杯酒。
韩非饮罢,自嘲道:“可惜什么?”
“你若不是韩人,他日秦国一统天下之霸业的功臣当有你的一席之地!”
“你就这么笃定秦国能一统天下?”韩非调侃的问道。
“自秦孝公时商鞅变法,至今已有百年。期间秦国的国君虽然几经更迭,但商君之法一直都是未曾断绝!如此百余年变法,天下何能不一于秦国?反观山东六国,无不是一变两变就半道而废!魏国,魏文侯一变之后变法中止而忙于争霸。韩国,韩昭侯申不害一变,其后非但中止且复辟了旧制。赵国,武灵王一变而止。燕国,燕昭王乐毅一变而止。齐国,齐威王与齐宣王、苏秦两变而止。楚国,吴起一变,楚威王变法中途人亡政息,可谓一半而止。如今乃是大争之世,以六国之一盘散沙而抗秦国之泰山压顶,焉得不灭?求变图存,此兴国之大道也。六国苟延残喘不求变革而一味图存,焉得不灭?”
看着秦子戈,韩非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同样的自信满满,同样的桀骜不驯,可是接触到那股力量后,韩非动摇了!
“人力有时尽,即便是千般盘算,万般绸缪,谁又能知那胜负之局?”
听着韩非颓丧的话语,秦子戈沉默了。
不多时,秦子戈带来的一壶美酒已经见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