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王座》
第36节

作者: 不惊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成蟜只有十七岁,不谙军务,忙召樊於期商议。樊虞期平时就憎恨吕不韦纳妾盗国的事,便乘机对说:“如今的大王嬴政并不是先王的骨肉,你才是先王的嫡子。”还揭露说吕不韦这次派他出兵的目的就是想借机除掉他并进而献计道:“如今蒙骜被赵兵所困,不能马上撤回,而君手握重兵,若是传檄以宣淫人之罪,阐明宫闱之诈,秦国的臣民谁不侍奉你这个正牌嫡子继承王位。”本就有所意动的成蟜接受了樊於期的计谋。

  待使者张唐离去后,樊於期就起草一篇檄文。樊於期将檄文四下传布。秦国人多听到过吕不韦进妾的传闻,如今见到檄文中有怀妊奸生等语,俱信以为真。尽管惧吕不敢起兵响应,也都采取观望的态度。
  张唐得见后心知长安君已反,星夜奔往咸阳告变。秦王赢政见檄文大怒,召来吕不韦计议。之后派出王翦为大将,领兵十万,前往讨伐长安君成蟜。最后,长安君身死。长安君死后,吕不韦并没有对他的手下大开杀戒。樊于期等人因此保下了性命,但长安君昔日的手下俱降爵三等。
  幸存下来的樊于期多次请战,俱胜。可是如今葬送了十万秦军,逃出生天后樊于期看着全军覆灭的十万秦军,又想起了自己当年怂恿成蟜之事,樊于期得知嬴政将自己贬为庶民,害怕嬴政之后借机发难,不敢回秦,便带着部下逃往各国。
  另一边,大败秦军的李牧凯旋而归,整座邯郸倾城而出,郊外相迎。在忍受了秦国多年的欺凌之后,赵国上下已是士气低落,斗志涣散。正因为此,李牧的这一场胜利便显得格外珍贵,格外及时。赵王迁亲执李牧之手,道:“将军真乃赵之白起也!”于是效仿当年秦昭王封赏白起,封李牧为武安君,食邑万户。
  李牧和他手下的将士所经之处,无不欢声震天,激动的赵国百姓们跪在道路两旁,泪流满面。为了这样一场胜利,赵国等待了太长太长的时间!
  在这种举国狂欢中,只有李牧还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他知道,秦军这次虽然败了,但远没有伤筋动骨,秦军的铁骑,随时可以卷土重来,再度侵凌赵国的疆土。这次是那秦将疏忽大意了,日后换上老成持重的王翦恐怕再难有所斩获。日后的秦赵之战,只会更加惨烈。秦国有资本再输下去,而赵国却一战也输不起了。赵国只要输了,那就意味着亡国!
  李牧虽然忧心,但肥累大捷毕竟是一次难得的对秦国的胜利,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终于被打破。这不仅对赵国有着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其余六国打了一剂强心针。
  肥累大捷后不久,燕、齐、魏、楚、韩五国纷纷遣使者来赵庆贺。李牧力劝赵王迁,借此机会促成六国结盟合纵,共同对抗秦国。

  对于李牧的提议,赵王也十分心动。就在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韩王安做了那个出头鸟。韩王安觉得自己再也不要过那种惴惴不安的日子了,他见赵国势盛,便不再顾近在咫尺的秦国的威胁,不加考虑地倒向赵国一边。他信誓旦旦地向赵国使臣表示,韩与赵同为晋地,理应联合为一,共同对付强秦。只要两国同心协力,定会让秦军再次遭到像当年崤山那样的惨败,从此不敢再贸然东进。
  然而,秦国驻邯郸的外交大臣姚贾听闻后开始四处奔走,对齐楚燕魏四国分而化之,出于对秦国的忌惮再加上姚贾的重金酬谢,这场合纵还没有成形就迅速流产。
  随着燕、齐、魏、楚、四国使者的离开,姚贾也回到咸陽述职。姚贾出使邯郸,绝六国合纵之谋,止六国之兵,成果显著。嬴政大悦,封姚贾为上卿,食邑千户。在外漂泊多年的姚贾,如今终于成了大秦的正式工,不仅有了秦王嬴政御封的编制,名下更有了恒产。
  姚贾为秦国立下显赫功勋,其封赏虽然丰厚,却也能够让朝中众臣服气。但有一个人,对此持有异议。

  不过,听闻韩王主动勾结赵王意图结成联盟共抗秦军后,嬴政大为震怒,秦军新败不宜出征,嬴政便派最受自己赏识的廷尉李斯出使韩国对韩王进行审问,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主动放弃联盟。
  就在韩王安得到赵王的承诺忘乎所以的时候,李斯拿着使节来到了新郑的韩王宫。
  李斯在给韩王安的上书中使用了强硬的措辞,意图让韩王醒悟,速派使者赴秦向赢政表示臣服之意。但韩王安看过李斯的上书后,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他不相信事情会像李斯讲的那么严重,顽固地以为,有了赵国这个靠山,有了武安君李牧大可高枕无忧,不必再为秦军攻韩之事担惊受怕。
  李斯见状只能无奈回国,嬴政听闻后虽然恨不得马上出兵踏平新郑,但手中暂无可用之兵。只得忍下这口怒气,以待来日再报。
  述职完毕后,李斯回到家中。刚坐下不久,姚贾来找李斯府上。
  “姚大人可是大红人,怎么有空来我府上做客!”
  听罢李斯的打趣,姚贾愤怒的说道:“韩非仗着大王看重,居然向大王进言要驱逐我!大家同殿为臣,为何如此咄咄相逼。”
  “竟有此事,速速说来!”李斯催促道。
  姚贾当年是李斯出主意请到咸阳的,如今韩非对付姚贾,不就是变相的在打李斯的脸。
  而姚贾也正是知晓这一点,才来寻李斯商议。
  按耐住心中的愤怒,姚贾解释道:“廷尉离开咸阳后,韩非求见大王。他向大王进言说我的上卿之位名不副实,假公济私,损秦利己。当年廷尉没有因为姚贾当年出身低贱,作奸犯科而小瞧姚贾。但韩非却借此认为我难当大任。之后大王召我问我是否用大王的钱财结交诸侯?”
  “你是如何应答的?”李斯追问道。
  “我自然承认,说道:臣奉王命出使天下诸侯,若无财货开道,谁人识得姚贾!”
  “好!”李斯听罢,拍手称赞道。

  姚贾晒笑一声,继续恶狠狠的说道:“此事已然过去,不过姚某临别前,大王叫住我戏说道: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同是卑贱出身的李斯对姚贾的愤怒自然感同身受,于是劝解道:“如今韩非深受大王看重,却是不好动手!”
  “那怎么办?我等总不能引颈就戮。要不我们派刺客去杀了他?”姚贾试探的问道。
  “不行,若是事迹败露,恐有杀身之祸!不过眼前就有个好机会,不久前,秦王问政于韩非,韩非给秦王出了个先伐赵缓伐韩的建议,而且韩王不听劝阻与赵国联盟,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李斯阴测测的说道。

  “不愧是廷尉大人,就这么办。”姚贾说道。
  送走姚贾后,李斯回家沉思。能从一个看官粮仓的小吏走到如今廷尉之职,李斯不会天真的认为姚贾是来向自己诉苦的。明面上姚贾是来抱怨,暗地里其实是在试探李斯的态度。姚贾能在各国间游走,又岂是庸人!当年是李斯将姚贾从赵国请来,所以姚贾一直记着李斯的好。而且李斯的能力,姚贾当年是领教过的。李斯是个狠角色,姚贾不敢掠起锋芒。而韩非又是李斯的昔日同门师兄弟,因此李斯的态度将决定他的行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