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红》
第14节

作者: 桔中桔
收藏本书TXT下载
  “爸,你觉得毛血旺的味道怎么样?”秦抗美可不想听父亲的忆苦思甜,赶紧问道。
  “小美,你这个性就是有些急燥,你说你这次出来,哎,这酒还有半瓶,怎么撤了,小双,你把菜端走干什么?”秦云海赶紧一挥手,苦笑道:
  “好,好,说正事,你们这三个丫头啊,不给办事就翻脸,饿起肚子吃什么都香,能尝出个啥子嘛?”
  秦抗美想想也有道理,放回了酒瓶,周小双吐吐舌头,放下了毛血旺。
  酒足饭饱,一行四人往秦抗美的出租房慢慢走去。
  天边新月如钩,从头到尾,秦云海只是吃饭喝酒,压根没看火锅店的环境,更别说指导秦抗美的底料了。
  大小双姐妹在前面嘻嘻哈哈的追闹着,秦云海看看女儿,多日不见,秦抗美又瘦了,只是那双大眼睛,更有神了。
  “小美,”秦云海内心叹息了一声,叫住了旁边的女儿,看样子,倔强的女儿已经是下定决心干火锅店。
  四个人正好走到了一座天桥上,桥上车水马龙,四周灯火辉煌。

  “爸,你会支持我的,对吗?”秦抗美扶着天桥栏杆直直的问道,从小,她就不是个爱撒娇的女孩。
  “做餐饮,尤其是火锅,是一件很累的事,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早上四,五点就要去市场买菜,晚上凌晨才收档,女孩子熬不了两年的,”秦云海语重心长的对女儿说。
  “爸,你用担心,我瘦是瘦,有肌肉,”秦抗美笑眯眯挥舞了一下拳头。
  “从小你就有颗不安份的心,如果是个男娃娃,肯定能成大事,”秦云海抬头看看夜空,月色依旧。
  “爸,你可不是重男轻女的性格呀!”秦抗美讶然道,她是知道父亲对自己的疼爱,一个电话就风尘仆仆的赶到自己这个负气出走的女儿身边。
  “我的意思是一个女娃娃要做事业,要付出多得多的辛苦,你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啊?家里吃不起饭吗?”老秦家虽然已经搬到乡下,可三代人都是踏实认真的做事,还是有些家底的。
  秦抗美沉默许久,轻声说道:“小时候听到爷爷讲他在朝天门闯码头做麻辣烫,每次都说得眉飞色舞,再大一点跟着爸你在较场口开火锅店,那时你每天脸上也是笑逐颜开……”
  没想到女儿居然是这样的心思,那一锅让人欲罢不能的香辣啊!秦云海望着夜空的眼神逐渐迷茫,好像也回到了多年以前,是啊,老秦家的人就是对香辣有着特别的感情,这些年回乡下种田养鱼,日子过得平淡,饮食也逐渐平淡。
  当初是为了什么离开了重庆,离开了餐饮,秦云海记得清清楚楚,可能把那些告诉女儿吗?
  秦云海看着一脸期盼望着自己的秦抗美,终是一声叹息,大声说道:“小美,你到底是我的女儿,好吧,要做火锅就去做,要想让李小子傻眼,那就让他傻眼,从明天起,秦氏老火锅,重出江湖。”
  “爸,”听到秦云海口中的豪言壮语,本该激动的秦抗美,又被父亲口中的李小子那句搞得害羞不已。
  不过秦云海为什么知道李少洪,答案肯定只有一个,就是秦抗美告诉父亲的,两父女的感情看来真不差。
  远处的大小双姐妹也跑过来了,虽然不知道秦云海父女聊了什么,不过看上去都是喜气洋洋,应该是好事吧?
  四人迈开大步,回家好好休息,准备开始崭新的明天,秦抗美更是兴奋的唱起歌来,只是夜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飘来了一片乌云,把皎洁的弯月遮了个严严实实。
  第二天中午,秦云海皱眉看着空无一人的店堂,对女儿说道:
  “你晓不晓得你的火锅底料为啥子味道要差?”

  秦抗美摇头答道:“我也纳闷呀!配方是爸你藏在家谱书里的,肯定不会假,这些年我也没少炒料,可就是达不到你跟爷爷的水准,难道?”秦抗美望向秦云海。
  今天秦云海特意换了一身白色的厨师服,昨天那个乡下老农变成了一丝不苟的大厨。
  “配方不假,但差了一味不能明于纸面的香料,”秦云海看看四周,谨慎的说道。
  “配方爷爷看过,他老人家说没错呀!”秦抗美瞪大了眼睛。
  “你爷爷那一套过时了,费时费力,这个方子,是我花大价钱从云南一个老饕那里买来的,好了,别多问,你炒的料也不差,我再回锅重制一下,晚上你就晓得了,”秦云海神秘兮兮的进厨房了。
  “配菜太少,赶紧去市场,按二十桌的食材买,”厨房里秦云海的声音传来。
  “二十桌,翻三次台?”秦抗美虽然有些犹豫,但父亲斩钉截铁的语气还是让她决定照办。
  “小双,走,去农贸市场买菜,大双把碗筷备足,”秦抗美交待完毕,转身出门。
  朝阳升起,厨房里,秦云海望着红油翻滚的底料,嘴角微微翘起,秦氏老火锅,那是让多少人记忆深刻的味道,生意不好?不存在的。
  李少洪这次出差去广东,收获也是很大,尤其是一些沿海酒楼的服务,这些由香港引进过来的茶餐厅也好,粤菜馆也罢,除了菜品,更多的是引进了别人的先进管理理念,更加注重服务,更加重视营销。
  九十年代西南地区的餐饮业,多数还是停留只要菜品味道好,环境卫生干净就已经是行业翘楚了,大家觉得东西好吃干净生意必火,还没有做强做大的概念。
  原本七天的出差,没想一拖竟然是一个月,李少洪心中焦虑着秦氏火锅店,可打了几次电话,秦抗美都是两个字‘放心’,彭辉文道贵倒也确认过,说是生意好了很多。
  这次出差,名义上是考察学习一条新的全自动印染机,实际上也是公费旅游,在李少洪看来,棉纺厂现阶段需要的不是新的机器,而是新的竞争理念,要转变领导层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

  不过作为技术员,李少洪还是愿意学习新知识的,所以这一个来月,李少洪没有跟同事出去游玩,而是一直忙忙碌碌研究机器,时间过得很快,终于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李少洪是最后一个回重庆的,一个人随着人流从菜袁坝火车站走了出来,骄阳似火,车站广场像蒸笼一样,十几个棒棒围了过来,热情的招呼着:
  “老师,走哪里嘛?”
  “老师,我送你去撒!”
  旁边外省的旅客一下子见到这么背着棒棒的人,直接吓一跳。
  李少洪倒是见怪不怪,挥手示意不需要,径直向车站外的公交站走去。
  让李少洪意外的是在公交站看到了嘻皮笑脸的文道贵,这家伙骑着一辆崭新的嘉陵125摩托车,大热的天,戴了个赛车头盔冲着李少洪一咧嘴:“上车,就知道这是你的必经之地。”
  九十年代,嘉陵125摩托车对于重庆的年轻人而言,那绝对的拉风装酷神器。
  李少洪围着文道贵转了一圈:“啧啧,你小子有证吗就弄车,下来下来,让我练练手,我是摩托车证的。”
  文道贵倒也爽快,直接翻身下车,笑得怪模怪样的,一递头盔:“什么我弄的车?这是你的,秦姐给你买的,啧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