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这些卧底,皇帝才能知道每一个官员的所做所为。
“消丁银,去火耗,此乃济世救国之策啊,可惜了竟出自贼匪之手。”
崇祯有些惋惜的放下密信,在书房里来回跺步。
“山西这些贼子,朕不能动他们,不代表他人不能动。”崇祯抓起了桌上的信,紧紧的握在了手里。
“王承恩听旨。”
“朕,命陕西人王则之为锦衣卫百户,彻查寿阳知县资敌卖国一事,赐其便宜行事之权,即刻命司礼太监鲁四,着锦衣卫百户敕印,前去宣旨。
传朕口喻,李若琏欺君罔上,命其代罪立功,务必收抚陕西贼匪王则之,若此人不能为朕所用,杀无赦。”
崇祯心底里非常想对这些人动手,可他是一国之君,要多方考虑,不能任性。
他不能亲自上阵,那就扶持一个鹰犬出来。
替他扫除奸邪。
至于李若琏,这人让崇祯很不高兴,他回锦衣卫之后,对于王则之的事情只字未提。
这一点让崇祯很生气,所以派他去招安王则之。
成功自然是好,不成功,那就亲手把你包庇的人杀了,以示忠诚。
“皇上,万万不可啊,此贼子颇为可怕,若有反心后患无穷啊。”
“有本事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可怕,没本事的人,虽然不可怕,但是也没用啊。
贼匪无人管束,就是贼匪,有了主子就不再是了。”
“皇上英明!”王承恩诚惶诚恐的跪在崇祯身后,他有些后怕的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刚刚他竟然抗旨,幸好崇祯根本不会跟他计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莫非王臣,此子有大才,可堪一用。
而今大明有朕在朝,贼匪们可敢肆意妄为吗?”这不仅是说给王承恩听的,也是安慰他自己的。
“皇上明鉴!”王承恩连忙称颂,躬身告退,宣命去了。
读完李若琏留下的信,王则之的心绪久久难以平复。
不论以后怎样,从现在起黑虎寨就是他的了。
王则之走出地牢,阿牛迎了上来。
“大人,您的房间收拾好了。”
王则之点了点头,黑虎寨内最好的房间,就是刘黑虎的那一间,现在给他无可厚非。
李若琏在信里交代了蒙汗药已经失效的事情,王则之让阿牛吩咐下去,安排寨子里的人烧火煮饭。
他找到些黑虎寨土匪们的新衣服,跑到刘黑虎的沐浴室洗了个澡。
这么久了,他都没洗过一次澡。
由于山西缺水,生活在山里的土匪更缺水,平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端着木盆儿擦洗擦洗。
所以,他早就浑身油腻受不了了。
洗完澡王则之借着火把的光亮,在寨子里逛了起来。
地牢里的事情,他要等天亮再行处理,毕竟他还不知道那些火药放在哪里。
如果带着火把下去,点燃了不知藏在何处的火药,那就不得了了。
王则之逛了一圈,他发现这个寨子还算干净,有流动的活水,有专门的排污沟,污水会顺着沟渠流到寨子之外。
等到饭菜做好,王则之吩咐众人吃饭。
听了王则之的吩咐,众人纷纷吃了起来。
吃完饭,王则之组织寨子里剩下的人手,连夜开始清点仓库里的钱货。
这些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离开过故乡。
最后逼走他们的除了天灾人祸,还有苛捐杂税。
他们一路流亡,一路乞讨,每日就是浑浑噩噩的活着。
直到遇到了王则之,他们才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所以哪怕面对整整一山洞的金银财货,他们都没有一人私藏。
他们按照王则之教的计数之法,认认真真的开始了统计。
一时间整个山洞里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
人多力量大,这群人一直忙碌到丑时就把山洞里的钱货统计完毕。
“米粮十万三千石,白银二十一万两,布匹…”
王则之听着这些汇报,表面平静,但是他的内心已经乐开了花。
乱世之中来钱最快的,果然还是抢掠啊。
等到清点完毕,王则之给每人发了一石粮食,一两银子,并且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一个月的月饷。
众人情绪高涨,纷纷欢呼起来,兴高采烈的领了粮食和银子。
其中几个更是不停的用牙咬了又咬,然后用袖子擦了擦开心的合不拢嘴。
在他们领完月饷之后,王则之又把土匪们没穿的新衣服发了下去。
他们一个个得了新衣服,更加高兴的不得了。
只有阿牛愁眉不展,王则之看着眉头拧紧的阿牛问道:“阿牛,你有心事吗?”
“大人,我…”阿牛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看着王则之,嘴巴张合了半天啥也没说,扭头就走。
“站住!”王则之一看就怒了,有啥说啥,你这吊着是个什么意思。
“你可是想要给你妹妹还有老娘要来两套衣服?”王则之看着阿牛把手里的衣服握紧松开,松开又握紧,他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大人,我…”
王则之拍着他的肩膀,冲着寨子里的人们大声说道:“跟着我,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好兄弟,我王则之绝不会亏待你们。
从今日起,我王则之立下规矩,凡随我者皆有粮饷。
凡随我者,皆为义士。
义士,月银一两,粮米一石,十义士为一班,另设一班总,班总月银三两,粮米一石五斗…
具体事宜明日我将张榜公示,请各位拭目以待。”
王则之说完,给了阿牛二两银子,对着他说道:“寨子里都是男人的衣物,你娘和妹妹穿上不妥,但是咱们有布匹啊,花些银钱带着布匹去给她们做一身衣物吧。”
“谢大人,我阿牛今日对天发誓,此生追随大人,鞍前马后,粉身碎骨,永效犬马之劳。”
阿牛得了银子激动的无以复加,跪在地上嘭嘭嘭连磕了三个响头。
他不能不激动,他都不知道娘和妹妹多久没有穿过好衣服了。
他以为这辈子他们都不会有衣服穿了,可王则之只是问了两句话,就给他加了饷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有钱给娘和妹妹做衣服。
“不管有家口的没家口的都来扯布,做些新衣裳。”
王则之站在一张桌子上,大声宣布了一声。
“大人,大人小人是额们村儿最好的裁缝,小人只要一百文钱就能做出上好的衣物。”打杂的人群中,一个小二模样的人,把毛巾搭在肩膀上,搓着手跑了出来。
他是嗅到了赚钱的苗头,他觉得王则之跟那些官绅不一样,所以他就大着胆子试试。
“好,那你就先做一套出来试试,只要大家喜欢,我给你加一两月银。”王则之看着自告奋勇的小二,眼睛一亮,这可是个好苗头,值得鼓励。
这说明这些人当中,已经有人开始信服自己了,这是一种公信力的体现。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您就瞧好吧。”
裁缝小二跑到一个角落里,拿来了裁缝用的一套工具,然后开始裁剪起来。
王则之打了个哈欠,他有些累了,他都好久没有好好睡过觉了。
不过,他并没有去睡,而是拿来笔墨开始写官职,还有每个官职对应的月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