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
第16节

作者: 五十沧桑云和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老夫子的故事,比他的课更有吸引力。故事里的人物,经过他的描绘,都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智慧、岳飞的勇武忠君、杨家将的舍身救国、瓦岗寨的义薄云天……,无不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
  魏和尚年轻的时候是名武师,出家后,更是苦心修炼。和宋老夫子待在一起,两人同病相怜,性情相投,一文一武,可谓相得益彰。
  魏和尚五十上下,是外地人。听他口音,应该是河南一带的。他在解放前就来了章胜村,一待就是二十多年了。至于他为何跑到章胜村这个山旮旯来,就没人知晓了。
  日期:2020-01-27 09:08:54
  第0022章:知青下乡 

  光阴荏冉,岁月如梭,转眼二狗和八女已有五岁多了。
  这几年时间里,八女的大姐、二姐也都先后嫁人了。
  农村人家孩子早当家,在章胜村这样的山旮旯更是如此。过了十五岁,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按照村里“有女不外嫁”的规定,大女嫁到吴家垄,二女嫁去了郝家垸。
  村支书还是章春宝,这些年,他低调了很多。一来,已是做爷爷的人了。年纪大了,想法也不一样了。二则身体每况愈下,当年逼死了宝林,被人打了几闷棍后,脑袋一直晕晕的,嗓门一大就痛得不得了。到医院去检查,却告之什么问题都没有,这让他越发相信是宝林的鬼魂找了他。只是碍于自己村支书的身份,不好对外讲。
  文化***还在继续,现在又多了个“批林批孔”的政治运动。把知识分子彻底打入了泥潭,教书的先生成了“臭老九”。象宋老夫子这样的文化人,想再回到三尺讲台,似乎是不可能了。
  在古代,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不知到了现代,为何竟然将知识分子排在地主、富农、***、坏分子、右派、叛徒、特务、走资派的后面。是愚民政策,还是一个时代的倒退?
  当然,对章胜村社员来说,国家大事不是他们关心的,也不是他们敢议论的。他们考虑的就只有柴米油盐,多挣点工份,把日子维持下去。
  吴胜杰还是副书记,只是把他民兵连长的职务转给了郝连成,让他一人兼两职。
  郝连成也结婚了,老婆是山下的,听说原来还是镇上中学的一名老师。由于他父亲被打成了右派,经郝连成姑父撮合,才下嫁给他的。
  山旮旯能娶到山下的姑娘,在章胜村好多年都没出现过。他们结婚的当天,村里人都赶过来看热闹。结果发现新娘子美得惊艳,直夸郝连成有福气,走了狗屎运。

  今天郝连成陪着媳妇带孩子回娘家了,顺便到镇上接一位下乡的知青。
  知青下乡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伟人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于是一波又一波的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跟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而实际他们在农村真正有作为的,并不多。刚来的时候,还有点新鲜劲。时间一长,受不了艰苦的生活,做梦都想回到城里去。
  章胜村的生活条件比山下更困难,且山高路远的,更没人愿意来。所以好多年,没见过知青下放到村里来。这一次,好像是革委会特别指定一名知青到章胜村来,说要对他进行再教育。
  派到章胜村来的知青叫刘恒,一米七几的个头,身材单薄,一脸的稚嫩,比郝连成要小七、八岁。
  刘恒的行囊不轻,郝连成帮他换手担在肩上,感觉有七、八十斤重,特别是被子里一定卷杂了什么东西,“里面啥宝贝,怎么这么沉?”

  “没什么,就几本日记。”刘恒尴尬的笑了笑。
  也许同是年轻人,而且郝连成也算是个文化人。一路上,两人很快就变得热络起来。
  “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吧?”小年轻有些秘密,郝连成也理解,就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开始转移话题。
  “那倒不是。不过第一次一个人大老远跑到农村来,是头一遭。”说到这里,刘恒脸上隐隐有一丝忧郁之色。
  “农村的生活很艰苦,我们章胜村更是如此,你可要有思想准备。”郝连成以为自己的话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或者引起他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转而给他打预防针。

  “没事,我能挺得住。”刘恒说得很坚定,显然他内心还是足够强大的。
  “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我们那里生活虽然苦点,但社员都很善良,很好相处的。”郝连成转而开始安慰刘恒。
  回章胜村三十多里的山路,对郝连成来说,不知走过了多少遍,自然是轻车熟路。而对刘恒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小年轻,则是高一脚、低一脚。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跌倒了。
  看刘恒这个样子,郝连成坚持让他空手跟着。即便如此,他还是有些跟不上,走得气喘吁吁。
  太阳落山前,终于回到了章胜村。
  按照村里的安排,刘恒以后就留在一队章胜垸,跟社员一起下地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吃、住,是在章富贵家。他家只有四口人,相较其他社员家算是人少的了。

  为此,富贵特地将杏儿、二狗睡的西间房,专门隔了一间出来,作为新来知青住宿房间。
  晚上,郝连成留了下来,陪着刘恒一起吃晚饭。也算是给他接风洗尘,欢迎他的到来。
  桌上,不只有山上打来的野兔肉,还有难得一见的肉食,一瓶白酒。
  野兔肉,自然是富贵从山上弄来的。酒和肉食,是郝连成今天从镇上买来的。
  吃饭时,富贵夫妻俩不让二狗和杏儿上桌,怕他们在吃相太难看。但不懂事的二狗硬吵着要上桌。最后还是郝连成和刘恒说和,小家伙才得以上桌。
  上了桌,二狗的吃相果然很难看,眼睛只盯着肉碗,害得他母亲不时用筷子加以阻拦。而郝连成和刘恒则一个劲的说,“没事、没事!”
  刘恒对富贵特意买来的肉食没什么,对富贵打来的野兔肉倒很钟情。说肉质细腻,而且嚼劲十足。等到有空时,要富贵带他一起去打猎。
  几两酒下肚,刘恒也把他的来历透露了些。他来自北京,刚刚读完高中。本来想参军的,结果政审没通过,就派来下乡了。
  现在城市里,学校还有开课,但只是一个形式。不是去参加文化革命思想教育,就是带上红卫兵袖章到处串联。

  日期:2020-01-27 09:22:38
  第0023章:庄稼地里的学问 
  刘恒是个上进的年轻人。他的被窝卷里,藏着的不光只是他的日记,还有好些书,有马列主义理论专著、社会经济学等等。
  喝了几两小酒,就是躺在床上,刘恒也要看看书,写写心得笔记。他记得上车时,爷爷给他念叨的那一段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所以,刘恒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处境。只有沉下心来,扎扎实实的工作、学习,人生才有可能走出一条锦绣前程来。
  看了一会书,见狗儿和杏儿都睡着了。刘恒打开小木窗,外面更是一片黑漆。想来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黄土地上庄户人家,早就睡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