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温柔盛世——闲话『清平乐』背后的真实历史》
第5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今听李氏这么一说,宋真宗顿时来了精神头,当天晚上便与李氏同床共枕。正是这一夜的露水激情,便让姿色平平的李氏怀了龙种。渐渐隆起的肚腩,既寄托着李氏“母以子贵”的企盼,望子心切的宋真宗也颇为上心。根据《宋史》记载,李氏有一次跟随宋真宗游览砌台,插在头上的玉钗不慎掉落,心里有些不痛快。宋真宗看在眼里,暗自在心中占起卜来:如果这只玉钗能保持完好,李氏必然能生一个皇子。侍从捡起玉钗,果然如宋真宗所愿,并无半点损伤。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洪亮的啼哭声响彻深宫大内,李氏不负宋真宗所望,顺利诞下一名皇子,初名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得知自己终于有了新的子嗣,宋真宗的欣喜可想而知,即便是与大臣议事,他也难以掩饰内心的雀跃之情。当时,时任知开封府的周起正在后殿奏事,看似正襟危坐的宋真宗估计一个字也没能听进去,突然不由自主地问周起道:“知朕有喜乎?”一头雾水的周起登时愣住,满腹狐疑地如实回答说不知道。宋真宗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朕始生子。”话音未落,宋真宗便起身回到禁中,捧出一堆金钱,兴高采烈地赏赐给了周起。

  皇子降生,禁宫内外无不洋溢在欢快喜庆的气氛中,惟独如愿以偿的李氏实在笑不出来,因为在她心中那份“母以子贵”的殷殷期盼,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皇子刚刚出世,便被她的主子刘娥(当时还是修仪)抱走收养(“以为己子”),与另一位妃嫔杨婉仪共同照料。从此,李氏与自己的亲生儿子骨肉分离、形同陌路。
  日期:2020-05-06 20:12:11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刘娥夺人之子,显然很不地道,甚至可以说是恶毒,但别忘了,这事儿毕竟发生在古代,就当时的伦理制度而言,或许不那么合情,却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咱们分成几点来说:
  第一,李氏的身份低微,仅仅是刘娥身边的一名御侍宫女,没有名分,更没什么地位,别说儿子了,就连她自己这个人,作为主子的刘娥都是有权力处置的。
  第二,宫中的众多妃嫔,尤其是颇为宠幸的刘娥,都没能破解宋真宗膝下无嗣的心病,现如今托上天的洪福,终于有了新的希望。于公,这根初生的独苗极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国之君,于私,宋真宗对刘娥可谓情深意切,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分析,都应该着眼长远、顾全大局。因此,由刘修仪收养为己子,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安排。
  第三,李氏姿色平平,当初能引起宋真宗的注意,不过是“肤色玉耀”而已。宋真宗一时无心插柳,虽然结下期盼已久的硕果,但李氏也只得到一个“崇阳县君”的封号而已,并没有藉此跻身妃嫔之列。从李氏的名下夺走皇子,宋真宗当然是知情的,而且非常赞成。对此,李氏的内心虽然不太情愿,但也无可奈何,一直保持沉默,并没有半句怨言和异样之举。(“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

  第四,刘娥对待李氏,并不像民间文人编撰的传奇故事那么恶毒,既没有刻意压制,更没有伺机陷害,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宋真宗依然宠幸刘娥,但并没有从此将李氏淡忘。后来,李氏为宋真宗产下一女,并加封为才人,跻身第五等妃嫔,此后又晋升为第二等的婉仪。宋仁宗即位之后,已经是皇太后的刘娥封李氏为顺容(与婉仪同级),后又加封宸妃(第一等),并派刘美(也就是刘娥的前夫龚美)寻访到李氏的弟弟李用和,“奏为三班奉职”,一个在社会底层靠凿纸钱为生的草民就此步入仕途,或许算是对李氏的些许补偿吧。

  第五,如果当初呱呱坠地的皇子没有被刘娥抱走,而是由他的生母李氏抚养,很难说是否还会有后来的宋仁宗赵祯。毕竟宋真宗先前的五位皇子,没有一人存活,李氏后来产下的女儿也不幸夭亡。刘娥将他收养为己子,虽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但日常照料得不可谓不细致,史载“抚礼甚至”,包括在身边服侍的仆从,也都是尽心尽责,“皆择谨愿岁久者,旦夕教其恭恪”。对此,宋真宗颇感欣慰,时常念叨说:“皇后所行,造次不违规矩,朕无忧也。”还有贴身看护皇子的杨婉仪(后来加封淑妃),对这个寄托着王朝未来的小生命也是关怀备至。她与刘娥私交甚笃、情同姐妹,照顾小皇子更为用心,史载“凡起居饮食必与之俱”,“恩意勤备”。在年幼的小皇子眼里,动辄用礼法约束他的“大嬢嬢”刘娥如同严父,“通敏有智思”的“小嬢嬢”杨婉仪则如慈母,虽然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但他确实得到了双倍的关爱与呵护。

  日期:2020-05-07 12:27:46
  小皇子没有重演五位兄长早夭的悲剧,得以顺利地健康成长,并在将来继承了大统。皆大欢喜的场面,既得益于刘娥、杨婉仪两位“母亲”的悉心照料,也是他自身强大的免疫功能使然,这又牵扯出一个流传甚广的传闻:宋仁宗赵祯是四处云游的赤脚大仙转世。
  还记得吗,李氏跟宋真宗闲扯胡编的时候,曾经说梦见一位身披羽衣的仙人从空中落下,声称是下凡来给李氏做儿子的。尽管没有明言下凡的仙人是何方神圣,但《挥麈后录》紧接着又说,这位小皇子在幼年时最讨厌穿鞋袜,经常光着脚四处晃荡,“宫中皆呼为赤脚仙人”。另据《贵耳集》记载,宋真宗因为久无皇嗣,怀着无比赤诚的渴望延请方士作法,祷告于上苍。玉帝获悉之后,特命赤脚大仙下凡。赤脚大仙面露难色,不肯领命,玉帝又允诺“遣几个好人去相辅赞”。此后不久,李氏果真产下了皇子。

  尽管此等离奇的传闻不足为信,但宋仁宗赵祯向来内火旺盛,当是不争的事实。据说,他只有在升殿的时候才会穿上鞋袜,“下殿即去之”,长年累月打着赤脚过活,而且“四时衣夹,冬不御炉,夏不御扇”,更加映证了坊间的猜测与幻想。后来,民间文人更是将这个传闻写进了一代奇书《水浒传》,从而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按照《水浒传》的讲述(通行本没有这一段,仅见于金圣叹批评本),宋仁宗赵祯正是上界的赤脚大仙转世,他刚刚出世的时候,昼夜啼哭不止。宋真宗无计可施,只好四处张贴黄榜,悬赏医士来想想办法。这事儿被天庭得知,遂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个老叟揭了榜。入得宫中,老叟抱起小皇子,附其耳低声说了八个字:“文有文曲,武有武曲。”小皇子听得此言,果然不再哭闹,老叟登时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传说终归是传说,身为宋真宗膝下的独苗,小皇子的成长之路并没有多大的悬念。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岁的赵受益被封为庆国公,次年晋封寿春郡王(六岁),此后又兼中书令(八岁),领建康节度使、加太保、封升王(九岁),群臣盛赞他“性聪悟,好学乐善,孝谨弥笃,迥然老成”。
  经过这一系列的铺垫,在赵受益晋封升王之后大约半年,群臣三次上表,恳请立皇太子。天禧二年(1018年)八月,几经谦让的宋真宗正式下诏,册立赵受益为皇太子,按照太宗朝传下来的惯例,改其名为赵祯,并大赦天下。有意思的是,为册立太子撰写册文的,正是当初驳了宋真宗的面子,拒绝为立后起草制书的文坛大佬——杨亿(时任秘书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