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就是小说里意淫的玩意儿,想不到竟然真的在自己身上出现了。
可见网络上宣讲的那些时空旅行者并不是空穴来风,自己这不就成了时空旅行者了吗。
既然已经确定重生了,说什么都没卵用了。
当务之急是该考虑一下重生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了。
既然重生了,而且脑袋还没受到什么影响,那么就应该凭借大脑里保留的各种知识和见闻好好规划一下这一生的路子。
可惜,脑子里刚想回忆点什么,眼皮却不争气地合上了。
他太困了,昨天从家里出来到现在他几乎就没合过眼,否则也不会站着睡觉。
现在有了坐的地方,大脑自动地就发出了休息的命令。
他趴在面前的小桌上,进入了巫山云雨的梦幻里...
下午一点,火车进了北晶站。
睡眼朦胧的万帆打着哈欠下了火车,按照便签上的路线介绍,坐地铁一号线到石景山站下车。
出地铁站向东沿着一个天然公园中间的一条公路走,这个公园依稀记得好像叫玉渊潭什么公园。
走了大约三四百米就看到坐落在公园一侧的石景山招待所。
当时的石景山招待所是个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的老式建筑,土了吧唧地立在这个公园外侧。
万帆在路边停下见左右无人的时候,从挎包里取出钱,把其中的五百元折叠一下塞进皮鞋的鞋垫下面,只留下了另外的二百元。
做完这一切他才一脸颓废地走进了石景山招待所。
“小姐!我是到《当代文学》报道的。”
橱窗里的女人足有五十多岁,按照民间传统万帆应该称呼对方为大妈才是最正宗的叫法。
但是万帆依然叫人家小姐。
当年他就是根据年龄管人家叫大妈被对方好一顿的抢白,就差没动手揍他了,弄得他一头雾水。
过后有人告诉他在北晶不管女方多大都要叫对方小姐。
当时似乎这称呼毫无违和感,但谁想到没过几年小姐的称呼就变了味道,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
虽然都是服务业的称呼,但是服务性质却南辕北辙。
就是不知道几年后当小姐的称呼变调的时候,北晶的女人还会不会坚持让别人称呼她们为小姐?
那可就有乐子了。
五十多岁的小姐头不抬眼不挣就说了两个字:“二楼。”
这和万帆的记忆吻合,上一世这次笔会报到的地方就在二楼。
万帆来到二楼,在一个门口贴着《现代文学》编辑部笔会报道处的房间门口停下,经过短时间的酝酿,然后来到门口敲了敲敞开的门。
屋里有一男一女在端坐在办公桌的两端,此时都扭头看着门口这个一脸悲伤痛苦表情的青年。
那个男的大概有五十多岁,头发有点秃顶,万帆依稀记得他好像是叫童夏宇,是《当代文学》的一个编辑。
另一个女的是一个二十八岁的少丨妇丨,她是北辽省锦州人,大学毕业在北晶安家落户,她的名字叫陈亚军。
这个万帆记得清清楚楚。
毕竟《当代文学》编辑部就这么一个女编辑,虽然模样只能算中等,但是身材相当不错。
而且此时她好像结婚的时间不长,身上洋溢着少丨妇丨那种半生不熟的韵味。
这是万帆能记得非常清楚的主要原因。
这次笔会为期一个星期,正式的笔会开始时间是七月三十一号到四号正式结束,五号就各自打道回府。
现代文学杂志社每人要收费三百元的报名费。
这三百元报名费不含学员的食宿和饭钱,只包含一次到八达岭十三陵旅游的车费和门票钱。
在九一年三百元虽然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万帆那时在北辽南部一个小县城红崖县一个生产电动机的工厂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才二百多元。
当年报道的时候有个南方的青年一到报道处就说自己在火车站被掏了包,因此他就没有交那三百元钱。
起初谁都以为他真的被掏了包,但是万帆却注意到这货不愁吃不愁喝,临分别的那天这货还请了包括万帆在内的几个人吃了一碗拉面。因此万帆断定这货是撒了个弥天大谎。
现在的万帆直接就把那家伙的套路拿来用到了自己身上,在进入这个报道办公室的时候还拿出了一脸痛不欲生的样子。
这可不是给首都抹黑,那时候北晶站确实有掏包的,而且还相当的多。
不过万帆也没说钱被全部掏光了,而是把剩余的两张百元钞拿了出来。
“要不是这二百元在我书包里的这个大本子里夹着,估计我就得从北晶走回北辽省了。”万帆在沉痛中诉说了这两百元能够幸免于难的原因。
那意思是如果你们连这二百元也要,那我就得走回去了。
这点钱别说交报名费,也就堪堪够他在北晶这七天里吃饭住店和回家的车票了。
那一男一女面面相觑了半天,最后说要往上面反映一下。
他们似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他们往上面怎么反映万帆就不管了,反正再反应他也是没钱。
现在该去开个房间了。
既然被掏包了住好房间就住不起了,总不能让编辑部的人说你都丢钱了还住好房间吧。
万帆开的是石景山招待所最便宜的地下室,四块钱一天。
他一次性地交了五天的房钱。
他知道在这里就能待五天,到了八月五号他就启程回去了。
地下室六张床,万帆是第一个来这儿的,因此占据了最里面靠墙角挨着气窗的床位。
气窗紧挨着棚顶,大概有十五公分宽和外面的路面平行,站在气窗下能看到外面走过人的腿。
万帆非常希望能有穿裙子的人经过,那样他就可以一饱眼福了。
这个想法有点阴暗且兼顾无耻。
可惜气窗可能离路远了点,别说穿裙子的就是穿裤子的也没看到一个。
这是当代文学本年度举办的第二次笔会,第一次笔会是在五一,据说全国各地有三百多人前来,他们赚了不少钱。
因此就又举办了第二次。
通俗点说他们就是利用文学青年对作品要获得名家的指点和得到发表机会的弱点举办的圈钱活动。
八九十年代文学青年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有想成为作家的热血青年。
现在在万帆的眼里看来这些文学青年就是一群身上长满羊毛的羊,当然自己也包括在内。
但你还不能说《当代文学》是骗子,这个《当代文学》和那本著名的《当代》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路归路桥归桥,风马牛不相及。
《当代文学》还是真的邀请了一些真作家的,也确实有一本可以公开发行的刊物,不过是不定期的刊物,一年刊发五期六期是它,三期两期也是它。
他们不是骗子却很不正规,所以万帆觉得骗一回他们也不为过。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他们说不行,那他就准备在北晶自费玩两天然后就回家,把上一世来没去过的地方都去看看。
上次来他去过颐和园,去过八达岭还去过石景山游乐场,再就是去了一次大栅栏。
这一次他准备去北海公园和潘家园香山去看看,如果有可能他也准备去故宫玩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