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潘家园去他可不是为了去掏弄什么东西,他对古董一窍不通,就是有真品送到他鼻子底下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他也是就准备去看看热闹,看看大名鼎鼎的潘家园到底是什么样子。
万帆报道算是早的了,但不是最早的,已经有五六个人来报道了,但没一个是住地下室的,他们都住在一楼二楼,一楼二楼的房价是六元钱一天。
从下午到晚上八九点钟,不断有来报道的人。
这些人是真的来自五湖四海,最远的是南云省大理来的,人数将近一百人。
这一百多号人里,北方三省加内蒙的作者仅仅有四人,北辽两人,林吉一人内蒙一人。
北辽这两人里万帆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来自营口一个据他自己说是开涂料实业的老板。
这话估计是放空炮。
因为这货上一世有一次几人在石景山游乐场一个饭店里AA制吃饭,这货让万帆给他垫了十五块钱,这货到临走也没吱一声。
万帆也没好意思就开口要,就这么吃了一个哑巴亏。
这一世这种事情是肯定不会发生的。
那个林吉的作者和万峰的年龄相仿,人长得又黑又瘦,他随身带来一个厚厚的本子,本子上是他写的一部大概有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
万帆还看了几眼,属于那种颓废流的作品,就和十年后那个叫木绒学村的网络写手写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风格一样,看了让人有去死的心思。
这种作品万帆认为除非是到网络上去,否则这辈子也别想出版。
不对!那个木绒学村貌似就是林吉的,这货该不会就是将来的木绒学村吧?貌似年龄也差不多。
这货一到北晶就东找人西找人的。
万帆把他归类为脑袋水分有点过多那一类的人,如果这货不是他一样住在同一间地下室,这一回他还真不准备和他有什么交集。
虽然上一世万帆和这些作者在一起待了近一个星期,但萍水相逢后真正在脑海里留下印象的不过三个两个而已。
其中一个叫张欣的女孩还是给他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张欣来自南湖省竹洲市,一个十八岁天真烂漫的女孩,是个写诗歌的。
万帆看过她一首发表在当地报纸上的和什么迦太基有关的诗歌。
当时万帆对她还是颇佩服的。
但如果换到现在怕是要出言嘲讽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迦太基是个人还是个国家的名字估计她都分不清楚,这不是扯犊子吗。
她给万帆留下印象可能她是这一百多个到会的作者里为数不多的几位年轻女性。
这次来的一百多人里,女性作者大约有二十几位,其中年轻的不超过三位。
除张欣外另外两位年轻女性都是戴着眼镜,一副身上全是仙气不理凡尘的高傲模样。
其实根本用不着摆这个谱,能到这里来的人本身的处境都差不多。
说这些人是作家吧你还没达到那个阶段,充其量也就属于文学爱好者。
都在当地县级市级的报刊上发表过有数的几首作品,高级一点的可能在省一级报刊上发表过作品。
至于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作品几乎凤毛麟角。
都在这一个档次混,万帆认为还是不要拿出谁比谁高一头的样子好。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别看这些文人们表面上互相吹捧,其实骨子里都是谁都看不起谁,这才形成了文无第一的局面。
与那两位不沾凡尘气息的女作者相比,张欣无疑接地气的多,她非常的活泼和谁都能混到一起。
因此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给万帆还是留下了印象。
至于其余的女性,从北晶回来不久他就连对方姓什么都忘了。
上一世的张星在这里笔会期间还闹出了一场绯闻。
具体哪一天万帆记不住了,不是八月三号就是四号的晚上。
《当代文学》编辑部的一个男编辑把张欣不知道带到什么地方去了,晚上一点多才回来。
期间发生了什么无人知道。
万帆所住的这间地下室里一共有六张床,万帆可能是这间地下室房间里的第一个顾客,因为其它的床连一点有人的痕迹都没有。
不过很快陆续就有人住进来了,其中有三个和万帆一样是到《当代文学》杂志来开笔会的。
其中一个就是林吉那个叫郝小北的作者,另一位是个来自华国中部某省叫郑奇的中年人。
最后一位是来自桂州的老年作者。
他叫刘语堂,态度非常和蔼的一个老作者。
也是这一批来参加笔会实力最雄厚的作者之一,他在桂州地区发表过上百篇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
说这些作者谁最有资格称是作家,刘语堂不出声其余的都的省省。
当年万帆可是向他请教了不少关于文学方面的问题。
这期参加笔会的住地下室的还有一个女作者,她就住在万帆这间房间的隔壁,对这个女作者万峰更是有印象了,她叫何曼玉,虽然已经到了徐娘半老的阶段,但是打扮时髦,眉目流光。
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怎么说呢,就是骚气。
这个女人看人都是斜着眼睛看,但也不是看什么人都这样看,看男人是这么看的,看女人就正视的多。
这个女人在弄明白万帆也是作者后对着万帆就张了一个眼幔。
尽管万帆有了心理准备,但依然被这个女人电的哆嗦了一下。
上一世他对男女之间的狗撕咬还不太懂,对这些男女之间的这些性暗示根本就不太懂,因此这个女作者对他抛的眉眼等于全扔水里去了,还是没溅起一点涟漪的那种。
可现在万帆懂了,虽然心理已经成熟但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那女人看到万帆的窘态就哈哈大笑起来。
这笑容非常的有蛊惑力,动人心魄,是那种男人听了心里抓耳挠腮的那种笑。
这个女人可不是一般的女人,是那种胆大包天的女人。
上一世就是在这间地下室,某天下午一点左右,她和郑奇就蒙着被子白日那啥,完全不顾忌别人的感受。
不过当时这间屋子也没别人,也没啥可感受的。
到这里住宿的人几乎都是来办事儿的,他们大白天几乎都在外面,不到晚上不会回来,这就给了郑奇和何曼玉扯蛋的机会。
万帆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凑巧在外面闲逛回来,百无聊赖之际想回屋子休息一会儿。
一推门,里面插着隐约还听到了一些儿童不宜方面的声音。
几分钟后,郑奇慌里慌张的把门开开,万帆就看到了正在整理裙子的何曼玉。
而何曼玉似乎根本没当回事儿,该吃吃该喝喝,过后看到万帆还意味深长地笑。
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
万帆下定决心离这个女人远点,自己怎么说现在都是小鲜肉,被她啃了可特么亏了。
当天晚上笔会报到结束后,第二天笔会就正式开始了,首先是请来了北晶当地的一些作家讲课。
在这一点上《当代文学》做的还是有些良心的,起码真的请来了几个作者,像有个叫张同武的作家,学生的课本里还有他的文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