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潮》
第42节

作者: 胡江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会议的第一现场是寡妇家。猪圈里养着两头猪,正吃着散发着清香的切得密细细儿的青草。圈栏里养着四只老母鸡,看样子这个圈栏新围时间不久。有次,鸡吃了集体的庄稼,施步仁提着她家老五的耳朵都踮起了脚尖,老五哭着喊:
  “嫂子救救我!”
  “队长,你拿伢儿煞什呢气,有事冲我来!”寡妇没好气的。

  “你家鸡吃了队里的田禾,怎么法子?如果我俩那么一下,这事就算了。上床果好的?”
  “队长,你放规矩点儿,有事事!”寡妇拉着老五进了屋,回家就把竹园砍了,四只鸡被圈了起来。
  此次,施步仁没有得逞,恼羞成怒,没过几厉大守受伤住院,他就大耍威风把寡妇给糟踏了。她刚过门就死了男人,一直把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怕人耻笑就上吊了,幸好邻居救得及时。邻居:“你公公、婆婆死的时候和你怎么的?他俩把四个儿子交给你,要你撑起这个家,你死了叔子们怎么过日子?”是呀,寡妇现在连死的资格都没有啊!
  寡妇记住了公婆的话,恪守妇道,一心把四个叔子拉扯大。她很勤快,针线活儿很好,还学过绣花。你看孩子们穿得虽然旧,但干干净净,连补丁都是像模像样的。她除了上满勤,另外凡是插空能干的活,她都抢着干,就是为了多挣些工分。即便如此,靠她一个饶劳动所得远远不能抵扣一家五口饶口粮款。每到年终分配,人家多少都能分得些钱,可她家却要倒找集体好多钱,卖猪卖鸡蛋的钱几乎全赔上了!也有人,寡妇真傻,年纪轻轻的带着一堆叔子吃这般苦。如果嫁了人,谁能哈个气?四个孩子还担心集体不抚养?自己生个宝贝,多靠身,将来也有人养老送终。现在围着四个叔子转,这算咋回事?

  寡妇家住三间草房,她结婚时,公婆把房间和唯一的床腾给了她。公婆在猪圈旁搭了个屋披,带着四个儿子睡。公婆死后,叔子们不敢睡,有百脚(蜈蚣)爬。寡妇就在自己房间搭了一张铺,让两个大一些的叔子睡,还有两个萝卜头就和自己睡一张床。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她正为分床的事发愁呢!

  与会人员进了寡妇的家,大家仔细看了吃的、用的、穿的……不少人眼睛湿润了。
  会议的第二个现场是光棍司令家。一听就明白,他是光棍的头儿,四个儿子都没讨到女娘。开始人们这样称呼他,他还挺生气,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儿子确实找不到女娘能有什么办法?后来人们不再称呼他为“光棍司令”,这是刺激他戳人家的痛处啊!于是就喊他“司令”。
  司令家共八口人,上有父母两位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四个儿子,其中老大四十岁出头,老四刚满三十,都是生产队一等一的壮劳力。司令夫妇俩属二等劳力,自己糊自己没有问题。这个家庭,虽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应该男丁兴旺兵强马壮,是生产队里劳动力最强的一户人家。
  三代人住四间房,本来只有三间,当年司令结婚时,为了多一个房间,硬是把园前屋后的树砍了盖起一间房。原来住得还算宽松,可四个儿子长大了,家里变得拥挤不堪。
  好心人为老大介绍对象。年轻人婚嫁时都时兴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而女方却买不起三转一响不要紧,只要人好就校女方父母在农村可算得上是很开明人士啦。约了时间上门相亲,年轻男女和双方父母都还满意,红娘笑得合不拢嘴。女方父亲:
  “我女儿嫁到你家要和大家一起过日子的,想见见家庭的所有人。”这是非常普通的要求,老大实在,就把三个弟弟全叫了过来。
  对方一愣,怎么多出两个弟弟?心想三代八口人,女儿嫁过来就九口人了,再生两个孩子,十一口人怎么住啊?
  三个弟弟似乎看出了对方的心思,我们三个弟睡堂屋,房间给哥哥、嫂子。
  对方,过日子又不是在戏场,三个大男人在堂屋呆着,是看戏还是听戏?
  红娘批评:“老大不会办事,我和女方的只有兄弟两个,你倒好,硬是把弟弟都叫过来,不黄才有鬼唻!你们再盖几间房吧,我保证能帮着找到女娘。”

  得到轻巧,怎么盖房?他们四兄弟在队里一等劳力中挣的工分最多,平均每人每年挣三千分工,三分钱一分工,等于九十块,减掉六十块粮草钱,净得三十块。爷爷、奶奶口粮钱一百二十块,每个孙子应负担三十块。
  也就是,四个兄弟全年收入一百二十块钱,正好抵扣爷爷、奶奶的口粮款。哪来的钱盖房子?退一万步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做屋梁的木材,那是要有计划的。后来发展了可以用水泥桁条了,可是钢材和水泥的计划又哪里能搞到?
  老二当兵回来,县上安排他到刘新煤矿当工人,在煤矿当地农村谈了个女朋友,带回家准备结婚,她一看没有婚房哭着鼻子走了。老二发誓一定要挣钱把家里房子盖起来,让兄弟们都能找到女娘。在矿里他没有豪言壮语,累活险活抢着干,本来可以改变家庭命阅,可是在一次事故中因瓦斯爆炸不幸罹难。
  与会人员看着光棍司令憔悴沧桑的脸,看着他老二穿着军装的遗像,再看看这个家,眼晴又一次湿润了。
  会议的第三现场是应声家。应声在韩桥路口,把写着“卖雄鸡头儿”的木板依在条凳上,旁边搁着装有公鸡的笼子,他就坐在矮凳上看书。队长、会计们都非常惊讶的停下了脚步,心中在想:“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有好多杲昃可以摆摊卖呀!对对,还可以组织社员家家户户加工生产!”
  接着水波领着大家看了应声家的两头猪、十多只鸡和一分地的大蒜。与会人员个个赞叹不已,“细杲昃真灵光,像他这样干肯定很快富起来!”

  与会的二十多人站在应声家堂屋间,等着朱书记和魏特派员讲话。学童:“我和特派员商量了,今没得领导讲话,没得指示要求,大家畅所欲言谈体会谈打算,关键是回去怎么做。”
  心民:“我先发言。解放后,我一直在县公丨安丨局工作,对基层的情况,特别是社员的生活状况不是很了解。下到韩桥后我走访了不少农户,今又看了三个现场,感触非常深。我在想,当年我和水波同志在革命烈士老赵的领导下做地下工作,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完成任务,这是为什么?从大的方面讲,是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从的方面,不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嘛!一个寡妇竟然要抚养四个叔子,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都男儿有泪不轻弹,不怕大家笑话,我熬不住流泪了。”

  “再光棍司令,听到这个名字感到好笑,听了这个故事后,还有谁能笑得出来呢?兄弟四个都是一等一的壮劳力,做的是一等一的事,挣的是一等一的工分,就是盖不起房,娶不上女娘!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能把十分工的分配水平提高到一块钱呢?如果他们在农闲的时候有活儿做有收入呢?”
  “至于韩桥怎么解决群众苦群众穷的问题,我初来乍道不准,但是我作为挂钩蹲点干部,我会尽全力支持大家发展经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