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潮》
第55节

作者: 胡江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会计对自己的女娘太了解不过了,她是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让她知道了自己偷偷的无中生有的写人民来信揭发别人,肯定不会饶过自己的。便:
  “女娘你去忙,留特派员吃中饭。”
  女娘起身欲走,特派员拦住她,一起听听,出出主意吧。
  特派员对会计:“我问你,这封信是你写的吧?都是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吧?你被公丨安丨局抓了,你父母和女娘晕倒了,谁送他们去医院,谁给的钱?是何水波!谁从公丨安丨局保你出来的?还是何水波!如果把你多年来,给人家多记工分和自己捞的好处加起来,数字不比厉大守吧?水波认为你与厉大守、施步仁不同,本质不坏,是想挽救你,才把你保出来的。你倒好,反咬一口,污蔑水波以权谋私,唆使拆迁户出来闹事,市场建不起来,对你家有什呢好处?”

  他女娘提着会计的耳朵:“你果是人?还害水波!”
  心民:“我走了,好好想想吧!”
  这才出现了会计找水波陪礼道歉的事。
  春节临近,厚强和进炎打工回乡。众辉想着趁老同学回乡的机会,约韩桥的五个好朋友聚聚,除了交流感情,也想让外地的同学摸摸市场行情。看来,众辉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料,什么场合都能与生意联系起来。
  应声、一芳十分赞同众辉的提议,但是应声认为不应该去饭店,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他对众辉:
  “聚会就放我家,我们五个人闹翻了也不影响别人。我和一芳负责做菜,你负责通知厚强和进炎。”
  “这不,还没有结婚就成两口子啦!”众辉似乎有点酸酸的。

  “追你的女伢儿一大堆,挑花眼了吧?”一芳反唇相讥。
  “你也得抓紧啊!”应声认真的。
  一芳忙了一桌子的菜,哥们儿几个都赞不绝口,夸一芳能干,应声有福气。一芳给大家都斟满了黄酒,准备开吃,而应声不见了。
  应声看到满桌子的酒菜,不禁想起了父母,想起了耿会民叔叔,不知道他们过得怎样?又仿佛看到他们五个伙伴围在这张桌子旁喝神仙汤,看到了众辉、厚强冲向前台“坟场搭椁是我干的”……一件件一幕幕,难以忘怀!

  “应声,应声……”一芳、众辉、厚强和进炎齐声喊。
  “我在这里!”应声洪亮的答应着从韩桥中央走来,他一扫刚刚的多愁善感,手指着空地兴奋的告诉大家,“那一片已经顺利拆迁,即将兴建市场,只等施工。到时候一个个、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水泥板摊位就展现在商户面前,上面盖上茅草顶,雨雪也可以交易,游牧民式的地摊市场将不复存在。”
  厚强和进炎在建筑工地做工,也学了一些本事,像这个铺地搭棚的事,对于他们来是菜一碟。他俩答应趁着春节回来,义务帮忙,应声好不开心。
  众辉虽然在公社放电影,可是经营猫匾的活一点没有少干,他利用放映的机会,认识了一批经纪人,自家生产的猫匾不够卖,还从市场采购转手卖给经纪人。他经常带着经纪人逛地摊,深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对应声的市场建设计划颇为赞赏。

  聚会结束,众辉踉踉跄跄的回到家,晕乎乎的就上床睡了觉。学童一边帮他脱掉鞋子,把他身子往床里边挪了挪,一边嘴里咕囔着:“如果将来猫匾滞销了,做什呢杲昃好呢?”
  众辉像在梦话:“放映机,绣花机,一片空地真滑稽。”
  “绣花机?机器能绣出花来?”学童听了众辉的梦话寻思起来,也兴奋起来,对呀,有技术的手工绣,没技术的用机器绣。
  学童为他盖好被子并轻轻的掖了掖,众辉微微的打起呼噜,进入了梦乡。
  他梦见自己站韩桥地摊市场旁边的那片刚拆迁的空地上。
  上群星灿烂,地上人声鼎沸,他正在为乡亲们放电影。观众散去,地上顿时拔起一座巨大的房子,比公社会堂大几十倍,好不壮观。
  两个穿着荷花绣服的姐像仙一样站在他面前:“老板请这边来。”他进入了巨大的房子。哇噻!无数的玻璃柜台,如云的荷花姐正在向客人介绍她们的绣品。
  工人给装了一板车的床上用品,姐指着板车:“先生您的货。”众辉拉着板车上了韩桥,可是在桥坡上一上一下的上不去。应声大喊:“众辉,我来帮你推!”应声的喊声让他一觉醒来。

  众辉发现自己没有脱外衣就睡了,知道是聚会喝了不少酒。他感觉有些渴,便咕咚咕咚像牛饮水似的喝了一大杯水。他望了望窗外,已透出亮光。
  刚才清晰逼真的梦又在他脑海中翻腾,韩桥边的那片空地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他嘴里喃喃道:“走,去看一看!”
  他站在韩桥旁边、江海河畔的那一片空地的中央,仰深深呼吸着有些寒意但很清新的空气,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旭日的光芒洒满他周身,洒满这片空地,洒满韩桥和江海河,他似乎感到自己将要在这片土地上大有作为……
  梦境中,“在这里放电影”的情景提醒了众辉。这块空地,在破土动工前真可以放几场电影,让韩桥人热热闹闹过大年。这是韩桥开辟地从未有过的大好事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不开心?
  他拿出了一个放映方案:初一到初十,五部影片轮流放映。韩桥和巩固大队各包两场,群众各出五分钱,如果群众不愿意,他宁可自己掏钱也得干。
  办好事可没有那么容易,既要公社放映队同意,还要两个大队的领导和群众支持。放映队批准的事,他很快就谈妥了。接下来,就看两个大队了!
  他是学童书记的儿子,直接找书记合适吗?不行,还是找水波主任吧。他又想,这事水波还是得向父亲汇报才成。他总感到心中没底,不能贸然行动。
  做好事也得讲究方法呀,应该先去和巩固大队商量,再按照巩固大队的方案,和韩桥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啦!

  他来到巩固大队,书记很热情,侃侃而谈,首先感谢韩桥大队带动了巩固大队群众致富!
  原来,巩固大队的这位书记,就是当年在韩桥踢翻应声鸡蛋的被群众称之为“蓝衬衫”的人,群众围住他不依不饶,他赔了五角钱气鼓鼓的走了,总想找机会报复一下。
  他当时是巩固大队治保主任,割资本主义尾巴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他拔过群众的瓜,倒过群众的树。
  他在他们的地盘上,想报复韩桥大队去摆摊的群众,而割了自家大队社员的资本主义尾巴,公社书记在大会上点名批评巩固大队,不教育、不引导,粗暴没收群众的东西,恶化了干群关系。可是,割资本主义尾巴,是上面的事,为何不肯定,光批评?他百思不得其解。
  没过几在公社开会,他恰巧和公社书记在一起解。

  “鬼是哪个大队的?”
  “巩固的。”他回答公社书记。
  “哈哈哈,你就是那个没收群众地摊上杲昃的治保主任?有干劲有闯劲,但是方法不对呀。你要到群众家里去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资本主义尾巴,不是走马看花从家门口过一下,要看吃啥住啥穿的啥,还要知道群众想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