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她妈妈让她爸爸往店里送点东西,然后,她爸爸在匆匆忙忙往学校赶的路上,闯了红灯……他骑着单车,被一辆运沙子的车撞了。进医院的第五天,宣告去世。此后,就是那兰心蛋糕店最久的一次关门,师傅说,她都想不起来是半年还是多久,反正长于半年。“
”那韩菲呢?“
”她自那之后,成绩出现了波动,从班级状元跌了十来名,最后去了东江师大。大学四年,她没有回来一次,除了弟弟生日给弟弟打电话,从来不主动和家里联系。毕业后,她回来成了一名景风小学的老师。半年后,她们家那片拆改,动迁到现在的芳园,除了分到现在这套房子,还有一笔现金,她妈妈把这笔现金给她交了首付,因为她几乎不回家住,所以干脆帮她在外面买了套两居室。她在供那套房子的同时,包办了韩栋那几年的读书费用,韩栋成绩也一般,需要交朋友结友,读了个大专院校,半路学了摄影,现在也以此为生。韩栋在没读大学之前,也多住在姐姐那边,因为妈妈开店,除了面包糕点,很少能按时按顿给他做饭,反倒姐姐那边可以。“
“哦。”
陶青子没再说话,颜影影也基本上把所知道的都说完。她打开了车里的音乐,是钢琴曲。
在车里放古典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真正癖好,要么就是车主真真不靠它来提神,是真真有心思在驾驶之中去选择心情的渲染——这样的车主,一般少有疲累的驾驶,车不是她奔忙劳碌的脚,而只是她轻逸生活里的伴。
“青子,你不去哪了吧,我真接送你回家?”
“嗯,谢谢姐。”
“怎么客气起来了。”
“姐,所以,韩菲其实是恨那个蛋糕店的?“
”应该吧。“
”或者说爱和恨都说不清。“
”嗯嗯。“
”我好像懂今天这饭的意思了。“
”你干嘛突然沉重起来了?“
”没有啊。“陶青子冲她笑笑:”不过,这店,你还是要好好开起来。“
”要的。你也帮我想想。“颜影影凝视着前方:”除了留住师傅,留住兰心菠萝包,留住街坊老客,新的兰心蛋糕店还不能因循守旧,我要让它有更好的生命力,唯有这样,才不负师傅。“
”还有韩菲姐。“
”嗯。“颜影影吁了一口气,转头看看陶青子:”你确定不来和我一起吗?“
”我来了,你老公……杨总怎么办?“陶青子打趣道。
颜影影又转头看了看她,轻轻一笑,没说话。
陶青子很敏感,只觉得自己脸上一热:”我不是说自己有那么重要,让杨总离不开哦,姐别误会,我……“
”行啦,这也要解释,都快不像你了。“
陶青子只好什么也不再说。
颜影影像是在自言自语:”想想,韩菲韩栋姐弟俩是真不容易,父亲突然离世,对那时候半大不小的他们,真的不简单,当然了,与此同时,师傅就更难。这世道啊,没有谁是容易的,和他们相比,我怎么就那么矫情。“
见陶青子没言语,她又补了一句:“青子,你说对吗?再怎么说,我们的亲人都在,就算在外面有多难,转个身回家去,我们的父母都还在,这就很好,对吗?”
陶青子看着窗外,连连点头:“姐,你说得对。”
“青子,我想好了,这个蛋糕店,我要把它当自己最后的事业来做,你也帮我想想,怎么让兰心蛋类糕在与众不同的同时,还能与时俱进,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陶青子依然看着窗外:”嗯,好的,姐。“
颜影影却听出她的声音有些不对,她很快把车停下来:”青子,你怎么啦?“
陶青子没有回应她。
她抓着她的手臂,用了点力往自己这边拉。
陶青子只好回过头来看她。
她看到陶青子已经泪湿了眼睛。这有点把她吓到了,在给陶青子抽了张纸巾的同时,幽幽地问道:”你,这是怎么啦?“
”姐,我没什么,只是,想起了我爸爸?“
”怎么啦?到底,你跟姐说说。“
”我爸爸走时,我在读大二,等我回到家,他已经入殓,我没能见上最后一面。那一天,我都疯了,我要把那棺材掀开,但我舅死命把我抱住。后来,我舅说,我爸爸走时很好,就跟我记忆里最好的样子一样。“
”这……“
”但我知道这不可能,我知道我舅是骗我。“陶青子哽噎着,颜影影又抽了张纸,伸过去要拭干那已经湿了的脸。
陶青子没让颜影影撞到自己,她快速接过颜影影手里的纸巾,转头,看着她:”因为,我爸是在在建筑工场上去世的,当场身亡,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颜影影惊呆了。
车里又一阵沉默,除了陶青子用纸巾撸鼻子的声音。
”姐,我在这里下吧,反正也不远了。“
”你别动,我送你。“
”不了,我下车走一走。“
”青子,你没事吧?“颜影影不忍深问她的伤心往事。
”没事。下车走一走。“
”那行。你小心些。“
”嗯,我们都小心些。“陶青子下车之前还是冲她笑了笑。
陶青子在街上自顾地走,有些恍惚,更有些旁若无人。这街道,这街巷,这些巷口,其实她都很熟悉,熟悉到周遭的公交车站有哪些线路的公交车,它们都都大致去往哪里,她都能脱口而出。但今晚,这一切都不再是脑子里的优先信息了。优先的是,这个城市似乎与自己其实也并没有多大关系,严格来说,它只是给她一口饭吃,但并没有给她一个归属感。这些年来,她为数不清的人找到了房子,或者说,经手了数不清的人的房子,但她从不认为自己是帮那些人在这城市里安了家——事实上,她听惯了客户说,这房子就只是先买着,并不急着用来住。如果说放眼花花世界,每个人看到的只是自己所习惯看到的那抹颜色,那么,这个城市在她眼里只有两个字“交易”,这是一个集中了各种交易的地方,而房产交易在这其中不仅不可或缺,还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了很多年。每一天,每一月,每个季度,每一年,她与这个城市最大的体感交互就是交易成绩,如此而已。若非这里还住着舅舅一家人,她其实也算是在东江市其目无亲,她的亲人在乡里。
只不过,这个城市的璀璨灯火里,其实,有着她父亲的魂——他就是在这个城市里意外故去的,以最不起眼的房地产工地建筑民工的身份。记得那时候,作带有“交易”性质的善后协议的一部份,父亲的下葬很匆忙,这份匆忙的补偿就是东主赔付款的如数如期到帐。经常地,陶青子在工作的挫败中会觉得父亲就在看着自己,在安慰自己,在鼓励自己,她就在这样的臆想中度过了那些夜晚,也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回头过往,来路其实算是很顺畅,她从不为房贷发愁,而且还给妈妈在镇子上置下了一个商铺。这份内心的隐秘,可能是她与这个城市的心灵维系,只是这份维系在今夜,被韩菲韩栋的遭遇突然击中,在一种最原始的共鸣里,满腔的悲怆瞬间把她击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