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1-01 18:46:21
以前的三合院都是属于王家的。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剩下部分是王家的产业了。
除了东西走向的正屋和南北走向的横屋,其他的都住满了张李刘孙杨瞿等外姓。
正屋由并排的五间房无组成,每间有个小堂屋,堂屋两边有四间房两两相对。每扇窗户都有繁复的雕花,这是内围,外围是一个大大的空旷的客厅一样的建筑,没有门,有六根大柱子支撑,柱子上有雕花,跟内围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柱子很大,两个小孩、合抱才行。
外围住了几户非王姓人家,只有内围的五间房是属于王家的。
横屋是我从小听到的叫法,至于专业的叫法是什么我现在都不知道。
横屋的格局跟正屋差不多,很气派,与正屋形成90度的直角,转角处有门,方便出入,不经过大门和院子就可以从侧门出入。横屋大厅和里内之间有一个大大的天井,天井周围住了不同的人家,属于王家的只有内里五间房屋,其中有一间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天井。那时候觉得奇怪,现在才明白是为这样的建筑做的排水设计,既漂亮又实用。正屋比横屋高出9步阶梯,远看仍是一体的。就像看古装剧中的建筑一样漂亮。
后来为了出入方便和生存的需要,爷爷带领儿子们在每个房间后面搭建了无数个小房间作为茅房和厨房,并开了几道门,不用经过院子就可以直接去地里干农活,很方便。我们把它们叫做后门。跟后门相邻的也有几户人家。院子的中央被不同的人家分成小块,用来收割的时候晒粮食。雕花的飞翘的屋檐下堆满了柴火和农具,家家门口白天拴着牛,旁边是猪圈鸡圈鸭圈。。。。。。粪便遍地,苍蝇横飞。
像大厅一样的建筑的四个角落被四户人家平分,大柱子成了现成的拴牛的最好的桩子。
历史的演变我无从知晓,房子乱七八糟的变迁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庸俗而急功近利,世俗而粗陋卑微。
经常有为了地界而发生抓扯和冲突,小小的村子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十分的喧闹。
我一出生就在这样喧闹和世俗的村子里生活,我在这样的老房子里经历着人生的蜕变,像小蝴蝶一样穿过充满牛粪猪粪等各种味道的大厅才可以到院子玩耍的童年仍然记忆犹新。
在病痛的那些日子,我静静地呆在充满历史气息的房间,与生俱来的敏锐心灵透过雕花的走廊,感受到的是一缕清幽幽的书香被人狠狠地涂上了一层牛粪。
日期:2010-11-02 23:36:48
分家的过程很简单,其实每间房就是一套房,除去两个姑姑和爷爷的房间,剩下的每间房编号,按长幼顺序抓阄。
房间分配完毕,还对姑姑和爷爷的房间进行了安置,等到姑姑们出嫁和爷爷去世后,他们住的房间不用平均分配,直接留给家有孙子的四个儿子。
我家和小叔家因为都是女儿,自然没有得到多余的份,爸爸也没说什么。
爸爸那一辈的兄弟姐妹的关系也是淡淡的,没看到他们有什么亲密的表现。
对于分家一事,虽然六个兄弟可能也各自打过小算盘,但都不会当面说出来,完全依了爷爷的意见。爷爷通过商议的形式分家,认为是征求了大家的意见。
所以,相安无事,不咸不淡。
没想到,分家不久,二婶子就提出异议,说我家都是女儿,以后出嫁了空房间很多,不如现在就让爷爷住在我家里。爷爷住的小套房用来堂哥结婚用。
就这样,爷爷跟我们一起生活。
印象中的爷爷总是沉默寡言的,几乎不跟我们讲话,我们进进出出也没想到过跟爷爷打招呼之类的事情。但是,毕竟是亲人,我经常能感受到爷爷慈爱的目光,虽然不是他希望的孙子,但毕竟是王家的血脉,心是系在一起的。
日期:2010-11-04 22:06:03
外公的生日恰好在暑假。因此,每到暑假最盼望的是去外婆家。
外婆家离我家很近,但很少到我家来。
外婆曾经想把妈妈嫁给大山上的挑夫,说是有力气会干活,妈妈坚决不从。
后来妈妈嫁到王家,本以为是风光的事情,可王家冷冰冰的态度令外婆家很不自在,因此也就不大来往了。
小姨比我的大姐姐大一岁。外公支持她读高中,可没有钱,就希望妈妈提供经济支持。
可他们那里知道,妈妈在王家过的是什么日子,没有地位,只有苦力,自己家的孩子都没办法送到高中去,怎么还有钱拿去支持妹妹呢?
妈妈不好直接回绝外婆就佯装不知,外婆因此有些记恨妈妈。
在外婆看来,我爸爸有工作,王家家底也比较厚实,怎么也不会差的。
外婆和妈妈不像母女,没有交流。因为嫌妈妈命硬克死了儿子,对妈妈不上心是正常的事情。婆家和娘家都不是让妈妈安心的地方,妈妈只好把委屈吞到了肚子里。爆发了就打骂我们出气。
其实为了小姨读书,我的爸妈还是有表示的。
小姨住校,除了每次去学校小姨来我家,妈妈会给车费之外,爸爸也会给点零花钱。有时候小姨耍小聪明,说我爸爸不给钱,我妈妈为了安慰她就给点,她马上又跑到镇上,跟我爸爸说我妈妈没给她钱,爸爸碍于情面也会给点。
爸爸妈妈无意中对了质,发现了小姨的把戏,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妈妈尤其难过,觉得这个妹妹怎么总有让人不舒服的感觉呢?
要知道,我家的六姐妹,长到自己能独立前,谁也没见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一分钱也没有,能不挨打受骂就不错了。
因为穷,妈妈牺牲了大姐的读书前途,能够这样宽厚地对待小姨,是很高尚的了。
小姨并不争气,外婆尽力供她上了高中,书没读好,虚荣心却暴涨,外婆去学校看她,她跟同学说是邻居大娘。
小姨读了两次高中没考上,也不愿回家务农,就在社会上漂着,后来结识了一个工人,结婚时对方发现小姨是农村户口,因此十分的瞧不上小姨。
虚荣的小姨四处借债,用钱来讨好对方,以此说明不用他的钱。
我有快20年的时间没见过小姨了。这期间的小姨秉承了一贯的虚荣心,过着异样的不正常的生活。
听说一无所长的小姨迷上了赌博,姨夫下岗后,也不找事做,两口子开始一起迷恋赌博,婆家把小姨和姨夫赶出了家门。后来,两口子靠借高利贷过日子,被对方追债,躲到外地去不敢回家乡,杳无音讯,连去年外公去世,她也没露面。
已经50岁的小姨,人生一团糟。
日期:2010-11-04 22:18:32
因为没有儿子,外婆和外公总是阴气沉沉的。即便我们兴高采烈地去了,他们也是淡淡的很漠然的样子。
外婆总是提防女孩子的嬉戏和吵闹,怕别人反感。外婆也是不会表达的人,通常这种情况,她会板着脸,用生硬的粗暴的压抑的口气低声说:闹啥子闹?
似乎我们的出现让她觉得不光彩似的,总是压抑声音,谨慎地招呼我们别太闹。让我觉得偷偷摸摸,很不舒服。
小时候都喜欢去外婆家,不管外婆是什么样,那些小小的不舒服很快就被外婆这个特殊的身份所替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