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石油工作者的峥嵘岁月:不朽的忠魂》
第14节

作者: 马至中原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玉门解放后的第三天,即9月28日,第二兵团司令员王震报请野司,并获彭总批准,油矿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成立。一野二兵团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康世恩任军管会总代表,张守瑜、焦力人、张俊先后任军管会副总代表。并从三军、大荔军分区、西北公丨安丨部、兰州企业处等部队和单位,抽调了近70余名干部,充实到了油矿的各级领导岗位。

  至此,为解放油田而露宿戈壁沙漠之上的解放军装甲部队的指战员们,在军长黄新廷的率领下立即撤出了油矿矿场,就地就近围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匪帮及地方匪患,为保卫这一来之不易的矿产基地进一步扩大战果,共清剿匪患数百人,缴获迫击炮一门及其它轻重武器若干,继而这支部队又担任了嘉峪关和莫高窟的保卫任务。
  军管会也立即展开工作,着手在油矿工人中建立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实行了民主改革;并在工人们的强烈要求下,为“四五”事件中受难的工人兄弟们伸张了正义,还在全矿区开展了“谈身世、吐苦水”的阶级教育活动,油田职工无不精神振奋,扬眉吐气,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西北军政委员会还特别嘉奖了邹明先生等一批高级主管,及大部分油田职工的护矿斗争功绩,特别颁发了一面“发扬英勇护厂精神,为祖国建设事业百倍努力”的锦旗,从而极大地鼓舞了油田职工积极向上的劳动热情。
  为进一步团结油田职工恢复和发展生产,军管会按照“不打乱原来企业机构”的原则,贯彻执行了不改变原职、原薪、原制度的“三原则政策”,对原有的200多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做了妥善安置。其中一些人担任了技术、计划、设计、勘探、钻井、修井,炼油等部门的领导职务。许多人为油田的初期建设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正当工人们的劳动热情异常高涨,油矿各部门迅速恢复运营和生产的同时,又有一件棘手的事情,摆在了军管会主管们面前,眼看就该发工资了,而矿上遗留下的资金,出维持生产和成本支出外,远远不够发工资的,康世恩等对此一筹莫展,最后经商议决定报请西北军政委员会。
  这一情况随即被彭总知道了,他立即找来后勤部长黎化南,声若洪钟般的问道:“你手里还有多少银元?”
  黎部长犹豫了一下回答说:“共有5万元银元。”
  彭总毫不犹豫地冲黎化南说道:“全部给玉门油矿送去!”
  第二天,五万银元就送到了玉门油矿。

  这一天,我父亲王山娃手里捧着彭总送来的银元,眼里饱含泪水,从四月初,到九月底,整整五个多月的时间,他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的奔波在护矿工作第一线,早把家人撇在了脑后。解放军一入矿,为了抢时间、保质量、尽快恢复生产,他的身影几乎没停止过忙碌,也没睡过一个完整的囫囵觉,直到这天,他手捧大洋时才想起了远在家中的老母、山女、以及我们快要饿死的三个讨吃鬼。

  ————下一章:《永久的遗憾》
  日期:2011-11-21 15:50:43
  第二十二章:永久的遗憾
  我父亲怀揣大洋,匆匆跑去找上级主管部门告了假,又从市里刚搬来的一家店铺老板处,借了一匹马,这才辞别了几位出生入死的徒弟们之后,翻身跨上马背,迎着祁连山吹来的十月清风,沿戈壁沙漠,一路朝家里狂奔而来。
  母亲一手挎着筐一手拉着我,从她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洋芋和青稞地里,匆匆的往回赶。洋芋和青稞都长势喜人,也许要再不了多久就要收获了,我们家也将从此结束了讨饭的日子。
  自从狗娃和蛋娃因卖鸡被抢,狗娃以讨饭补偿了那只鸡,从而也为我们濒临绝境的家,带来了一线生机。从此以后,狗娃、蛋娃两个讨吃鬼,便挎着篮子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的走街串户去乞讨,虽然受尽了凌辱和谩骂,甚至还挨过打,但这毕竟是我们家的一条活路。
  母亲也经常带我出去讨饭,只是因伺候和担心家里卧病的奶奶,没有那两个讨吃鬼走的早、走的远罢了。
  我那时还不懂什么叫羞辱,只是每次出去的时候,最担心害怕的是大户人家里养的狗,我的左小腿至今仍留有狗咬的疤痕。为此,母亲手里总是拿着一根榆木棍子,就是为了打狗用的。讨饭对于母亲而言并不陌生,也不怯懦,而且每次都有收获,不象那两个讨吃鬼,时常空手而归。
  使我感到奇怪的,倒不是母亲讨饭时受到羞辱或被人欺负时,所表现出的极大的忍让和宽容,我也从没见过母亲掉过眼泪,倒是她手里的这根榆木棍子!每次我们讨饭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把它藏在村外一块大石头低下,等下次出去讨饭时,再从石头低下取出来,从没让这根棍子进过村。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怕村里人看见,知道我们家去讨饭了。好在几个月下来,我们都没被饿死,就连家里养的兔子和鸡也沾了讨饭的光。

  我们终于迎来了即将收获的日子。
  母亲的脚步迈的非常快也非常有力,害得我一路小跑才能跟上她,可她却似乎忘记了我的存在。也许是她想象到了丰收时的喜悦景象;也许是她着实担心家里卧病在炕上的奶奶,总之,一进家门,她把篮子里的一把青稞,扔给了仅剩的两只兔子和一只下蛋的母鸡,就急匆匆的进屋去看奶奶了。
  奶奶近些时日的状况可不太好,她很少吃东西,说话也越来越没底气了。早上出门的时候,母亲用开水给奶奶冲了一个鸡蛋,奶奶只喝了两小口,就摆手不喝了。母亲只好给她擦了擦嘴角,把碗放在炕沿边上的凳子上,好让奶奶伸手就能够着。
  母亲进屋后看见那碗鸡蛋水原封未动,她弯腰贴近奶奶的耳根轻声地问道:“娘咋样?饿不?”
  奶奶好半天才动了动嘴,说:“不饿,就是想山娃了,他也该回来了!?”
  母亲没有说话,她心里知道,奶奶是想我父亲了,唉!我又何尝不想我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想她的山娃哥呢?几个月都不回来看一眼,想必真是太忙了,他会不会把我们这个家给忘了,我当时这样想。
  母亲找出讨饭要来的一把黄豆,用碗端着冲我说:“好好看着你奶奶,我去找石磨,把豆子压了,给你奶奶煮碗钱钱饭吃。”

  “钱钱饭”,我也吃过,是把黄豆用石磨盘压扁了,就像一枚枚小铜钱一般,添水煮成稀饭,在那年月,这可是稀罕物。
  母亲刚走不久,父亲就回来了。一听见马蹄声,我象赋予某种预感一样,撒腿就跑出了院子,一眼瞥见父亲正从马上跳下来,他也看见了我,一把扔了马缰,伸手从马肚兜里,拿出一个锅盖一样大的大锅盔,上前一把抱起我,使劲儿掰下一块锅盔,递给我说:“憨娃想爹了吧?奶奶好吗?”
  我象做梦一样,一手搂着父亲的脖子,一手拿着锅盔,就着他身上散发出呛人的原油味,使劲儿把锅盔往嘴里塞,仿佛全身心都沉浸在一种无法言传的幸福之中,对于父亲的问话我根本就没听进去。
  “慢点吃,看噎着了?”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把我抱进了屋,见了奶奶他才把我放下。他走进炕前,低头冲奶奶说道:“娘,山娃回来了,山娃带钱回来了。”
  奶奶眼睛骤然睁开,看了看父亲,微微的说了句:“你个死鬼……可回来了!”

  父亲嘿嘿一笑,就挨奶奶的炕边坐下,伸手掏出一把大洋,冲奶奶笑着说道:“娘,这回咱有钱了,是这,这钱是彭总司令给咱发下的……”
  奶奶听了这话,只是轻轻的一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而后把头一歪,象卸去了重负一般,慢慢的闭上了沉重的双眼,她再也不会说话了;她再也不会消受那几枚来之不易的大洋了;她再也……
  日期:2011-11-23 12:22:24
  第二十三章: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