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石油工作者的峥嵘岁月:不朽的忠魂》
第13节作者:
马至中原 狗娃抹抹泪,上前去扶母亲,却被母亲搡到了一边儿,母亲又哭了一会儿,这才抹抹眼泪,冲狗娃说道:“我把你个讨吃鬼,一只鸡能低一条命吗?咋就不敢不回家了?就是饿死,咱一家人也要死到一起呀。”
母亲这话一出口,我们三个讨吃鬼又哭了一气。倒是狗娃的年龄大,比我们懂事,他先止住哭,用破袄袖子抹抹眼泪,上前扶起母亲说道:“看娘说的什么话嘛?我们都长大了不敢让娘操心嘛,儿子有办法了,咱家会好起来的!我听说解放军就也要打过来了,好多当官的老爷太太们,害怕的不得了,厥沟子往新疆那边跑了,是这,我爹他们正在保护油矿,不就是等着解放军来接管吗?娘放心,我爹就快回来了。”
娘听了这番话,一声也没吭,俯下身背起米袋子,朝我们三个讨吃鬼说了句:“还不快走,等死呀?”
我和蛋娃刚要迈步,就见狗娃上前拉住母亲,多少有些神秘兮兮地说道:“娘等一哈,你看看这是什么——?”
我和蛋娃停下了脚步,娘也放下了米袋子,就见狗娃拉着母亲,走到了火堆旁边,捡起一根木棍子,把脚下的一堆土扒开,露出一块青石板。我和蛋娃也来到了跟前。
狗娃弯腰,把青石板使劲儿搬开,借着火光,我们伸脖子往里一看,见石板下面,整整半洞洞洋芋、青稞、还有锅盔、窝头等。
母亲惊讶的问道:“这是咋弄哈的?”
狗娃道:“娘放心,狗娃我不偷不抢,这是我这两天来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要来的。”
“你去讨饭了?”母亲睁大了眼睛问。
“娘,你看这些值不值那只鸡钱?”狗娃笑笑说道。
我们谁也没说话。
当然,我们谁也没料到,狗娃不仅讨饭换回了那只鸡钱,而且还为我们家今后的生计寻找到了一条活路。
————下一章:《紧张的夜晚》
日期:2011-11-03 22:32:34
第二十章:紧张的夜晚
时间进入了1949年9月23日这一天,玉门油矿即将迎来解放的曙光,然而几天来笼罩在油矿上空的气氛,却异乎寻常的紧张了,全油矿从主管到工人几乎彻夜未眠。
我父亲和徒弟们都趴在油桶围墙的后面,手里的抢都握出了汗,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注视着对面东岗驻军的动向。而对面驻军的机枪和士兵们头上的钢盔,在不停晃动的探照灯光柱的辉映下,闪着令人紧张与生畏的蓝荧荧的光。
此时此刻,谁都清楚,一旦对方开枪,储油罐发生爆炸,那就不仅仅是牺牲生命的问题了。当然,最紧张的还要算是油矿最高主管邹明先生。
邹明,字明之,1913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后宅镇。1937毕业于金陵大学,获理工学士学位,同年7月在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当实习员,此间深受孙越崎等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1941 年3月,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成立,邹明调任玉门油矿工料课长。1942年底,被派往美国,任油矿驻美代表。1945年回国,先到上海接管日军侵华期间日本石油公司在上海高桥所建的储油所等设施,继而又组织人员顺利接管了日本公司在南京、汉口、广州、青岛、天津等地建立的储油设施。1948年8月他任总公司协理,9月兼任甘青分公司(玉门油矿)经理。解放后,继续在油矿高级管理岗位工作,后转战大庆油田,挥戈海洋油田,并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石油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职。
时值1949年9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的装甲部队在军长王新亭的率领下,奉彭德怀司令员的命令,正从550华里以外的张掖,沿河西走廊的茫茫戈壁,一路征尘,披星戴月,朝玉门油矿急速挺进。
油矿即将解放,然一夜未眠的邹明依然焦虑万分,越在这一刻越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否则愧对于国民。天刚一亮,他立即召集各部门主管开会商议,并决定亲自前往东岗驻军驻地做说服工作,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油矿在黎明前毁掉。
邹明此话一出,很多人当即反对,唯恐他一去遭到不测,但邹明决心与此,不容分辩。为了进一步做好安抚工作,他还特意带上300块大洋及军用球鞋等作为慰问品,来到了东岗高炮连驻地。
高炮连官兵听说邹明来了,也很热情的前来迎接,邹明要求将300快大洋及球鞋等慰问品,现场分发给官兵,得到同意后,全连一百多人,除执勤官兵外,全体在广场集合领赏,后由邹明讲话。邹明见机会来了,便起身对现场的官兵一番慷慨陈词:从维艰创业之初,孙建初、严爽、靳锡赓、李同照、董蔚翘、单颖等,以及外国友人马文•韦勒博士、威廉•萨顿工程师等一些享负盛名的地质学家、工程师等,是如何艰辛合作,共克难关;到为钻探第一口油井而殉难的工人高占魁先生等,一大批勤勤恳恳的工人师傅们,是如何艰苦付出乃至牺牲,才换来的油矿发展至今;一直讲到保护油矿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是如何的重要等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得驻军官兵们听得几乎落下泪来,不久,河西警备总司令部所属驻军高炮连当场宣布起义了。邹明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接下来摆在面前的就是另一支驻军——国民党骆驼兵团。骆驼兵团的编制要大于一般的骑兵团,除有4个驼兵连外,还有骑兵连、炮兵连、重机枪连、通讯连、运输连、卫生连等,团部还设有骆驼研究所、医务室、兽医室、驼兵试验队、放牧队和牧场等机构,共有官兵3586人,驼、马千余峰(匹),装备各式轻重武器。该团直属国民党国防部,归西北行营指挥,兵团长贺新民。
由于前期的工作,该团官兵的情绪较为稳定,特别是一名副团长,得到上峰的授意后,亲自来到驻地,把帽子一摔,朝驻地营级军官们吼道:“老子起义了,谁要破坏油矿,老子就毙了谁。”
邹明来到驻地时,该团已于本日在玉门通电起义,邹明便与驻军商议撤走的时间问题,经过说服,商议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即:骆驼兵团驻军先坐上卡车开到检查站大门口,待解放军进入大门口时,驻军的车子便开出大门上路。
起义后,经彭总指示,该团被整建制的保留,团长仍由贺新民担任,负责安西、敦煌一带剿匪,在进攻乌斯满部的战斗中为人民立下赫赫战功,之后成为兰州军区独立骑兵第三团。
1949年9月24日的夜晚,对于无数国人乃至外国友人为之奋斗甚至牺牲的玉门油矿而言,这是无疑是黎明前的最后一个紧张而又寂静的夜晚。
————下一章:《解放军开进油矿》
日期:2011-11-05 12:42:07
第二十一章:解放军开进油矿
这天夜晚,全油矿从高层主管,到数千名工人,甚至包括家属,几乎全都一夜未眠。黎明前的夜晚是静悄悄的,但每位主管和职工家属的心,却都充满了紧张、兴奋、激动和期待。
1949年9月25日的太阳终于升起来了,茫茫戈壁和风日历,朗朗乾坤碧空万里。上万名石油工人、家属、后勤保障人员,在各路主管的带领下,汇聚在四根大柱子下,为迎接解放军的到来,而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此时,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兵团装甲先头部队的数十辆战车,在军长黄新廷(黄新廷——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检查站。而与此同时,骆驼兵团的军车一辆接着一辆的开走了,继而驼兵、骑兵也随后开走。解放军的装甲战车鱼贯涌入检查站,整齐排放在站内的南广场。
威武的战士们随即步下战车,整齐列队,精神抖擞,穿过狂欢的人群,步入了广场中心。一时间,广场内锣鼓喧天,欢声雷动,玉门油矿从此完整的回到了人民手中,也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