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从铁路上开始》
第36节

作者: 电气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屋内由于天凉,窗户没开,因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点火烧纸,这空气里不仅到处弥漫着一股焦糊味,而且四周飘舞星点的纸灰也在不甘心似得继续燃烧着……
  猴子只听到白玉传嘴里嘟嘟囔囔,不停重复着一句话:
  “英语,该死的英语,都怪你,断送了我的二次情缘。”

  猴子吓坏了,他再也睡不着觉了,他起床后,简单穿了些衣服,站起来,走到白玉传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问道:
  “大传(zhuan),咋回事,大半夜的,你不睡觉,瞎搞个啥?”
  白玉传不说话,回头只是诡异一笑。“猴子”看到半脸黑半脸白的白玉传在微弱亮光里怪摸怪样,这心里着实吓了一跳,心想这白玉传难不成真疯了吗,想到此,“猴子”一个箭步,夺门而出,跑来去找“飘飘”和李书记,李书记听了“漂漂”的一番描述,大概了解些情况,他回头对“猴子”说道:
  “看你那怂样,都是一个室内的同事,有啥大不了的,看把你吓得,我不管,今晚白玉传就交给你了,回去,睡觉去。”
  “猴子“听了书记一席话,吐了吐舌头,无奈再次进入“虎穴”。
  白玉传经过这一番折腾,也着实累了,浑身没力了,到头就睡了。
  这一睡,就是一天一夜,白玉传醒来后,听了“猴子”和“飘飘”对他酒醉后的种种怪异的行为,他也感到很愧疚。

  那段时间里白玉传精神恍惚,经常在心里默默念叨:
  别了,李娜!别了,难舍的情感纠纷!
  后来,孟主管听说此事后,专门找来白玉传,费口婆心的劝道:
  “大传(zhuan),你看,经过你前期和人家法国专家鲍里斯先生的技术对接,你应该知道学好英语才是电气化新人的前途和方向,看来我们这群老一辈电化人,都要退出新时代了,新时代需要的是你们这些懂英语,会专业的年轻人呀,学习英语本身并没有错啊,可不能因为个人感情原因,就一时冲动废弃了学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呀。”
  听了孟主管的劝导后,白玉传顿时心里豁然开朗,心请也好了许多,他对孟主管表达了自己继续学习专业英语的决心:
  “谢谢师傅,俺知道把专业英语学好了,就是俺自己的本事了,放心吧,我会继续努力工作,学习好专业英语知识的。”
  正是由于孟主管对白玉传的特殊关心和劝导,从而激发了他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勇气,这也为后面他作为英语专业人才,被调入香港罗湖桥项目打下基础。
  广(州)深(圳)铁路的东端,有一条沿山脚弯曲、驰名中外的深圳河,宽不过50米,水深不足5米,河上静静地卧着一座秀丽庄严的钢铁桥梁--罗湖桥。它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联结着深圳站与香港九龙站,罗湖铁路桥历史久远,饱经沧桑。据史料记载,罗湖铁路桥始建于1906年,由詹天佑担任顾问,中国人自行修建。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英军为阻止日军入港,将其拆毁。日军占领香港后复建,后又毁建两次。现在的罗湖桥是1957年重建的,桥长32米,宽12米。广(州)九(龙)、京九直通列车每天往返于桥上,这座桥成为我国内地与香港、台湾同胞及世界各国侨胞和国际友人往来的纽带。

  改革开放之后,深圳成为香港连接内地的纽带,双方联系越来越紧密,为适应两地日益紧密的经济、社会往来,广深铁路公司决定对罗湖铁路桥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使之成为连接内地与香港的大动脉,日均过境旅客以十万计。
  而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白玉传所属的施工单位中原电化局身上,听说港铁公司对施工要求严格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因为是第一次和港铁公司打交道,所编制的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实施方案与内地要求不一样,他们要求的方案必须务实,简约,便于现场操作,并且要求尽量少用文字描述,大量采用表格、数据方式去阐述实施方案。
  为此指挥部领导高度重视,特派指挥部工程部部长夏长河负责建立前期技术调查小组,成员由各个作业队技术骨干和施工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班长,并把施工任务交给了赫赫有名的施工干将“猛张飞”胡司令”。
  胡队一接到这命令,激动的几天合不上眼,那几日见人就一个字“乐”,那八字胡一翘一翘的,走起路来整个人都显得仿佛年轻了几岁。
  由于白玉传在前段工作时间的出色表现和具有一定的英语底子,因此也有幸编入前期技术调查小组,这对白玉传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学习的好机会,因为此次是集中指挥部全部技术和施工精英力量,力保打好这一仗。
  白玉传特意在电脑上查阅关于罗湖桥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正月,《广九铁路借款合同》共计20条在北京签订,当年上半年完成设计,7月分三段同时开工。初建时,广九铁路自大沙头至九龙178.55公里,中、英双方商定,以罗湖桥中孔第二节为界,分为中、英两段,其中中段长142.77公里,英段长35.78公里,分段施工。罗湖桥至九龙段由英方修建。三孔的罗湖桥,两端桥孔为6.17米钢槽梁,中桥孔为32米钢梁。1911年10月8日广州至深圳的铁路通车。当年的年底中、英两段铁路在罗湖桥接轨联通。1912年中、英两方订立联轨营业合同。

  回顾历史,他知道了这座近百年的小小罗湖桥上当时是中英两国国界分界点呢,并且也了解了这座桥是当时詹天佑大师詹天佑担任顾问,中国人自行修建的,今有幸在大师的铁路桥上进行电气化铁路工程改造,这对于白玉传一生是多么重要呀。
  虽然1998年当时香港以回祖国,但进出深圳还是要办理边防出入证的,尤其是到罗湖桥上进行施工,也还是要办理一个铁路通行证的。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所有证件就全部办好了。

  随后,夏部长就带着前期技术调查小组十几人,来到了这座近百年历史的罗湖桥上进行实地调查。一踏入罗湖桥上,放眼望去,不由得为当时詹天佑大师的精美设计而叹服。只见在祖国的国界铁路旁赫然树立着一个巨石,上面书写着六个大字“罗湖桥第一哨”,在巨石旁边站着威武实弹的两名武警战士。
  夏部长掏出了通行证,让边防战士查验身份后,并说明了来意。一位武警战士听说是干电气化铁路的,他不由得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并大声说道:
  “中国铁路人,了不起,加油干,为祖国争光添彩!”
  夏部长回头谢了那位战士后,就立马组织调查小组开始工作,

  他安排道:
  “我和孟主管负责调查大桥主体结构,制定接触网悬挂方式;胡队和王文才负责现场施工环境调查;小白负责跨距测量和记录。”
  大家伙知道了自己各自的任务后,就分头忙活起来了。
  白玉传很快就测量完了跨距和锚段长度,并记录在本子上,他还不放心,又吆喝着再次测量进行复核,生怕测量错了,影响此次施工任务。他拿着记录本,刚想找夏部长去汇报一下测量数据,只见孟主管和夏部长站在那座钢结构的铁路桥上,紧缩眉头,一边仔细看,一便摇头,随后只听他对孟主管说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