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从铁路上开始》
第39节

作者: 电气工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下可把白玉传看懵了,他盯着那洋玩意看了很久,出于好奇,他不由得向梁工问道:
  “梁工,这是个啥玩意,咋这么神奇!”
  “这是激光测距仪呀,主要用于测量高度和长度,还能测角度。”梁工解释道。
  白玉传听了,这才知道国外不仅技术先进,人家的测量工具也很先进,他不由的想到前几日,他和孟主管一起带着彝族兄弟攀高测量的事,虽然测量结果都一样,可安全性、准确性、效益性那都是无法与人家先进的测量工具相媲美的。
  想到这,白玉传深刻体会到中国电气化铁路工程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科技创新的思路此时也在他年轻的心里播下了种子……
  随后,梁工又拿出工具包,顺手拿出一把别样工具,这个扳手白玉传也是第一次看到,它是带有套筒,并且在扳手根部有数据显示。
  梁工随机抽检了几处底座的螺栓力矩后,把测量数据记在随身携带的工作记录本上。
  最后,又拿起照相机,把现场安装情况都拍了下来。然后才对白玉传说道:

  “我的复检工作完成,通过检查,你们施工质量合格。”
  白玉传向梁工表示感谢后,再次羡慕的问道:
  “你那工具是干啥用的,咋和我们扳手不一样。”
  这个呀,是力矩扳手,它自带力矩值,可以在拧紧螺母时,可自动校验螺母紧固力矩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呀。”
  白玉传第一次和港铁公司打交道,这些先进的测量、检测工具可是让他大开眼界了。而且人家现场一整套完整的检查体系,也让他由衷的佩服。他心里清楚知道,当时中国电气化铁路工程建设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随后的工作开展进行的都很顺利,此次罗湖桥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在胡队的带领下,突击队全员精诚团结,连续奋战10个工作日,终于圆满完成了。
  他们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他们所展现的精湛的专业技能,所打造的精品工程,也获得港铁公司有关领导的好评。
  你别说,飘飘在此次施工中,还真是变化不小呢。
  在一次架设承力索时,飘飘在紧线前,安排的任务是巡视紧线过程中线材情况。
  在紧线过程中,他巡视态度的很认真,拿着手电,在自己监控200米线间不停走动……
  他发现固定临时线索的滑轮,突然脱落,他一边紧急用报话机通知紧线负责人知晓,一边飞速跑到支柱旁,拿起一小绳,就爬了上去,沿着腕臂扎好安全带后,用小绳套承力索,用力把它拉到原位,并用铁线加固牢固后,这才通知紧线负责人可以再次进行进线作业。
  正是飘飘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敏捷的应变能力,确保了这个锚段承力索质量,因为它总长达到将近1500米呢,新架设的线索是不允许有接头的,若不是飘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险情,那么这个锚段的承力索就报废了,若是这样,那电气化局的脸可都丢尽了。
  因此事后,胡队见了飘飘,专门对他说道:
  “你小子,早这样敬业爱岗就好了,不过,此次你是立了大功的,回去后,我向指挥部给你小子申请通报嘉奖。”
  飘飘听了,没说话,只是嘿嘿傻笑。
  可是白玉传,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心里清楚的知道,这些成绩都是付出几倍的辛苦和汗水获得的,以后若想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电气化铁路建设水平,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完善,这条艰苦的科技创新道路还很漫长……
  他不知道,就是这次不经意间和港铁公司梁工的工作交流,科技创新之梦已深深烙在他脑海中,这个梦一路陪伴着白玉传,走过漫长20多年风风雨雨的施工人生道路……
  广深线设计旅客列车最高时速为200公里,其中下元至茶山段建有30公里复线、时速可达250公里的试验路段。由于铁路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高速铁路的试验基地和展示中国铁路发展的“窗口”。
  广深铁路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始建于1996年10月,经过建设单位近三年以来的日夜奋战,终于在1998年7月份主体工程建设全部完成,白玉传有幸参与其中,只有参与了,才能有深刻体会个中艰辛。
  由于广深线电气化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电气化铁路,工程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高速区段采用了钢结构形式的硬横跨,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无交叉线岔新技术和符合高速受流要求的预留弛度、整体吊弦、新型锚段关节和自动过分相装置等新技术和新工艺,极大地提高了供电设备的技术质量和接触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为此中原电化局决定认真总结施工经验,做好高速电气化铁路工艺标准化图集展示,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而做好充足准备工作。为此,局里专门成立了“争创鲁班奖领导小组”,局总工邵德华亲自任小组组长。

  建设接触网专业工艺标准化样板车站的重任就落在白玉传所在的作业队了。车站选在了祖国特区的窗口深圳车站。
  根据局里总工邵德华对接触网工艺标准化的最新“十六字”工作指示精神:
  “横平竖直,紧固到位。排列有序,整齐划一。”
  指挥部何指挥长在给作业队胡队长打电话中,亲自点名让王文才担任现场创优负责人,孟主管担任现场技术指导,命令全队人力、物力、财力向其倾斜,限期在半个月时间内,把广深线深圳站接触网工程打造成“绣花工程”,以便迎接局里检查小组的初步验收。
  胡队听了,不高兴了,只听他在电话里向何指挥长埋怨道:
  “咋不让我去现场负责,让小王去,我不服气,他才干了几年了,有啥施工经验呀!”
  “你呀,老胡,这不是大干抢工阶段,这是做绣花的活,时间紧,要求高,就你那火爆脾气,能干这绣花的活吗?”电话那头传来何指挥长耐心的解释。
  “我不管,种树是我,到了摘苹果是他小子,我不服,就是不服。”“胡司令”撇开他那大嗓门又在那胡咧咧了。
  “你糊涂,这是啥时候了,是在争创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项“鲁班奖”,成败在此一举,它牵连着全局的荣辱,你不知道这次创优,局里领导多重视,总工邵老都出马了,你呀,多大年纪了,都老同志了,还在这争风吃醋,你也不想想,让王文才去干,那干好了,你这个做队长不也领导有方,脸上有光吗?”说到这,电话那头何指挥长的语气变得很严厉:

  “老胡,你若在犯浑,我立刻把你队长撤离,让你回家去抱娃娃去!”
  胡司令听到这,吓得连声讨饶:
  “别,别,别这样,何指挥,您消消气,我全力以赴还不行吗?”胡司令一撂下电话,就立刻吹响全队集合的哨子声。
  不一会,全队一百多人就到齐了,大家谁也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情,一个个睁大眼睛瞧着胡司令,胡司令看了一眼排列整齐的队伍,回想起近三年来,弟兄们顶风冒雨,日夜奋战在一线,他们干活不惜力,工作有热情,精神饱满,战斗力强,现在好不容易把活都干完了,按道理说,大家伙是该到休息休息,放松一下,可这绣花的活,又再次派到作业队,并且只给短短半个月,想到这,他深情地看了一样站在第一排的王文才,心里暗想,这绣花的活,也够这小子喝一壶的了。此时胡司令不由得提高了腔调,对大家伙说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