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人类从原始社会过度到文明社会,一定存在着复杂的自我演变、迁徙,以及相互纷争、交融。国家、民族的概念也在这个复杂的过程逐渐演化、变迁或消亡。语言、文字、战争、征服、屈服、宗教、想象、认同、融合,让人类历史的发展充满着变化莫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部分族群在肉体上被彻底消灭,而大部分存活的族群,或在内部继续传承,或继续与外族纷争,或在被外族征服后逐渐接受并融合。
在讲述古蜀人历史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巴蜀与四川的概念。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四川地区被称为梁州。在周朝,巴国与蜀国属于两个不同国家。在更久的远古时期,巴、蜀属于两个发源于不同地域的部落族群,彼此没有关系。巴人最早居住在湖北省西南部。在殷商时期,为反对殷纣的奴隶统治制度,巴族曾支持周族参加过武王伐纣的战争。后来在逐渐对外征服和发展的过程中,区域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主要为今日的湖北恩施、汉水流域、重庆、四川东南,北面甚至达到汉中东部、贵州东部(古夜郎国)地区。秦灭巴蜀前,巴国与古蜀国曾长期处于纷争状态。秦灭巴蜀以及六国后,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将巴国区域和蜀国区域分别改为巴郡和蜀郡。汉初,增加广汉郡。汉武帝时期,阿坝、雅安、西昌、凉山、宜宾等地分别设郡,并统属于益州。东汉时仍统称益州。三国时统属于蜀国。晋代开始,分为梁、益二州。唐代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四川的得名,开始于宋代,后期的几百年内四川的名字一直没有改变并沿用至今。
让我们的目光再次回到古蜀。据记载,古蜀时期由三代蜀王先后统治。汉代扬雄所撰的《蜀王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或作“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东晋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蜀志》也有记载:“(帝颛顼)(zhuān xū)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次王曰柏濩,次王曰鱼凫。”从记载中理解,三代蜀王各生活了数百年,并先后对蜀地进行统治。
关于古蜀的可靠文字资料记录较少,大部份只是片言只语,比较模糊,且带有相当神话传说色彩。但我们认为,其真实的发展历程仍然逃不开历史规律,而影响历史发展规律则脱不开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社会矛盾与人文关系,以及人性、感情、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可见,上面的记载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存在很多不可信的地方。实际上蚕丛、柏濩、鱼凫不可能生活数百岁,蚕丛、柏濩、鱼凫很可能是三个部族(或部族联盟)的名字,并且这个名字与他们的创始人有关,各个部族的存续年代皆超过数百年,三个部族曾先后出现在成都平原,并因为争夺利益而发生长时间的纷争。
欲说古蜀人的祖先,需要将时间前溯到更久远的时期。在远古时代,在今青海、甘肃的黄河上游地区居住着一个叫羌的部落氏族。他们以打猎、游牧为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游牧名族依水草而居的迁徙特性,远在三皇五帝的漫长时期中,便开始延着横断山脉,从岷江上游逐渐向南迁徙。在逐渐迁徙的过程中,羌族的子孙们开始出现了分散发展的情况。其中一部分人逐渐改变了游牧的习惯,开始在低下的平原河谷以农业为生。汉代曾以“氐”字作为“高低”的低,因此这部分人被后来成为氐。
这部分人大约于距今5000-6000年前后,逐渐从横断山脉的川西高原进入成都平原的西部边缘地,主要为今日的汶川、茂县和灌县一带,并与当地的土著名族冉族进行了一定的融合,这群人逐渐演化为最早期的一支古蜀人。而另一部分人,则继续分散在川西高原各地,大部分成为了今天的羌族人。羌族人一直以羊作为图腾对象,而羌与羊古语中同音,故称其为羌人。
在这群从岷江而下的氐族人中,有一支叫蚕丛氏的部族较为强大。蚕丛部族以农业、畜牧为生,尤其擅长养蚕。“蜀”字从象形意义分析,即一颗桑树下面寄着一只虫子,这也许就是对蜀人养蚕的形象表述。“蜀国”向来有“蚕丛之国”之称,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成为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也与后来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兴起以及蜀锦享誉天下不无关系。
中国曾有蜀族为皇帝后裔的传说,蚕丛氏是黄帝之子昌意与蜀山氏女所生儿子高阳(即颛顼zhuān xū)的后代。因系支庶,被分封到蜀地作侯伯。据记载,黄帝曾居住在西北,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属于氐羌系统。以后曾有一支南下而定居于岷江。在明代以前,中国的史籍一直称岷江为长江的正流。因此,这与蜀族人属于黄帝后裔的说法基本吻合。
蚕丛氏部族先期主要居住在今汶川、茂县一代的山洞中。据记载族的人穿着和长相十分奇特。《华阳国志》云:“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又云:“是时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纵,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三星堆遗址的确出土了不少与蚕丛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纵目式面具和椎髻左衽服饰等,印证了古蜀传奇人物蚕丛的存在。
蚕丛很可能就是蚕丛部族的创始人,其最大功绩是“教民蚕桑”。当时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居住的民族是从川西北高原上沿邛崃山脉下来的以牧为生的羌人(也称邛人),蚕丛劝导他们种桑养蚕,使大部分羌民定居下来,跨入农桑时代。蚕丛死后,《华阳国志》记载说:“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在岷江上游地区的考古发掘中,不断发现石棺葬残墓,这或许就是蚕丛氏时代留下的遗迹或遗风。
蚕丛外出巡行常着青衣,因此被人们呼为青衣神。蚕丛死后,后族仿照青衣神之衣着,着青衣,裹青帕,代代相传,以为永久之纪念。为了祭祀“青衣神”,当地人在瓦屋山蚕丛氏墓前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青衣川主庙和圣德堂。北周时将此地命名为青神县,至今美名依旧。青神县人还在城北建立青衣土主祠,每年正月二十一为土主会,百姓身着青衣,聚集在祠里敬香祭祀。不仅如此,还把流经青神的一条美丽江河名之为青衣江,亦名平羌江。
后来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蚕丛氏部族延着岷江,穿过灌口,将活动区域进一步向东南面的成都平原发展。这个时期大致处于中原的夏朝。
另外,在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区,住着另一支叫柏濩(灌)氏的部族,在文字记载中关于柏濩的资料极少。大部分人认为柏濩氏部族很可能是曾长期居住在今都江堰市灌口、观坂一带的土著部族。不过,作者认为,柏濩氏部族也可能另有来源。这主要来源于“柏濩”在各种记载资料中也有“柏灌”的译写,而“柏濩”很可能是在众多旧典中引用时由“柏灌”一词派生或通假而来。而“柏灌”从字义理解即“柏树丛(林)”。由此可见,柏灌氏最先很可能是一支生活在柏树繁茂的地区。他们的生活工具、生活环境、生活习俗与柏树息息相关,故而得名。而在四川盆地中部、川东,及川东北等方向的丘陵地带柏树林众多(比如今遂宁、南充、绵阳、达州一带),而成都平原及其西部山区一带却很难见到类似繁茂的柏树生长覆盖区。因此,柏灌部族很可能是来自与成都平原东部相邻的川中地区,即龙泉山脉以东的丘陵地带,核心区域很可能在今天的川中遂宁一带,更远古时期甚至可能来自更远处的川东或川东北。古籍编写者并未注意到四川盆地的实际地貌,故未作相关描写,可考的资料也极少。假如柏灌部族后来从川中方向向成都平原发展,与来自成都平原西北方向的蚕丛部族相遇而发生纷争也是必然结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