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已成往事》
第19节

作者: 求不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过了一会儿,那边人说“有,刘照瑞,原安东庄河县人,父亲叫刘华奇,是地方干部,母亲叫张景义。二等功臣,现任我驻朝部队某部汽车营营长,副团职。”
  局长说了声谢谢扣上电话,伸手到一边撂得小山一样的文件堆里翻“哪份?”
  科长过来帮着找,翻了半天才翻到“这个,张景义,带着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七岁。迁户理由是过来结婚。”
  局长拿着材料看了看,说“应该是继子。这是丈夫去世了,过不出头了,现在困难哪。”拿起笔签上名字递给科长“给办了吧,军人在前线流血,我们地方上不能给拖后腿。”

  科长接过材料,敬了个礼出来。
  “怎么样同志?”杨庆远扔掉烟头站起来。
  科长到办公桌后面坐下说“签了。是功臣家属你不早说。”
  杨庆远大喜过望,搓着手笑着说“这不是,一时喇和忘了说了嘛。签了就好签了就好,这可是,真是太感谢了。太感谢了。”
  科长把手里材料放到桌子上“材料呢?拿过来。”
  杨庆远赶紧把包里的材料拿出来“哎,哎,在这在这,全在这。”
  科长接过去打开绑绳“你姐这个大儿子,是继子吧?我看这年纪对不上。”
  杨庆远点头说“是是,我姐是43年嫁过去的,我姐夫原来的太太病故了,咳血。那会儿照瑞已经有十一二了。不过她们感情很好。”

  科长拿出公章来,用嘴哈了哈,给一叠材料上盖上红章,在户口本上填上申请表信息,签上名盖上章,说“好了,赶紧回去办吧,抓点儿紧还来得及。”
  杨庆远也不疑有他,千恩万谢的拿了材料出来骑上自行车就往溪湖奔。
  到了胡大头家,把办好的材料拿出来交给张景义,所有人都从心里的高兴,终于石头落地了。
  杨庆远说“姐,那头就得你自己回去办了,有了这边的准迁手续,那头不难办,找庄河县的户籍科盖章提档案就行了,那边不能难为你。我这走不开,就不陪你回去了,到时候你让景礼陪你过去,他隔的近。”
  张景义抱着材料说“嗯,我回去找景礼陪我,这就够感谢了,真是,麻烦了你这么久,跑里跑外的。金宝儿,谢谢舅舅。”
  刘金荣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看妈妈高兴她也就高兴,给杨庆远鞠了个躬,脆生生的道了一声谢“谢谢舅舅。舅舅你真好。”过去趴着杨庆远的胳膊在他脸上香了一口。
  杨庆远哈哈笑起来,这段时间的压力一扫而光,摸了摸刘金荣的头说“那就赶紧回去办吧,要不要我去帮你买车票?”
  张景义说“不用,我直接从这边坐就行。等我这边弄好了再谢你。”
  杨庆远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是我姐,说什么谢不谢的,日子过好就行,就挺好。”
  杨庆远坐了会儿就告辞回去了。晚上,胡大头下了班从食堂打了饭菜回来,张景义说“胡哥,庆远把手续办回来了,我明天就回庄河去迁,孩子得麻烦你照料两天,我办了手续马上就回来。”
  胡大头也挺高兴,摆了摆手说“没事儿,应该的,你放心回吧,孩子交给我。身上有钱不?得带点钱,那头办事买盒烟什么的,去求人呢。拿一百在身上。”从里怀里掏了钱数了十张递给张景义。
  张景义红着脸推托“不要,我有。我怎么能要你钱。”
  胡大头把钱塞到张景义手里,说“别和我外道,我工资高。你赶紧回去顺顺溜溜的把事办了比什么都强。孩子你不用耽心。”

  张景义握着钱点了点头,扭头对刘照丰说“照丰,妈回去迁户口,以后咱们就是这边的人了,你带妹妹在这等妈回来,听着没?要听胡叔的话,在家好好呆着,别出门,看好金宝儿。”
  伸手把刘金荣抱起来亲了一口“金宝儿,妈回去办户口,你和哥哥在这等妈,得听哥哥话,听见没?不能出院,不能乱跑。等妈回来带你上街。”
  刘金荣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结果,第二天,二十九号,张景义没走上,胡大头和工友吃饭喝醉了,被工友抬着送回来的时候吓了张景义一跳,放到炕上伺候了小半天儿,一直到天擦黑了胡大头才醒过来,有点不好意思,直给张景义道歉,说是心里高兴多喝了几杯。
  三十号,张景义怀着忐忑的心情告别两个孩子,独自一人上了回庄河的火车。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庄河县城放假了。对的,没有说错,那年头十一国庆全员放假热烈庆祝,都去搞集会去了。
  58年这一年,国内国外发生了许多事情。
  这一年,美国扬言要对我们施行导弹打击。
  这一年,毛子和我们翻了脸,很快就升级成了兵戎相见。
  这一年,老蒋要反攻大陆,美航母进入金门海域,解放军入闽作战,万炮齐发轰金门。
  短短的时间内三次空战,十三次海战,战争的阴影压在祖国大地上。
  九月二十九号,中央发布指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起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伟人指示要在全国各地以师为单位组建民兵组织。

  这一年的国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大阅兵工业大炼钢铁,农业大越进,全民皆兵备荒备战。这就是阅兵主题。
  不只是京城,全国各地都开展了阅兵游行的仪式,各地民兵披挂上阵,誓师消灭一切敌人。
  张景义只有回到青堆弟弟家里,焦急的等待。
  她不知道的是,驻朝部队将在十月二十六号之前,分三批从朝鲜撤军,第一批战士在这个时候已经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十月五号,张景义第七次来到县城公丨安丨局。
  看着公丨安丨干部在自己的材料上盖上红色印章的那一刻,张景义眼泪就涌了出来。
  已经出来七天了,怀着焦急,雀跃而又有一丝迷茫的心情,张景义告别弟弟,登上了火车。

  中午饭点儿刚过,张景义走出本溪湖火车站,顾不得喝一口水,匆忙的奔向胡大头家。
  “照丰,金宝儿。照丰,妈回来啦,给妈开门。”
  院门从里面打开,两张脏兮兮的小脸儿出现在张景义面前,刘金荣看了看,确认是妈妈,哇的一声哭起来,扑到张景义怀里。
  张景义抱着女儿问儿子“照丰,怎么了?”进了院子,刘照丰在后面关了院门,娘三个进到屋子里。
  屋里飘浮着一丝酒气,炕桌随意的摆在炕梢。
  刘金荣搂着妈妈的脖子“妈,我饿。”
  张景义看着儿子“照丰?”
  刘照丰说“妈你怎么才回来呀,妹妹都一天没吃东西了。”
  张景义啊了一声“你胡叔叔呢?”
  刘照丰说“你走的前两天还好,他还拿了东西回来,第三天又喝多了,我把前一天剩的东西给妹妹吃了。然后两天就只有晚上才回来,昨天又喝醉了,什么也没拿回来,妹妹哭还被他骂了。他,他还想打开咱们的箱子。”

  张景义扭头看了看箱子,锁还是好的,问“他人呢?”
  刘照丰说“上班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