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路》
第28节

作者: 胡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常松听得心潮澎湃,立马说等周六看完房,接着去赤霞山古玩市场碰碰运气。
  常松的表现很典型。在古玩圈里,每当出现一个捡漏的传奇,都会引发热议,大大提高一部分人跑市场的积极性。

  人性使然。
  但,往往是老看着别人中彩票,轮到自己连买多少年也中不了大奖。
  周六上午,常松开着他的低配帕萨特接上了吴夺,去往文物局家属院。其实常松更喜欢越野车,而且家里好歹也趁点儿钱,贵点儿的车也能买。不过,在机关单位混,不能太出格,要显得稳重踏实低调。
  两人到的时候,搬家公司还没到。
  这位吴处长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很稳重的样子;他老婆也在,爽朗热情。
  常松介绍了一下,相互寒暄之后,吴处长便带着吴夺看房。
  虽然是二手房,但是吴夺看了之后,着实很满意。
  户型合理,公摊很小,因为在家属院最南排,楼前只有绿化带和院墙,没有别的楼,所以即便是一楼,采光也很棒。
  整体装修是古香古色的风格,可能和吴处长在文物局工作有关。这装修除了被他儿子画得花里胡哨的墙纸得换,卫生间的马桶等设施不想用别人用过的得换,别的都不用动。
  最满意的还是这个院子。方方正正,打了十字水泥路,四块露土的地儿都围了半米高的小花墙。南侧靠近院墙还砌出两米宽的平台,平台中央搭了凉棚,这底下要加个躺椅,惬意得很。
  “这小花墙里的花盆我是都得运走的。”吴处长提了一句。

  “嗯。”吴夺点点头。这四块土地,他们家都是放了花盆种花,有点儿画蛇添足;应该直接种花,而且再来一棵石榴树或者桂花树什么的才好。
  仔细看了一遍,而后问了问双气三线等等情况,吴夺稍稍考虑,便决定拿下了。
  谈价是吴夺、常松、吴处长夫妇,四个人坐在客厅谈的。
  吴夺首先提了包税的事儿,他不想包税,提出各交各税。本来嘛,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就是个总价问题,主要是吴夺不喜欢在具体程序上乱套。
  吴处长夫妇同意了各交各税,但是在三万六一平的价格上却比较坚持。
  “您痛快地应了各交各税,那我也痛快一回,这样,我也不多讲,三万五一平,行的话,我立马就能付全款过户。”吴夺说道。
  “其实,本来如果你能包税,我们是想降到三万五的,但是现在各交各税······”吴处长的老婆接口。
  “三楼有套房子,报价三万五,各交各税,我只是打电话问了下,人家就说还能降呢!”
  “我知道你说谁家的房子,不就楼上么?他家没院子啊!”
  其实吴夺没打过电话,也不知道三楼那套房子具体在哪栋楼,因为挂出的房源是不会暴露具体房号的。只知道也是东打头,没想到就是楼上。
  “院子这东西,咋说呢。正因为我喜欢院子,所以才报三万五的价儿啊。但喜欢归喜欢,也不能太高。要不然,我不如买三楼算了。”吴夺笑了笑,“吴处长,嫂子,你们报三万六,我也没多讲啊。”
  吴处长看了看常松。
  常松也笑了笑,“我只是介绍人哈,买房这事儿本来就复杂,你们谈成谈不成都很正常。我就不发表任何意见了。”
  “你们稍坐,我接个电话。”吴处长拿着手机走出了房门。
  “我去看看搬家公司来了没有。”吴处长的老婆也出去了。
  吴夺知道,他俩这是要商量一下。
  最后,两口子同意了这个价格。

  “小吴啊,不过这两天可过不了户,我们还得收拾收拾,清点清点。”吴处长的老婆问向吴夺,“周一过户,你看行吗?”
  “行。”吴夺一想,正好和周二的清仓头拍错开了,“那我是不是得先付一笔定金?”
  “对对对,这样对双方都好。定金五万可以吗?”她就是想要定金的意思。
  “好。”吴夺痛快应了,转了五万定金,拿了写明情况的规范收条,搬家公司正好也来了,便就提出了告辞。

  “借着即将到来的乔迁之喜,杀奔赤霞山,捡漏去也!”刚走出去不远,常松就兴奋叫道。
  周六的赤霞山古玩市场是最热闹的,周一到周五没地摊,周六也比周日热闹。因为很多摆摊的收来的货,周六是第一次摆出来,周日就只有挑剩的了。
  来逛摊的老虫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周六都是一早来。
  不过,从前两年开始,赤霞山古玩市场也学着京津一带的老路子,在周日凌晨弄了个鬼市,周日凌晨三点就可以出摊。
  其实就是个形式,也是找个噱头繁荣市场。

  鬼市是有特殊时代背景的。看古玩,肯定是自然阳光下最妥,这忽明忽暗的拿着个手电筒射来射去,命中率必然是更低的。但这个鬼市的效果却很好,究其原因,是很多人喜欢这种氛围。
  吴夺和常松来到地摊区的时候,已经过了九点半。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
  两人从西头开始往东头逛。
  如今的古玩市场,实际上有很多是被现代文玩占据了;赤霞山古玩市场地摊区的最大优点,那就是不管真假,起码摆出来的,多是古玩的品类。那些什么菩提类的、珠串类的、果核类的、工艺品类的文玩,有专门集中的大棚区域。
  吴夺一开始“试”了不少东西,但一件真正的好货都没碰上。
  倒不是没老的,但并不是老的就有价值,很多东西,是所谓的老普,太普了,多老也没太大价值。
  逛了一小半的摊位,吴夺碰上的最好的一件东西,是一个雍正民窑的青花罐子,画片是雍正朝很有代表性的“花间寿”。
  所谓花间寿,就是围绕罐体的一组花卉纹中间,间隔以寿字纹。这种纹饰很有特色,也很典雅美观。
  这个罐子是全品,但是摊主咬死六千,一口价儿也不落。这也算是行价,雍正民窑花间寿的青花罐,就是中千的东西。吴夺见状,便也没要。
  而此时,常松在另一个以玉器为主的摊子上,看上了一件青白玉的花押印。他拿着反复打量的时候,吴夺也凑了上去。
  花押印最大的特色,就是印文内容比较“花”,可能是变体字,可能是符号,也可能是某种纹样。

  花押印主要是在宋金元时期流行。
  比如大名鼎鼎的宋徽宗的花押,像一个“一”加一个异形变体的“π”,实际上组合着来看,印文内容可以解读为“天下一人”。
  当然,宋徽宗的花押就是花押,是手写的,不是印。
  但宋金元时期,上到皇帝,下到平民,不少人喜欢制作花押印。

  常松手里拿着的这个花押印,形制很简单,长方形底座,桥形钮。体量不大,长边有个三厘米,窄边有个两厘米。
  吴夺上眼一看玉质,就知道是和田玉。不过这年份,虽然他觉得不是新东西,却也吃不准。
  印文的内容也看不明白,竖着看有点儿像一个繁体“葉”字。
  摊主是个留着小胡子的男青年,挺能吹乎,说这是宋代的东西,而且应该是王公贵族之物;常松问价,少了三万不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