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夺拿过来试了试,一听,没想到这东西还真有点儿年份,大致在元末明初,不过,就是个普通民间私印。
玩玉的一般都知道一句话,叫老不如新,就在这样的东西上。
同样的料子,现代工艺品若是做工精良,未必比老东西便宜。
主要还是因为这样的老货太过普通,工艺不够精良,而且历经岁月,往往多有损伤,即便没有大的缺损,小磕小碰是免不了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古玩的成本有时候很低,普通的老货,收来相对容易,出货价儿就可能也不高。
“元芳,你怎么看?”常松见吴夺拿着东西琢磨了一会儿,便就问道。
“三万太高了。”吴夺将东西放回到了摊子上,常松许是很喜欢这东西,立即又抓在了手里。
“那你说值多少?”摊主问。
“三百。”吴夺面不改色。
“别闹。”
“这东西哪能到宋?粗大明的路子,而且就是寻常花押私印。玉质不白还带棉,就是几百块的货。”这有了“高水平”,吴夺说起话来也硬气。
这种感觉是有点儿爽的。
“合着你说正经的呢!”摊主却冲常松勾了勾手,“他说了算么?他说了算的话,你给我还回来吧,旁边还有人等着看呢!”
“你这都是真的假的?”常松也察觉出了吴夺的变化,以前也不是没有一起逛过摊子,哪有现在这么吊。
“不信我就按你自己的意思来。”吴夺笑了笑,转而看了看摊子上其他的东西。
“哥们儿,他说了算不算的不打紧,你这要的确实太高了······”常松点点头,不过还是没撒手,开始和摊主磨叽。
吴夺看着看着,忽然在摊子靠近摊主脚边的位置上,也发现了一件玉印。
体量不算小,正方形底边得有四厘米以上,高度应该也超过五厘米。
黑漆漆的,好似是墨玉;上有龟形钮,隔着稍远看不太真切,不过这龟形钮有点儿特殊,更像是玄武。
“哥们儿,你把脚边那件黑漆漆的钮印也拿给我看看呗!”吴夺冲摊主说道。
“得,你俩不会是专门研究玉印的吧?”摊主撇了撇嘴,拿了起来,探身递给吴夺。
吴夺也探身接了。
古玩一类的东西,从道理上来说,最好不要手递手;但实际上,到古玩市场走一走,除了瓷器和大件的东西,摊子上手递手的情况,屡见不鲜。
吴夺接过来细细一看,这应该是玉石类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墨玉;但肯定不是和田墨玉,也不是黑玛瑙一类的东西;分量还比较压手,更不可能是煤精。
这印钮,的确是玄武造型,因为脖子和尾巴还是比较长的。刀工比较简练,不是现代电动雕头出来的东西。
翻看印文,是四个字,不过吴夺不认识,而且连什么字体都认不出来,应该是一种篆书,但不是最常见的小篆。
至于年份,看着好像入过土,但出土时间不好判断。
得,眼力还是不济!
吴夺将左手中指贴了上去。
这一听,吴夺细算年份之后,不由怔了一下。
春秋末期······
这枚墨玉玄武印,居然是年份这么久的东西!
玉印这东西,吴夺起码知道战国时期就比较流行了,苏秦佩六国相印嘛!
实际上,玉印的起源,根据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已经可以追溯到西周。战国时期已经很常见了。
而且,这枚春秋末期的墨玉玄武印,严格来说应该叫墨玉玄武玺。
因为在秦始皇之前,无论官印私印,都称之为玺。直到秦统一六国,嬴政称始皇帝之后,才把皇帝之印独称为玺,臣民之印称之为印。
怪不得这篆书很奇怪,春秋末期,那这印文的字体,很可能是金文的一种。
而这墨玉玄武印的材质,则是富平墨玉。
吴夺心道,怪不得一时认不出来是什么材质。
富平墨玉产自陕中,主要成分是隐晶质石灰岩,自古以来就有开采,如今市场上依然还有富平墨玉的工艺品。
这种墨玉,在古代,所用最多的,就是刻碑。比如有名的李斯《峄山刻石》、柳公权《玄秘塔碑》,原碑材都是富平墨玉。
这枚墨玉玄武印年份很老,吴夺得到的信息也很丰富。
但丰富不代表有用。
最有用的就只有三点,一是雕刻于春秋末期,二是材质为富平墨玉,三是用作私人印信。
其他的内容,基本是围绕这三点来的,比如雕刻的技艺特点,比如私人印信是按照要求雕刻,比如这种墨玉墨色均匀,玉质细腻韧性好······
而吴夺最想知道的信息,是这印文的内容!实际上也就是这墨玉玄武印为何人所有。
却没有。
这四个金文篆字实在太难认了,没有这个信息,想找专家高手辨认,也不知道得费多少工夫。
要知道,名人玺印和普通私人之物,价值差距很可能是天壤之别。
不过,好歹是春秋末期的高古玉件,价儿合适的话,倒是可以先拿下。
“你们还没谈好价儿啊?”吴夺打断了摊主和常松,“这黑石头印章怎么卖?”
此时,摊主已经将那件青白玉花押印降到了六千,常松呢,也出到了三千,正在僵持着扯来扯去。
吴夺这一插话,摊主就停了和常松的谈价,看着吴夺说道,“你俩还真有眼力,看上的都是我摊子上的好东西!”
“别说没用的了,报个地板价儿吧!”
“三千!”
“明说了吧,这是富平墨玉,你应该门儿清,买块大石碑的材料,也用不了三千吧?”吴夺直接点到。
适才吴夺点出青白玉花押的真章,摊主就觉得他是个行家了,“材料你说的没错儿,但这东西看着老得很呐。你看印文,认得么?那是钟鼎文,我找了好多老师级别的,都认不出来。”
“这就是个私印,普通老百姓用的,认得印文有啥用啊?真正的王公贵族,哪会用普通玉石治印?”
摊主笑了笑,“兄弟,你也别说旁的了,这东西我是一千八收来的,你好歹给我个辛苦费,凑整儿两千!要是还想再低,那就你放下吧,咱们都别受累。”
吴夺此时看了看常松,“这件花押印······”
“嗯,但也得价儿合适。”常松和吴夺很默契。
吴夺又看向摊主,“这么着,两件一脚踢,你最后报个实落价儿!”
“这已经很实落了啊!那件我都给他让得只剩裤衩子了!六千,你这件两千,一共八千,多吉利!”
吴夺略略沉吟,“这么着,我最后出一口啊,两件,五千,你觉得行就行,不行我俩也不耽误你做买卖了。”
“你这一下子砍掉小一半啊!不行不行,有空儿再来吧。”小胡子摊子一边说,一边做了个放下的手势。
吴夺和常松很果断地放下了。
吴夺是小赌一把,大不了摊主不喊,立马转身回来;因为这墨玉玄武印,半个上午没人碰,而且摊主主动让到两千,来价指定不高。
常松放下,是因为他的心理最高点就是三千。这东西如果是元末明初的,吴夺说几百那确实是扛着大砍刀,但这样的东西,三千确实也到顶了。要不是常松特别喜欢这种长方带桥钮的形制,也不会出这么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