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路》
第50节

作者: 胡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吴夺没说话,等着“但是”。
  “但是呢,那个客户比较懂行,我也不能白忙活不是?”

  吴夺笑了笑,“我明白姚叔。六十万你肯定嫌多,但我也不能太低出。这么着吧,就从五十万和六十万中间找个数儿,这个数儿你来报,行不行?”
  “小吴你真是痛快人啊!你痛快我也不能小气,五十六万,我给你过五带六,拆装瓷板的手工费也算我的,怎么样?”姚知源也是老手了,焉能听不明白?中间找个数儿,哪能随便找?那是必须得过了中间的。
  “行。”吴夺也不扭捏,一口应了。
  这价儿能接受。而且毕竟有一幅明代的水墨镜心在,取出之后接着就把原物件卖出去,也是个挺顺溜的事儿。
  而姚知源呢,未必只是为了赚这一单生意的钱,他和那个客户,应该是长流水。
  姚知源当场就给吴夺转了账。

  吴夺又和姚知源去了老师傅的店里,拿出收条,三人当面就交接清楚了。
  姚知源还想让吴夺留下,聊会儿天,中午顺带吃个饭;吴夺接二连三的有好货,让他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但吴夺肯定着急走啊,他着急回去看看这明代的水墨镜心到底啥情况呢,只能拒了。
  离开市场,打车回家。
  回到家里,吴夺立马拿出了这幅水墨镜心,铺到了桌上。
  现在,就相当于十四万单买的这幅镜心,看看到底是不是个漏儿。
  这是一幅水墨兰草图。
  大片留白。
  所绘兰草虽然只有寥寥数笔,乍看上去,如一蓬乱草;但再看一眼,却又觉得有一种醒神的感觉。
  而及细看,用墨挥洒恣肆,风骨尽显。有几朵兰花在叶丛之中忽隐忽现,还有一朵处在飘零的半空中,神采独具,却又不离全局。
  左侧空白处,题诗一首。

  但是很难认,因为是草书。
  没有名款。
  不过,好在有一方钤印。
  四字白文:青藤道士。
  这个吴夺能认出来。
  徐渭!

  这,居然是徐渭的水墨兰草图!
  吴夺在书画上的知识储备虽不足,但是徐渭的这个叫得最响的“青藤”,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亢奋之余,吴夺伸出左手中指,再度聆听。
  没错儿!就是徐渭的水墨兰草图!
  而且,这上面的草书,咏兰的七言诗,也是徐渭的诗作、徐渭的书法!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这下子可噱翻了!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天池生、山阴布衣······他的号太多了,起码十几个。
  徐渭是个很传奇的人物,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另外两个,一个是解缙,就是主持纂修《永乐大典》那位;一个是杨慎,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位。
  徐渭从小就出名了,神童徐文长的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
  才子不是白叫的,诗文书画,四绝,没有差的。
  不过,虽然他自我评价说“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但是他在后世最出名的,还是被他自己排在最后一位的“画”。
  徐渭是泼墨大写意开宗立派式的人物。明代开始流行水墨写意画,虽然徐渭不是第一个画水墨写意画的,但他却是成就最高的,且泼墨大写意独领风*。
  徐渭的画风,影响了明清很多画家,比如八大山人,比如石涛。
  徐渭在后世也有很多粉丝。

  有一个清代的粉丝,甚至还特地刻了一方印章:青藤门下走狗。
  这个粉丝叫郑板桥。
  还有一个粉丝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这个粉丝叫齐白石。

  除了诗文书画,徐渭还有一个不太容易和诗文书画列在一起的头衔:军事家。
  这也不是吹的。徐渭熟谙兵法,精通韬略,曾经为抗倭名臣胡宗宪出谋划策,抗击倭寇,屡建奇功。
  而在徐渭去世三百多年后的1937年,倭寇又来侵华;这幅徐渭的水墨兰草图,不知被谁藏在了瓷板木框之中,得以保全。
  一张图上,充分体现了徐渭诗书画三绝,足可称之为青藤绝唱!
  吴夺看着这幅水墨兰草图,忽然觉得这租来的房子确实有点儿不太安全······
  别看这镜心横不到半米,竖不足一尺,但如果上拍,应该是能轻松过千万的东西!
  欣赏之余,吴夺也不由想到了徐渭的人生结局。
  并不好。

  精神病发,屡次自杀未遂,失手杀妻入狱,出狱之后四处辗转,最后贫病交加,死的时候身边无人,床上无席,凄凉而终。
  叹息声中,吴夺又小心将这幅镜心装进了手提袋。
  想了想,干脆就放到了衣柜的顶上。即便家里进了贼,也不容易被注意,而且还能通风防潮。
  放好之后,吴夺不由心想,下一步,得抓紧安排搬家事宜了。
  吴夺想了会儿搬家的事儿,又觉得这么珍贵的一幅画放在衣柜顶上不太妥当,就又拿了下来。
  可是找来找去,总觉得哪里也不是百分百的安全。最后,干脆又放回到了衣柜顶上,不过这次是将手提袋套进一个大编织袋里才放上去,看着就好像一个瘪瘪的编织袋随手扔在上面一样。
  而接下来的大约一周的时间,吴夺主要就是在忙乎新家的事儿了。
  重新装了墙纸,换了浴盆和马桶,安上了灯具,购齐并安装了家电,基本买全并布置好了家具,锅碗瓢盆、床上用品、还有一些日用品也都买了新的。
  因为是一楼,原来人家的窗户也装了防盗网,检查了一番挺坚固,也就不用换了。
  重点是吴夺还买了一个大保险柜。

  买保险柜之前吴夺是一点儿都不知道行情,结果发现,各种型号和品质的保险柜之间的价格,差距太大了。
  最后经过研究比对,买了一个进口的带指纹验证的防火保险柜,高达一米八,宽有一米,内部空间设置也很合理。
  这个大家伙重八百公斤,吴夺忍不住突发奇想,楼下还有地下室呢,会不会把楼板压坏了?
  显然是想多了。
  价格也不轻快,花了二十多万。
  花这么多钱买一个保险柜,吴夺一时之间也有自己是不是飘了的感觉。

  但又一想,现在手里光是一幅徐渭的画,市场价值就上千万呢!而且以后还可能会有贵重的古玩珍宝要放,这玩意儿必须得买个高级点儿的,不然不安心呐!
  虽然都是环保家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吴夺也一直开窗散着味儿。
  这一天下午,保险柜安置完毕,这个家就差不多了。
  第二天,吴夺联系了一家家政公司,把新家彻头彻尾又收拾了一遍。同时预约了搬家。
  第三天一早,趁着早高峰之前,搬家!
  其实可搬的东西并不多,因为是租了徐大爷的房子,家具家电大多都是徐大爷给配的。
  自己的,主要是古玩玉石、服装鞋帽、还有笔记本、电子产品和常用工具什么的。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化肥。
  搬家公司来的俩工人乐了。人家是论车,一车多少钱,不管你东西多少、装不装得满。这个家搬得好,东西少,没大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