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卖的最火的菜是熏味、“烧焖大鱼头”“排骨土豆焖芸豆”“板栗大枣红烧肉”“蹄筋烧海参”“风味土豆泥”“腊肉豆干炒蒜薹”“三鲜馅饺子”“酸菜馅饺子”“牛肉芹菜馅饺子”。
风味土豆泥是一道比较普通的家常菜,很多人都会做,现在一般人在家都可以做。当时这道菜卖得火主要还是细节上做的到位,吃起来香,受到客人喜爱。
土豆选的是黑龙江产的黄麻子土豆。去皮,整个土豆放进蒸车蒸熟蒸透,拿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电饭锅里保温。客人点这道菜之后,把土豆从电饭锅里拿出来,趁热用啤酒瓶子捣成泥。然后起锅落大油,一大把葱花下去爆香,加入半手勺老汤,加少许盐和鸡汁调味,然后把捣好的土豆泥倒入锅中,转小火,用双手握住手勺开始向一个方向给土豆泥上劲。上到什么程度?感觉胳膊有点发酸,土豆泥开始起沙之后就可以了。这时候会看到土豆泥泛起白色的沙,闻着有一股飘香的土豆泥香气。
把炒好的土豆泥装到鲍鱼盘里,呈现干糊状。然后是周明小舅子王东开始出场表演,他端起鲍鱼盘开始在案子上磕打,就看着本来立着的土豆泥随着磕打渐渐地的平下来,在鲍鱼盘里形成一个平面。
把锅刷干净。炒土豆泥的锅最不好刷,炒的时候不管你怎么快速的转动土豆泥,土豆泥也会在锅边形成糊化,沾到锅边一层,刷起来非常费劲,得用竹刷子使劲刷才能刷掉。把锅刷好,落油,下入切好的肉沫炒香,加入炒好的复合酱(做排骨土豆焖芸豆的酱),炒成香喷喷的肉酱,淋上少许调料油,然后浇到土豆泥上,在浇的时候浇成一个半拉儿的太极形,等剩下的那半拉儿撒上切好的小葱花和香菜末,这样看上去上面是一个完整的太极图案,一半绿色,一半酱黄色,很美观。底下是土豆泥,吃的时候用饭匙挖着吃,很清香也很爽口。
这道菜很受女士和小孩儿喜爱,点击率非常高,有时候一桌会点两盘。制作这道菜的关键是土豆最好整个蒸熟,比切成两半蒸出来的效果好,还有就是在炒土豆泥的时候一定要加入大油,还有一大把葱花,并且是快速的按这一方向上劲儿,不要嫌乎费事怕累,一定要炒起沙,不起沙不行,一是不香,二是土豆泥发泄,没口感。土豆泥吃到嘴里要有满口的回旋香气,那才是火候,才是功夫。
看着挺简单的一道菜,但是做好了并不容易,哪个环节不到位都不行。有很多厨师同行到鹤雨轩来吃土豆泥,吃完之后觉着没啥,回去之后也上土豆泥,就是做不到这个味道,卖卖的客人觉着不好吃就停牌了。道理很简单,就是在细节上没做到位,导致菜品不香不臭普通平常。
厨师做一道菜,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粗加工,到初熟处理,到刀工成型,到辅料搭配,到烹饪技法的选择、到调料的选择和添加顺序,到火候的掌握,到出盘餐具的选择与盘饰装饰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需要精益求精,具有匠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盘好吃的菜来。这就是为什么看着普通的菜品,有匠人精神的厨师做出来就是人人喜爱的精品菜,不用心的厨师做出来就是一盘炒熟了的菜。
道理很简单,用心而已。
通过土豆泥的制作我也悟到不少东西。
菜不分大小,做到老百姓喜爱、接受、叫好就行。
功夫到位,就算是普通的原料也能做出美味佳肴。
四月二十八日,新菜谱、冰鲜小海鲜、熏味一起推出,鹤雨轩全新改版升级。
厨房的人都很激动,都在等第一桌客人的到来。
赵刚和张军打起赌,赌第一道热菜是啥。
赵刚说是“板栗大枣红烧肉”,张军说是“烧焖大鱼头”。
周明说:“我猜第一道菜是辣炒花蚬子。”
很快就有了结果,曹老板从厨房传菜口递过来一条大黄花鱼,说:“开张了,大黄花一条,家焖!”
虽然都没猜对,但大伙还是很高兴,随着第一道菜的到来,拉开了中午饭口的序幕。
中午饭口不是特别忙,但由于大部分是新菜的原因显得很忙。主要是上了冰鲜鱼,炖鱼焖鱼的时间长一些,感觉比每天上菜速度慢,但没出现客人催菜现象。估计客人也知道鱼要是做好吃时间就得长点,时间短了不好吃。
高兴的是中午卖出去三个烧焖大鱼头,大黄花卖出四条,还有几份辣炒小海鲜。当时鱼头是九块钱一斤进的货,往外卖是二十五一斤,一个鱼头都是四斤左右,三个鱼头就将近三百块钱,卖钱额一下就上来了。
凉菜那边卖的也挺好,熏味是快到饭口时候熏的,摆出去的时候还冒着热气,给客人的感觉就好,所以点的就多,十二点多点儿熏味就全部卖光,老二问要不要再熏点儿,我说不用,晚上饭口再熏。
面点饺子那里卖的也挺好,三鲜馅饺子卖得最好,有的桌点了一份之后又点了第二份,说明好吃了。
十二点四十左右把所有的菜品都制作完毕,从灶台上下来,来到传菜口,这时候来得早的客人已经吃完饭买单走了。服务员开始往下撤台,看到一盘鱼头客人吃的就剩下骨头,看到这个情况笑了,知道那是开心的笑,证明自己做的鱼头好吃,客人认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从中午来吃饭的客人桌数看并不多,和以前差不多少,上座率也就是百分之六十,但是从客人点的菜上看要比每天好很多,卖钱额上升有四百块钱,也就是说,中午能够突破一千。中午要是突破一千,晚上两千没问题,那一天三千块钱就有保证。
曹老板来到传菜口,我问:“曹哥,中午能卖一千不?”
曹老板也是很高兴,说:“我刚从二楼吧台下来,卖了,现在就一千一百多了,还有一个大桌和一个小桌没结账呢。”
我说:“卖得挺好。”然后问:“没听客人反应咱家菜贵不?”
曹老板说:“没有,没说贵的,我在吧台那站了一会儿,结账的时候都没说贵,说咱家菜比以前好吃了。”然后略带兴奋的说:“今天上的鱼头我挨桌看了,都吃的挺干净,有桌客人是咱家老客,他们点了一个,我问他们味道咋样,他们说好吃,比鱼头焖饼好吃。”
我说:“那就好,好吃就行,证明咱们没整错。”
曹老板说:“熏味卖的也挺好,客人反应好吃。”然后说:“谭子,就是太少了,今天我在前面卖明档了,到十二点二十熏味就卖没了,下回多熏点,客人都喜欢吃熏味,喝点酒啃个猪蹄子正好。”
我说:“暂时先不增加量,卖一个星期看看,然后再适量的增加,这样卖空了挺好,不浪费,还能勾住客人,想吃下回就早点来,是不,美味不可多得。”
曹老板笑了,说:“谭子,你研究的挺透。”
又和曹老板聊了几句,然后回到厨房检查一下。
老二在准备下午要熏得原料,开始下锅烀。
周明说:“谭哥,得买两个好一点的打鳞器,现在鱼开始卖了,打鳞器不好使也不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