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两桌客人就算吃住了,以后还会来吃,不但他们会来吃,还会领朋友来吃,这就是口碑。
通过后厨接到的菜单来看,中午能卖八百多块钱。
好事,比昨天卖的多。
什么事都不能着急,着急没有,着急事也解决不了,着急要是有用大伙就都着急了。做买卖也是这样,生意不是一天下滑的,自然也不是一天好起来的。就和人得病一样,病不是一天得的,也不是一天好的,世上还没有一天就可以治好病的灵丹妙药。
等到晚上饭口来了个小高丨潮丨,足足忙了一个小时才算消停一会儿。“排骨土豆焖芸豆”“腊肉豆干炒蒜薹”“板栗大枣红烧肉”这三个菜直接卖估清,别的菜卖的也挺好,粗略估计一下,能够买到两千块钱。
晚上吃饭的时候曹老板说:“谭子,你猜猜今天咱家卖多钱?”
我说:“两千八左右。”
曹老板说:“你这猜少了,中午就卖了九百六,晚上到现在还有两桌没结账已经两千多了,今天咱家能卖三千多。”
我说:“那挺好,好现象。”
曹老板说:“谭子,我看咱家的菜谱是不是得改改,把你的菜上来。”
“这刚两天,看不出啥来,咋说也得一个星期才能看出啥样。”我说:“另外我也看了,咱家的菜还行,好好做做都能吃住人,没必要做大的改动,把一些卖的慢的菜去掉就行,等新菜我看看,上不了几道,上多了也没用,到时候还是有卖得好的有卖的不好的。”
曹老板说:“那也行,这刚两天是看不出啥来,菜谱的事你定,你整完了我就出去打印去。”
我说:“行,这两天我再观察观察,不着急。”
两天时间看不出啥来,要是一个星期之内都能达到三千块钱那还行,说明生意确实恢复了。
饭店做的是个人气,只要有人气就不愁生意。
所谓的人气在直观上好像是客人多,热热闹闹的就是人气。这确实是人气,也是需要达到的,要想达到这样首先得先把店内自己员工的人气做起来,也就是把员工的气氛调节起来,让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而不是扯蛋上,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是什么?前台来讲就是服务,厨房来讲就是菜品。当所有人都开始往工作上使劲的时候,生意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在这方面往往都是厨房带动前台往前走,所以说厨房是一个餐厅的发动机。
接下来三天时间里生意都在两千八、九到三千三之间,等到了周六周日突破了三千五,周六那天卖的最多,三千七百块钱。看来生意确实在恢复中上涨了。
之后半个月生意稳定在三千块钱之上。
这期间曹老板找过我一次,还是菜谱的事,告诉他重新定菜谱不用着急,要做就做好,不能应付,再等等。
已经是四月份了,准备在五一之前把菜谱做出来,做一个像点样的菜谱。
曹老板说:“现在客人对咱家的菜很认可,咱们可以重新做菜谱了。”
我说:“曹哥,我是这样考虑的,这回做菜谱不单单是热菜这块改进加强,凉菜和饺子那块也得加强,我准备在凉菜那块上上熏菜,作为凉菜主打。我看了,熏味在咱们这条街上还没有,咱家要是上的话就是第一家,这样凉菜那块也能把卖钱额提升一下。剩下饺子这块我看了一下,通过这段时间观察,现在咱家经营十种馅饺子,我认为有点多,因为咱家店面小,那就往小了做,不要非得做成大饺子馆那样啥馅都有,没啥用。有的馅根本卖不动,但是还得准备,不准备菜谱上有,客人点了总退也不好,所以我的想法是把饺子品种往下砍,精减到六到八种就可以,我们只要把这六到八种饺子做好了就行。”
说到这里看了一下曹总,曹总说:“把熏味上去挺好,这个我赞同,估计能卖得挺好,等饺子这块,咱家叫饺子馆,饺子品种要是太少了是不是不太好。”
我说:“不会,咱家现在是十种饺子,每天卖的就是那三两样饺子,别的也不咋卖,我觉得有六种馅饺子足够咱家卖的,这样咱们可以集中力量专攻这六种饺子,把这六种饺子做好,有一到两种馅饺子做到特色就是赢。”
曹总考虑一下说:“那就按你说的整,咱们试试。”
我说:“我也想了好长时间,觉得这样做能行,要不然也不和你说。”然后接着说:“另外我准备在咱家上冰鲜小海鲜。”
曹总说:“冰鲜海鲜?”
我说:“对,就是冰鲜小海鲜。”
新接手厨房需要事事上心,啥都得照顾到了,哪块儿照顾不到都兴许出毛病。
当天回到家的时候林燕还没睡,在那看连续剧,看我回来问我怎么样。
“还行,一切顺利。”我说。
林燕问:“吃饭的客人多吗?”
我说:“还行,能卖两千多点。”
林燕问:“卖两千赔钱不?”
我说:“应该不赔钱。”
林燕问:“你厨房人都找齐了?”
我说:“找齐了,老二也过去了,干凉菜。”
“他过去还挺好。”林燕问:“那他那个对象不处了?”
我说:“早就不处了,年前就不处了。”
林燕说:“最好你们在那能干长,老二在那再处个对象。”
我说:“那是以后的事,现在还考虑不到那些。”
林燕说:“老二再处对象找个好点的,能过日子的,可别找岁数小的,啥也不懂,一天就知道玩。”
我说:“那也分人,你还岁数小呢,你咋知道过日子。”
林燕说:“我这还叫过日子,我是家穷不敢乱花钱。”
我说:“穷人家孩子早当家。”
和林燕我俩都是穷日子长大的,所以都不咋乱花钱,知道挣钱不容易,也知道没钱过日子的滋味啥样。
林燕说:“跟你说个事,志浩开始学驾照不上班了。”
我问:“得学多长时间?得两月吧。”
林燕说:“得俩月,说还差点钱,叫我给他拿,我说我不管,没给他拿。”
我说:“咋不给他拿,咱家没钱了?”
“他自己有钱,够,不给他拿。”林燕有点生气地说:“他挣钱都不给我妈,自己留着考驾照,我才不给他拿钱呢。”
我笑了,说:“随便,这事你决定,我不参与,到时候只要不说我这个姐夫小抠就行。”
对于林燕给家拿钱的事很少说啥,她也不怎么跟我说。家里就那点工资钱,拿没了就没了,想要就得等下个月开资。林燕也不傻,她得把正常过日子钱留出来,总不能为了顾家自己家日子不过吧,那就真是不过日子了,这样的媳妇要不要一样,不如不要。
林燕这样好,家里事我很少操心,都是她处理。什么水电费、卫生费、煤气费、还有房租都是她管,我在家吃不了几顿饭,家里的柴米油盐都是她的事,我几乎很少过问。
林燕说:“老谭,对门大哥家搬走了,来了一家新租房子的。”
我说:“是吗。”然后问:“新来的是干啥的?”
林燕说:“好像是做买卖的,卖干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