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今夜请允许我……》
第27节作者:
偏偏美如仙 晚上去进市中心吃了顿饭,算是为我揭风,以方维尚为首的头领们都是有来头是些人物,至少都是出身名门,就连公关部的主任方晴也是北师大毕业的,就数我最次,本省大学毕业。都还不熟,各自有所保留,除了客套还是客套,吃着吃着差不多成了工作会了,还是方维尚打断了大家。
“唉,自己人吃饭,还是不要谈工作的好,轻松一些。”
第二天李宝强亲自把电脑送来了,他果然是块做生意的好料,附赠了分配器,于是设备部的四台电脑连成了一个小型局域网。我看了看他带来的配置单和价格表,他没坑我。
“行,以后我要再进电脑和办公设备,就找你了。”
“大侠终归是大侠啊!你要老窝在家里不出来,有今天的辉煌?”
“这才刚开张,我还在试用期呢。对了,你得帮我把我们所有在昆明的同学的联系方式整理出来,最后能弄清楚在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
“摸错庙门了吧?这你得找王晓丽啊。”
“对对对,你看我都忙晕了。”
我让赵湘把所有公司的电脑进行了登记并尽可能的把档案健全,让李猛把所有属于公司的汽车购置资料从工程部找出来,也建立档案,并且随车附表,每次出车都必须严格的填写里程和用途,每月和财务核对油耗是否属实。当然,方维尚的用车例外,他从来都自己开车。
我补上了设备购置申请,请方维尚签了名,并且告诉他以后我会做到事前提交设备购置计划,并每月上报部门工作总结。
我的外企生涯就这么开始了。
日期:2008-12-16 13:10:24
从工程部拿来了所有相关的资料,暂时事不多,我开始看图纸。生产流程是由北京一家工业设计院搞的,听说安装的时候会来人。我想起了老周,老周就是学机械的,我在以前关于机械方面不懂的东西都请教他。我原以来会有大量的采购工作等我来做,但主体设备和辅助设备都已经订货,各项协议签订得都很全面。供货商和制造商的选择也大多是些知名企业,很显然这是一个内行人做的事,但在协议上签名的都是方维尚。
“方总,你不是学商务的吗?怎么设备订购你也弄得门清啊?”我对方维尚说。
“在你之前,总公司派了个年轻人人来做这些事,事他办,但字得我签,我签着字心里也发毛啊。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我们按订货单验货收货就行。年轻人?”
“和你年纪差不多。后来被总公司要回去了。”方维尚说。
“明白了。”这资本家的公司真是人才济济啊,我在心里暗道。
我向方维善申请了一笔资料费,星期六我带着部里所有人去了书店转悠了一个上午,购进了一批技术书和技术手册,我对金属加工不在行,也买了一些相关的书来看。我的英文水平一直都是哑巴英语的状态,就算速度慢一点,但能看也会写一点,就是口语和听力太差。翻译马林以口语水平见长,但他对科技英语略显生疏,和我正好形成一定的互补,于是我们常常相互请教。工程部提供的主体设备资料是英文的,在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晚上的大部份时间都用于翻译工作。我仔细的看了一遍,技术核心还是在由奥大利亚奥特龙公司提供的主体设备上。
公司肯出高价请我,不光是我的技术因素,同是也存在的别的原因。如果我仍然按从前的处世方法在国企生存,那我的价值就会被打折扣了。混国企靠的是人缘,混外企靠的是工作业绩,目标只有一个,把工作完成,为老板带来效益。少说话多做事做好事,是混外企的主要原则。
然而在中国混外企,也是要懂得的中国国情,人际关系肯定也是生产力之一。为了那一个目标,必定是需要很多人际关系的。外国老板把钱投入到国内,是要从这块土地上把钱赚走的,要赚走这份钱,必然是要利用这块土地的资源,然而这些资源仍然是国人在管理。我在一个周六请王晓丽吃饭,她带来了我们班在昆明的所有同学的资料,并且告诉我,在省发改委中,也有不少我们的校友,她再找机会介绍我认识。王晓丽这女人,在昆明这些年没白混,她的人际关系网络的确很广阔。我问她为什么会认识方维尚的,她说前些年方维善就到过云南有过工作联系,我也没多过多的打听。
为了吸引投资,高新区是铺设了足够的供电网络的,但金属行业的耗能很高,并且我们公司生产特殊需要双回路供电,我看这从另一条的主供电网络到厂区还有一千多米,但这条线路是必须架设的,否则一但正式生产就会象顶着个雷。刘芸现在不就是昆明供电局的办公室主任吗?
一个周未,通过刘芸约好了昆明供电局的首脑,叫了公关部主任方晴,方晴又带上了公关部的几名美女,我和方维尚一辆车,美女们一辆车,直奔新纪元大酒店。
“杨工,你得找时间去把驾照给学了,公司不可能长时间为你配司机。”在路上方维尚对我说。
“我也想学,不过现在太忙,再宽限我一段时间吧,等生产正常了再说行吗?”我递了根烟给他。这方维尚一向很儒雅,但就烟瘾很大,常见他烟不离手。
“行,等过了这段再说。”方维尚平时话到不多,我听出他的语气还是很平缓的。
“老方,怎么总不见老板来啊?”
“呵呵,总有一天你会见到的。”
“你跟老板多久了?”
“十年!”
“这么说你到过瑞典了?”
“呵呵呵呵”我的话让方维尚哈哈大笑。
“亏你还拿着人家十七万的年薪,连老板是哪国人都不知道?”
“我还真不知道。”
“中国人。”我吃了不大不小的一惊。原来我们的最大的老板才是瑞典人,而高普中国的CEO根本就是中国人,这是我在后来才知道的。
那天的酒喝得热烈,美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好遇上见到美女酒量高的对手。
我和刘芸坐一块,迎逢着一浪接一浪的推杯换盏。在平时很难办的事,在酒桌上也许根本不算什么事。
身为办公室主任的刘芸,也是见惯了风浪的人物了,看她比我还能喝。三十一岁的方晴在酒桌上很能来事,灌得对方头晕脑涨,而她自己却耍花招,偷偷把酒倒了,刘芸看到了也装作没看见。
“杨工,你和我们刘美女是同学?”方晴倚着刘芸的肩膀说。
“是是是,要不是我当年胆子小,现在就没我那妹夫什么事了。”
“姐夫!”刘芸大姐说。刘芸好象是比我大几个月。
“唉!”我答应了一声。“我说了别公开我们俩的私人关系。”
喝得半醉的人们因此而闹事了,非逼着姐夫和小姨喝交杯酒,大家乱作一团。见惯了风浪的刘芸也脸红了。后来这个玩笑一直在继续,每次上供电办事对方都问我是不是来找小姨子。
那天光酒就消费了五千多,但是供电局答应专为高普公司架设一段高压缆,为了以后能友好往来,我从供电局的渠道购进了两台大容量的变压器,算是回礼。
设备的安装开始了,主体设备随行了一支奥大利亚施工队和一名工程师。我下了死命令,连我在内的设备部所有技术人员、修理工必须时刻跟随施工,必须带记录本和画图夹,翻译马林也必须随时在场。晚上及时整理资料并进行汇总,我每天检查。
那一段时间,真可谓是没日没夜,我每天顶多能睡五个小时,三个月下来,我瘦了五公斤。人明显的不够,我把工程部的人也要了两个过来帮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