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明宫》
第37节

作者: 绍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换言之,赵玖是允许刘太尉弄清军情后立即撤退的。

  便真的是被打懵了,一时慌乱谎报了军情,可放到极限,打个对折,五万总是有的吧?不然何至于六个军州同时遭袭,然后六个军州同时溃败?
  实际上,赵玖在恢复冷静后,与张俊彻夜讨论,结合着种种客观条件与刘光世的人品,得出的结论便是可能还是兀术本部五万人南下了。
  但即便是五万也很让人绝望啊?!
  且说,赵玖之前和韩世忠,包括杨沂中一起于顺昌府外颍水河堤上弄出来的这个大略计划,虽然仓促,却也不是什么虚妄之论,其中诸如防御的位置、三万人的红线,都是经过切实严肃讨论的。

  防御位置且不提,寿春、下蔡这里是自古以来兵家要冲,便于防守;而三万人的兵力,不仅仅是计算了御营的战力,也是三人结合了南逃的京东两路官员们带来的情报,针对金国东路军的兵马分布得出一个很有可能的军事预估……
  须知,金人野蛮,每到一处便要烧杀劫掠无度,那么按照河北地区的经验,京东两路必然有义军和野心家们并起,金人在京东东路这一回未必能坐稳!
  所以,挞懒这个监军副帅首相需要确保金军在齐鲁之地的控制力度,所以天然不会支持兀术的,而金兀术一旦南下便最多只有他自己的五个万户可以调度。
  但是五个万户他能都带来吗?
  这厮总得留点兵马确保后路吧?
  京东财货那么多,总得分点兵马看守他在京东的缴获吧?
  还有沿途攻略刘光世所领的那些城市,总得分兵驻扎吧?
  所以讲,三万这个数字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也是确实可能实现的一个数字!这不是瞎编来的!
  但现在少则五万,多则十万是个什么鬼?
  难道金兀术只是想吞下泰山南部的京东西路,并没有来寻他赵官家的意思?但也不对啊!因为时间和季节摆在那里,此时能让金军冒雪南下的战略目标,除了躺在淮甸的赵官家也没谁了吧?
  总而言之,赵官家也好,张太尉也罢,随行的行在文武也好,完全被刘光世刘太尉的这些军报给弄绝望了,绝望到懵逼的那种……而且这些军报,混合着宗泽重新从东京送来的‘北线无战事,东京可归’的系列报告,此时格外显得具有戏剧性、荒诞性!好像还偏偏有点合理性!
  “无论如何,官家先过淮河吧!”
  思考了许久之后,张俊张太尉扑通一声,成为了某人出井以后第二个朝他下跪之人。“既然可能是五万金军主力,那臣委实守不了!更何况,刘正彦行军迟缓,刘光世必然损失惨重,原定兵力布置都不足的!”

  赵玖沉默难言,俨然心有不甘……他当然心有不甘!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准备破釜沉舟,准备给自己也给所有人一个交代的,而且为此做了那么多事情,下了那么大决心,搞得好像要成什么大事一般,结果却被对方用如此直接了当的实力碾压给轻松击破……一时间,不用别人嘲讽,赵玖都只觉得自己是个笑话。
  但这又能如何呢?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可能是这个时间点宋军最出色、最正面、最可信的将领的韩世忠都说过,三万以上必然守不住!然后可能是第二个能打的张俊刚刚也对他说,五万金军他实在是撑不住!
  事到如今,只能说,赵玖此番作为,纯粹侥幸心理发作,咎由自取了。

  “官家且过淮河吧!”
  张俊张太尉说话的时候,行在这里的文官明智的保持了沉默,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心里明白,这个时候张俊的一句话抵他们十句。
  “过淮之后,官家自去扬州稍待,但也请官家务必为臣留够船只,并在淮南事先提臣征集好寿州、濠州丁壮,而臣先在下蔡城为官家尽量挡一挡,真不行了,臣便撤到淮南节节抵抗,务必使官家能有从容余地……”张俊言语愈发恳切。
  “不能一起渡河,然后在淮河后面守吗?”赵玖听到此处,终于忍不住开口。“我见对面八公山地势险要!”
  “不能!”

  跪在那里的张俊回答起来堪称斩钉截铁。“官家须知,此时我军根本无法野战,想要守淮,必须要有倚靠着下蔡这样的坚城在淮北设有突出点,使金军不得不分大军于城下,然后方能纵水军之力隔绝长河,再引淮南人力物力往来支援淮北,这才是能坚守的道理所在!也是韩五方略确有可行的所在!否则千里淮河,金军便是费些时日,也能寻机从容而渡!”
  赵玖再无话可说……因为这些道理,他这几日早已经耳熟能详,而且他虽然不懂军事,却也能明白张这番话是符合所谓基本事理逻辑的。
  除此之外,他同时还知道对方接下里要说什么,无外乎是金军兵力足够,来的又如此迅猛,那么下蔡城的存在恐怕已经不足以影响金军渡淮了,他们计划一点崩,全盘崩!
  “那就准备渡淮吧!”赵玖强行按住了心中最后一口气,几乎是咬牙切齿一般应下了对方。“寿州士民,能送过去几个是几个!”
  闻得官家此言,不知为何,堂中上下文武,俱皆释然之余,却又隐隐带了三分颓丧之意。

  毕竟嘛,天下汹汹至此,尽管知道只是臆想,可谁又能不期待这位隐隐有汉唐英雄气的赵官家真是个汉武唐宗般的人物呢?
  真当李伯纪当日病的彻底无能吗?真当颍口处被官家分流到淮南的大宋精英们是傻子吗?真当天下人都是逆来顺受之辈吗?
  但那又如何呢?
  诗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话说,赵玖在心里预想了很久的战争惨象终于第一次赤裸裸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却很可能是他本人一手造成的。
  须知道,寿州横跨淮河,而其中最富饶的下蔡、寿春双子城更是隔河遥遥相对,两城之间靠着码头、道路、市集联结不散,甚至晴日间站在淮河南面的八公山上是能同时看到两城盛景的。

  故此,本地淮北士民闻得金人要来,自然不会对往淮南躲避感到什么不理解和不适应。
  但是,所以说但是,丁壮是需要留下来守城的,财货却肯定是要带走的,粮食是要上缴的,而最让人崩溃的是军情太紧急了……按照刘光世所言,他所领的泰山南部六个军州全数遭袭,那么最近的徐州北部到淮河边上不过四百里,四百里距离,以金人之前数年内展示出的敢战和不畏苦战,怕是五六日内就能有一支成建制有战斗力的金军先头部队赶到。
  当然了,也可能是七八日,但这种情况下谁敢去赌?
  尤其现在还是年关!

  于是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寿州北部士民,紧张的河上运输,惊弓之鸟般的行在文武与军心不稳外加贪欲发作的张俊部,导致了一场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混乱。而混乱中,这年头大宋军队的无纪律性、行在官员的倨傲与自私、百姓的惶恐与愤怒,又被反过来放大,使得所有人都陷入到一种躁动和无序的状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