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是得去看看老人家了,好几个月都没回来,老是念叨你。”
“嗯,我明天一早就去。”
肖光伟答应着。
方平把面盛在碗里,撒上葱花。
“好了,快吃吧。”
肖光伟大口大口地吃着面条,还是家里的味道好呀。
吃完饭陪着儿子看了一会电视,方平就带着儿子去洗漱,让他早点睡觉了。
肖光伟进了书房,打开了电脑。
说是书房其实就是内阳台隔的一间。
方平说道:“你要的资料我给你放在电脑里了,你看吧。”
“谢谢老婆。”
“谢什么,自从你被派去参加扶贫工作,我都快成为半个扶贫专家了。慢慢看,我去给儿子讲故事。”
肖光伟看着方平出去了。
这样贴心的老婆上哪找去?
老妈曾经说对他说过:“伟娃子,你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娶了个好老婆,别的就不要说了。”
嘿嘿,他也这样认为。
方平跟肖光伟是中学同学,读书的时候都还不懂事,也没往哪方面想,毕业后就各奔东西了。
如果不是肖光伟从部队回来探亲,约了几个同学聚聚的话,恐怕也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那次聚会,同学再叫同学来,一个叫一个的,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串串,其中就有方平。
大家说着毕业后各自的经历,气氛很少热闹融洽。
就是在这次聚会当中,方平引起了肖光伟的注意。
在他的印象中方平个子小小的,很内向的样子,读书的时候,两人恐怕话都没说上两句吧。
可这次不一样。
也许是女大十八变吧。
方平个子长高了不少,话也挺多的,看上去开朗活泼得多,依旧梳着马尾,说话的时候马尾跟着一晃一晃的。
嘿嘿,这一晃就晃进了肖光伟的心头。
回到部队以后,他就通过另外的同学要到了方平上班的地址,开始给方平写信。
就是凭着这一封封的信,打动了方平的心,方平同意了两人交往。
等方平同意后,肖光伟马上就申请了转业,他迫不及待想回来,总不可能一直纸上谈兵吧。
虽然想留在部队多干几年,但是芳萍说过她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去随军,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肖光伟转业回来,这样以后才不会两地分居。
方平的想法没错,而且肖光辉也不舍不得让方平随军,因为他待的地方是内蒙古大草原,那个地方冬天可是贼冷的,生长在南方的姑娘怎么受得了呢?
不过让肖光伟感到高兴和佩服的就是在他转业之前,方平只身一人拖着行李箱辗转几千里到部队来看他,顺便接他回家。
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这太给他长脸了。
见到方平那一刻,他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像个二傻子一样,只知道咧着嘴傻笑,反倒被战士们给挤到外边去了。
方平被战士们围着看的时候,大大方方地把带去的东西分给大家。
一口一个嫂子的叫着她虽然有些脸红,但是并没有生气。
领导走到肖光伟身边打趣的说道:“多好的小姑娘啊!这么小的小姑娘,你是怎么追到手的。”
肖光伟呵呵笑着:“是我同学,跟我差不多,哪是什么小姑娘?”
在内蒙古大草原这么多年风吹日晒雨淋的,肖光伟看上去又黑又老,比年轻漂亮的方萍大了十岁都不止。
等战士们散了,肖光伟才有空跟方平说上话。
“我没想到你回来……”
方平说她虽然不想来随军,但是还是要来看看肖光伟当兵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亲自来感受一下,这样以后才有回忆的东西。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馨园是一个茶馆的名字。
这个名字取得好有诗意,不愧是文化人呀。
下午,肖光伟早早的就来到了位于公园里的茶馆。
当他看到馨园里面的装饰布置,再一次感叹,文化人弄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居然还有画室,茶室,跟乡镇上的那些老式茶馆简直是天壤之别。
月亮门外还有一个花园。
花园里的池塘不就是以前公园里的那个湖吗?
小的时候一到节假日就会到公园里来划船,那个时候觉得公园里的湖好大呀,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小池塘而已。
是人长大了还是眼界开阔了?
也许都有。
肖光伟笑一笑,穿过月亮门站到了池塘边。
翠竹丛丛,烟波淼淼。
“先生,你是来喝茶的吗?请这边坐。”
一位穿着中式对襟碎花衣裙的服务员过来招呼。
肖光伟:“我姓肖,跟这里的老板约好了,麻烦你通知一声。”
“好的,你稍等,我去通知老板。”
服务员转身走了。
肖光伟在花园里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这里是个好地方呀,现在的闹市中难得有一处如此清幽之地。
嘿嘿,我也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都是托朱老师的福呀。
朱老师不简单,看来她的这些同学也不能小觑。
正想着,一阵脚步声传来,跟着一个大嗓门喊道:“哪位是肖书记?”
肖光伟回头看,就见从月亮门那头走进来几个男男女女。打头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刚才就是他在问。
肖光伟站起来:“我就是。”
壮汉停住脚步,闪身让后面的人走了上来。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朝肖光伟伸出手说道:“肖书记,你好,我是刘建国。”
“建国兄好,我叫肖光伟,你叫我名字或者老肖都可以,千万不要叫什么书记。”
“好,坐坐。”
几人围着桌子坐下来。
刘建国又给肖光伟介绍了另外三个人。
那个壮汉叫王大勇,另外两位女士一个叫陈丽丽,一个叫何秀丽,就是她们两位在负责茶馆的经营。
刘建国:“这都是我们的同学,在宁城还有好几个,大家都想知道朱霞的情况。不过其他的同学现在都在上班,没有空过来,也就是我们几个代表。”
肖光伟:“没想到你们分别30年了,都还能够找得到。”
刘建国说:“是啊,我也很纳闷,朱霞是怎么找到我的?”
肖光伟说:“在我们白马镇有宁城教育系统的干部下去扶贫,朱老师就是通过他们打听到你的。”
何秀丽:“那朱霞又是怎么去了你们那里呢?那个叫青峰村的地方我们听都没听说过。”
陈丽丽:“中学毕业以后,我们就分流了,我们读技校的读技校上,中专的上中专,只有一部分同学上了高中考大学。
我记得朱霞成绩好,肯定考上大学了的,班长应该知道的。”
刘建国:“虽然高中我们不在一个班,但是朱霞是高中的尖子生,在年级上还是很有名的,后来她考上了西师,我们就再没见过面了。”
王大勇:“肖书记,你给我们说说朱霞吧。她变化大不大,不知道还认得出来不?”
肖光伟:“我不知道她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她变化大不大,哦,对了,我这里有她现在的照片,给你们看一看。”
肖光伟拿出手机翻出几张照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