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108种思维命运和结局,冯一楠重聊水浒传》
第43节

作者: 冯一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10-18 12:00:30
  四十、散仙 之功成名遂身退 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身体可以休息,唯有这心,似乎片刻也不得闲,幼时担心考试成绩,上学不得玩,青年担忧爱恋工作,中年费心事业和家庭,晚年心系子女。宋代无门禅师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说的便是此情此景。
  《水浒传》在最后一回结尾处的两首诗中,一首单论了心闲的好处,由这一首诗,也可看出施耐庵和罗贯中这一对师徒,虽然有抱负,有才情,早年也确实参加了许多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到了晚年,两人都是归于佛道的。“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赤族已堪怜。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然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两人不只这么写,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追求的是范蠡的境界。一个留下本水浒,一个留下本三国,当然罗贯中也写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小说,但他一生的价值,还得数那本《三国演义》了。完事后两人和写《道德经》的老子很像,虽然没有历史记载两人骑牛或者骑马骑驴去哪里旅游了,但是肯定也是该去哪里就去哪里了。人生百年,心总会有所归的,正如同老罗在三国开篇写的那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经历过该经历的,心归于安,而后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以说不管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都是以这样的人生境界为追求的。那么在水浒传中又是具体如何表现的呢?
  水浒传中有几个开了外挂的人物,比如走得飞快的神行太保戴宗,这显然好过今天的汽车,不用烧油,如果这个神行法能够推广开来,那绝对节能环保。还有一开始就以罗汉境界登场的花和尚鲁智深,这个和尚到处杀人放火,扫平世间不平事。还有一位就是今天小子要闲聊的主题,能够呼风唤雨的入云龙,一清先生,公孙胜。
  小子前文曾经言道,水浒传中能够称为龙的人,少之又少,其实不止水浒,在整个历史上能够称为人中之龙的,都是绝对的少数派,比如诸葛亮,就是等待明主的卧龙。那么水浒里面这个入云龙,又是怎么回事呢?
  龙这个传说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现在居然有学者考证龙其实就是蜥蜴,这真是赤裸裸的污蔑,作为炎黄子孙,如果我们自己不懂得自己的图腾,那当然是很遗憾的。要明白龙到底是个什么动物,就得来看易经开篇的乾卦。

  从初九潜龙勿用开始,直到上九亢龙有悔,这六变,说的就是龙的变化,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把这个用在了自己的小说中,于是有了降龙十八掌。那么这个龙,到底是个什么动物呢?
  上古时代有没有这种生物,这个小子没见过,不清楚,至于后来,显然也是没发现龙这种生物的。但是由于易经被认为是群经之首,也是现在可追溯的中国文化的源头,那么龙这个生物,一直就被捧得非常高。古代封建帝王,更是以龙为皇家专用。为什么龙一直这么被这片大地上的人推崇呢?
  答案其实已经写在了易经里面,三国演义里面其实也有经典论述,这个前文已经引用过,不再赘述。比如诸葛亮号卧龙,他在未出茅庐前就是初九,潜龙勿用的状态。刘备称帝后,带七十万大军伐吴,被小麒麟陆逊一把火烧得白帝城托孤,就是亢龙有悔的状态。
  所以龙,哪里是封建皇家专用?诸葛亮,刘备,都是人中之龙,他们的一生,是可以在易经的乾卦变化里面看到清晰的轨迹的。至于前文曾经聊过的李俊,他在整部水浒之中,都在初九的状态。

  龙从云,风从虎,龙能够根据时机变化无常,或隐或现,大则能行云布雨,小则能隐身于云中,无可找寻。龙的内涵,说到底其实是和天时地利人和,与自然相和谐的智慧,这也是龙成为这个智慧民族的图腾的原由。至于蜥蜴,这样一个繁衍了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怎么可能把蜥蜴当图腾?真是低估了祖先的智慧,也低估了自己的祖先的传承。
  聊了上面一通,可见水浒作者给公孙胜这个外号,是有深刻用意的。不同于宋江,吴学究,卢俊义三人,公孙胜这个人并不见于三十六人赞,也就是说,公孙胜是完全由施耐庵创作出来的人物。
  那么什么是入云龙呢?龙的变化,有潜龙勿用,有见龙在田,有终日乾乾,有或跃在渊,及至飞龙在天和亢龙有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原文,公孙胜的出场,是在第十四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庄客去了没半个时,只听得庄门外热闹,又见一个庄客飞也似来报道:“那先生发怒,把十来个庄客都打倒了。”晁盖听得,吃了一惊,慌忙起身道:“众位弟兄少坐,晁盖自去看一看。”便从后堂出来,到庄门前看时,只见那个先生身长八尺,道貌堂堂,生得古怪,正在庄门外绿槐树下打那众庄客。晁盖看那先生,但见:头绾两枚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那先生一头打,一头口里说道:“不识好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