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无鸟入眠》
第17节

作者: 资深男青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春生推开房门,端了茶进来,一杯递给李扼,一杯递给道长。春生是个孤儿,不到两岁的时候被人遗弃在一辆长途汽车上,当时道长正好从武当山云游归来,见无人肯收留这个孩子,便将他带回了遇真观。现在,春生已经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了。他虽然不会说话,但却是个非常聪明的小伙儿。道长不但教他读书写字,而且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打坐、习武。李扼知道,春生有一手很俊的功夫,只是平时不太示人。他是观里最年轻的道人,平时除了修课看经,还要照料道长的生活,帮观中干一些体力活儿。李扼一直把春生当作自己的兄弟一样对待。他想跟春生聊几句,但春生看了道长一眼,返身出门去了。

  “您最近还好吗?”李扼问道长。
  “好,一切如常。”道长说。“你呢?当了官儿,是否还能适应?”
  “勉强还能适应。”李扼说。
  “你父亲怎么样?这家伙,好久也不来我这儿了。”
  “他最近有几个病人,可能有点忙。”李扼说。“我也有两、三个星期没有回去了。”

  道长与李扼的父亲是许多年的朋友,他们都深谙中医,不过道长是专攻内科,而李扼他父亲,则精于骨科,一辈子都靠祖传的正骨、接骨术谋生。
  道长看看李扼,慢慢地喝了一口茶,道:“遇到困难了?”
  “最近我们遇到了十多起怪病,”李扼说,“病人发烧、咳嗽、胸闷,还有的腹泻或者呕吐、乏力、倦怠、昏睡或者短暂的昏迷。”
  “暑去秋来,阳衰阴盛,邪气浸体,正是容易患病的时候嘛,不奇怪。”道长说。
  “您以为这是什么病症呢?”
  “这不就是感冒嘛!”道长说,“或者体质虚弱之人,因饮食不当,又受风寒之袭,同时伴有腹泻呕吐,也属正常。”

  “可是还有病人皮肤搔痒、气味异常,又同时伴有前面这些常见流感的症状,很是令我们困惑。”
  “数病相杂,也未可知。”道长说。“现在有些新玩意儿,如化学品之类,遇到有不适之人,可能就会引起皮肤过敏,搔痒哮喘都不稀奇。至于异味,如果持续数日,又不是出自口腔,就要看内脏是否有问题了。”
  “我们组织了最好的几位专家进行了会诊,又多次化验检测,却始终没有找到病因。”
  “难道连方向都没有吗?”
  “方向倒是有,”李扼说,“有的认为是禽流感,有的认为是犬流感,还有的认为是狂犬病毒扩散症”
  “狂犬病毒?流感怎么还会扯上狂犬病毒?”道长问道。
  “是这样,有几个病人,曾经一度很狂燥,且富有攻击性,被怀疑是狂犬病毒的扩散症。”李扼道。

  “这不难区分,狂犬病毒一旦病发,病毒多走神经系统,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坏和血液病变,而禽流感一类,最容易损坏的是人的肺部、心脏和肾脏。”道长说。
  “是否由于体质不同,神经系统再引发精神狂燥呢?犬流感的原因,目前虽然不是十分明朗,可难保它与禽流感有类似之处呢?”李扼又道。
  道长听李扼说完,沉默了一会儿,说:“有些新型疾病,诡异难辩,传统的诊法,往往很难抓到要害,你们要多利用先进的设备,尽早查明病因。病因明了,就好下药。”
  道长这短短的几句话,让李扼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他更加认识到,检测和病毒实验这一步是走对了。如果鲁岱的检测结果出来后,仍然没有新的发现,而病情又得不到控制,就应该立即将病源体标本送到省里,请省中心和医学院帮助检测分析。
  “我听老的大夫说,有些传染性疾病,有时也一度猖獗,病因也查不出来,但后来慢慢消失了。您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这是肯定有的,”道长说,“有些病来无影去无踪,只在局部地区传播,人并没有搞清它的来历。”
  “我现在担心的,正是眼下这种怪病会不会继续扩散传播。以我们目前的检测和诊治手段,恐怕很难找到有效的控制办法。去年南边的禽流感,漫延几省,一度失控,闹得人心惶惶,疾病防治部门,更是被拖得筋疲力尽。”
  “按照人类目前这个活法儿,疾病只会层出不穷。有多少贪欲和多少愚昧盲从,就会有多少疾病。”道长说。
  李扼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道长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他说:“是啊,怪病越来越多,而治病的药却总是慢半拍。”
  “也不要太迷信于药物,其实,一些新型疾病的诞生与新的药物、治疗手段也颇有关系呢!”
  “您的意思是?”李扼问。

  “体内之毒,并非只有杀死一法,”道长说,“譬如流水,截堵固然可行,但并非唯一。目前对付新疾病,西医多以杀死病毒为主,诸不知肌体和细胞也是有生命的,一种活体被阻隔扼杀,势必会憋出另一种活体,如此此消彼长,疾病不但不会穷尽,反而可能更凶顽诡秘。”
  “可是病毒既已生成,并且威胁到生命,也唯有将它杀死才能救人啊!”
  “从人道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可是从种群进化的角度看,越是先进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实际是越是保护了种群中的病体和弱体,久而久之,整个种群就会变得羸弱,抵抗力也就越来越弱。”
  “那应该怎么办呢?”
  “因势利导,化解才是上策。尤其病处萌芽、尚未扩展时,就应施以温药,去其芽根,等到形成气势,便只能以类似西医之猛药利刃除之。当然,最好连病毒的种子都不让它产生,那就得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了,饮食起居,皆不可滋意任为。”
  李扼回味着道长的话,沉默片刻,突然涌起一个想法,说:“道长,您认为中药在预防、治疗这类流行性疾病方面是否可以起到作用?”
  “当然可以,”道长说,“中药治这些传染性疾病,历史悠久,但前提是要辩症精准,下药得当,而且在疾病刚一露头时就下药。”

  “道长,您能否结合我说的病症开个方子?”
  道长没有吭声。李扼知道他默许了,于是把一些病症再次复述了一番。道长听后,沉思片刻,取过纸笔来,开了两个方子递给李扼。李扼小心翼翼地接过来,一边等着墨迹风干,一边欣赏着道长那一手漂亮的书法。那些字指头般大小,十分地隽秀飘逸。
  “这两张方子我是绝对不会留在药店的,捡完药我就把方子拿回去珍藏起来。”李扼说。
  “字好不管用啊,能治病才重要。”道长说。“这两个方子,仅供你们参考,能否使用,多大范围内使用,全凭你们主治的人决定。”
  “不管是否使用,我都在此先向您表示感谢!”李扼说。“现在我终于明白,我这外科医生去干这个疾病预防的工作,真的是张冠李戴。”
  “世事变幻,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把握,当初你干这差使,也是出于公心,既不能退,全力为之吧。”道长说。
  李扼点头称是。这时春生又推门走了进来。他左手提着一壶开水,右手端着一个竹制的小果篮,里面装着红红的枣儿。他将果篮放在书案上,道长和李扼的中间,示意道长和李扼吃枣。李扼站起来,拍着春生的肩膀,与他交谈起来。他的手语就是在与春生的交谈中练就的。春生兴奋地与李扼交谈着,抓了一把枣子递给他。
  “吃点枣吧。”道长对李扼说,然后他朝春生比划了几下。李扼明白了,道长他是让春生去准备一些枣子,一会儿让李扼带回去,给他父亲尝尝鲜。

  春生拎起水壶,给两人的茶杯加完水,出去了。
  李扼代表父亲谢过道长。他感到自己轻松了许多。
  日期:2011-12-24 01:18:1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