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郎》
第12节

作者: 煮茶酒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且孙河知道孙翊之所以晚出来,就是因为太着急出来议事才致使衣袖染上了污渍,而且又怕张昭不悦,才耽误了一会的。
  想到孙翊为了议事连早餐都顾不上吃,如今还被张昭当面责备,孙河眼中就浮上了厉色。
  堂中的程普、黄盖、韩当等将脸色也不好。
  身为孙家三代家臣,孙翊既是他们的主上,也是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子侄,现在被张昭当面责备,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程普正要出列驳斥张昭,却见在上首的孙翊起身对张昭拜道,“公之所言,发翊之醒,翊以后不敢误也。”
  孙翊的致歉打住了程普的出列,程普只在心中叹息一声,而后又把严厉的目光扫向了张昭。
  张昭见孙翊虚心接受,还向他致歉,心中也觉得自己太过了。
  只是孙翊昨日的表现超出了他的期待,让他对孙翊这个少主产生了更大的期待,高期待之下要求也就更高了。
  而且张昭在心里也是把孙翊当做子侄看待的,再加上自己的性格一直刚正,这才忍不住向孙翊直言。
  不想孙翊不见忤,反而向其当堂致歉。

  张昭连忙起身避席不敢受孙翊之歉,口中惶恐道,“臣不敢。”
  孙翊不以为意,挥手让张昭安坐,张昭这才坐下。
  孙翊此番致歉是真心实意的。
  虽然张昭的性格的确不讨喜,但是张昭是托孤重臣,昨日孙策死后,临危受命,不避危难,亲为孙翊改服。
  又召集群臣拜见孙翊,定主臣之分,稳定吴县人心,没有张昭,孙翊昨日登位不会那么顺利。
  有功有劳又忠心,对这样的臣子孙翊一向宽容。
  这个插曲后,正式进入了议事的环节。
  其实今日也没有什么大事所议,无非是对孙翊昨日定夺的三件事,臣下们汇报进度而已。
  首先是张昭,从怀中取出两份文书交予孙翊阅览。
  一份是写给朝廷的,一份是传令江东四方的。
  张昭的文采真的没话说,例如在传令江东的文书中写道,“少主继位,聪慧神武,观省上下,无不欣然,数万雄师,甘为效命...”,
  言语中软硬兼施,透露出了一个中心思想,孙翊的继位是得到群臣支持的,甚至得到了吴县外五万大军的效命,心怀不轨的人自己掂量一下。
  孙翊看后啧啧称叹。

  至于写给朝廷的那份文书,额,孙翊大部分都看不懂。
  这份文书引经据典太多,而且文字晦涩,生僻字太多,孙翊实在hold不住,不过也无妨,反正这种事交给张昭孙翊还是很放心的。
  只不过孙翊举起传告江东的这份文书,对张昭言道,“吾意为这份文书最后还要加上一句。”
  张昭垂首,问道,“君侯想加上哪一句。”
  孙翊抬首语露寒意道,
  “吴侯翊曰:跳梁者,虽强必戮!”
  一语出而众臣惊。

  好霸气的一句话。
  不过他们喜欢。
  张昭再度垂首,恭敬地道,“唯。”
  张昭身后的朱治眼角轻抽,心中警铃大作。
  看吧,孙家三代,果然都一个德行。
  还是别等过几日了,明日就把朱然送到府上来吧......
  处理好张昭的事后,吕范又接着出列,向孙翊奉上一份名单,上面是第一批的奔丧宗亲名单。
  吕范今日内穿玄色深衣,腰环宝带,仪表过人,虽外穿丧麻布衣,但一点没有减少他的贵气。
  看着这个以帅知名的江东重臣,孙翊颇有好感。
  吕范后世人可能会以为是个文臣,但其实他随孙策渡江以来,战功赫赫,一点不比周瑜逊色。
  官拜征虏中郎将,是如今东吴为数不多的几位中郎将之一。
  怕被吕范发现孙翊在观察他,孙翊及时把目光移开,看向奏案上的名单。
  孙翊看着上面的名字,不动声色的从其中划掉了一个名字,而后加上了一个名字。
  最后由孙翊敲定的第一批宗亲奔丧名单就这样形成了。
  一共有四位,分别是孙贲、孙暠、孙辅、孙瑜。
  这四位都是孙翊兄长,是孙氏第二代宗亲中最年长的几位,受孙策信任,手握兵马镇守各方。

  而其中的孙暠、孙辅,更是孙翊的重点关注对象。
  孙翊把决定好的名单交予张昭,让其与传令江东的文书一并发送。
  吕范退下后,孙权走了出来。
  他第一句话便是请辞军职,意想专心处理丧事。

  孙翊看着这个不过一夜就消瘦不少的胞兄,孙策去世后,他憔悴了不少。
  身穿丧衣的孙权跪在下列恳请孙翊收回校尉之职,这让孙翊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原身与两位兄长的关系都不错。
  听吴氏所说,孙翊还年少的时候,孙策在外奔走,就是孙权在家里照料弟妹。
  那时候孙翊很淘气,经常惹得孙权生气,但是孙权每次都舍不得责打孙翊。
  孙权是心性薄凉,长大了和孙翊也疏远了不少,但至少在小的时候,他是个好兄长,只是历史上掌权之后的他,实在令孙翊后怕。
  孙翊收回思绪,准了孙权所请。

  自古以来就是成王败寇,不管原本历史如何,如今是孙翊胜了立嗣之争,那么孙翊也不会因此有愧疚这类的无用情绪。
  至少孙翊可以保证他这一世不会因权力而做出痛杀亲子的事来。
  历史上的吴大帝,晚年,真的快乐吗?
  妻离子死,君臣离心,东吴党争不断,他更是亲手为东吴后面几十年的权臣当政创造了优良的土壤......

  见孙翊准许自己所请,孙权长呼一口气。
  他推崇权谋,因此也担忧孙翊以权谋待他。
  他甚至想到若是自己掌权,面对曾经的嗣位竞争者,他就不会准自己所请,
  坐等自己两头无法兼顾而犯错,这样到时有口实在手,自己做出处罚也能服众。
  孙权看着坐在上首的孙翊,这一日来,他感觉自己的弟弟变了很多,变得他都快不认识了。
  只是那重情义的性格,还是没变呀。

  孙权又对孙翊深深一拜,这一次拜,他心中少了些许不甘,多了一些心服。
  在议事结束前,孙翊对朱治言道,“孤刚才回吴时,发现城门紧闭,如今吴县大局初稳,不必再紧闭城门戒严了。”
  朱治是吴郡郡守,吴县城门紧闭正是他下的命令。
  朱治听后有些迟疑,“愚以为此时紧闭城门可防止奸细外出流传信息,若是贸然大开城门,若是有有心人,终归不好。”
  孙翊听了哈哈大笑,他起身手指城门方向慨然道,“吾就是要那些奸细外出,吾要让那些奸细回到他们的主人那里,告诉他们的主人,吾孙翊继位了。”
  “告诉他们的主人吴县不再风声鹤唳,行人,商旅正常进出,一切如常。”
  “告诉他们的主人现在的吴县安稳的很,君臣一心,百姓安居,将士用命。”

  “孤要让他们的暗地里的主人知道,大兄虽然走了,但江东还有孤。”
  “孤镇得住。”
  孙翊停顿了下,继续说道,
  “孤就在吴,他们能奈孤何?”
  孙翊的话语在无形中激励着堂中众臣,众臣听后,纷纷起身对孙翊拜道,“君侯英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