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孙翊哪里还有往日那副宽仁之态。
“高由欺主辱上,不明尊卑,当堂质疑孤之钧令,毫无人臣之态,死有余辜。
另外传孤令,凡有吴县高氏在江东任职者,一律罢黜。
吴郡太守朱治按察高氏是否有违法之事,若有,高氏一族上下人等依律重办,抄家没田!”
朱治凛然,孙翊这是要把高氏连根拔起呀。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朱治不敢迟疑,立马恭敬的应道,“谨遵君侯令。”
最后,孙翊对着在场的臣子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少主也是主,望诸君思之。”
说完后,孙翊负手离开了议事厅。
在孙翊走后,就有亲卫进来将高由的身体拖拽而出,在地上拖出了一道长长的血痕。
众臣看着地上那触目惊心的血痕,想着孙翊刚才留下的那一句话,心中惊觉了一个道理,
孙翊宽厚是对他们的恩赐,不是他们可以犯上无礼的资本!
明白后,众臣心中俱是后怕不已,自己怎么往日就忘记了,眼前这位身体里可是流着猛虎的血脉呀。
想到这,大部分臣子心中都警惕起来,以后再不敢存孟浪之心。
而另外一部分臣子,则是对孙翊有了新的评价——此主,杀伐决断。
翌日一早,周瑜将兵来到吴县外二十里处,离吴县不过咫尺之遥。
到了此处,他便命手下军卒安营扎寨,以待吴县内的消息。
他此番将兵前来,只是为了扶保孙翊,如今他的军队已经逼近吴县不足二十里,要是再往前,饶是张昭也会怀疑周瑜的意图了。
其实周瑜自将兵从巴丘离开之日起,就想到他此番行动可能会引起吴县方面的猜忌。
在孙策刚死的节骨眼,他这个镇边大将将兵奔丧,很难不引起别人的遐想。
主少国疑,这番话说的不仅是臣子担心少主的能力,也说的是刚继位的少主会不信任底下的臣子。
在将兵一路朝吴县而来的途中,因为前期江东地方动荡,可能他的举动还未来的及报送给吴县。
但在接近吴县百里后,吴县不可能没有收到探报,周瑜已经做好被吴县遣使责备的准备,甚至还想过,吴县会派兵出来阻拦。
可是没想到等他直到了吴县二十里处时,吴县方面也没有任何反应。
既无遣使问责,又无大军阻拦。
这让周瑜对吴县的臣子颇为不满。
他们都是怎么匡助幼主的,虽说自己这番前来没其他意图,但是吴县的臣子后知后觉到这种地步,却是不该。
让周瑜还有点安慰的是,在其安营扎寨好,就差自己主动通报自己将兵前来时,吕范单骑入营,奉孙翊之命迎其相见。
吕范见到周瑜的第一时间,就对这位好友笑问道,“公瑾既得君侯密令将兵入吴,何不早点与我通气,害我昨晚在君侯面前差点与程公拔剑相向了。”
周瑜听到这话,心中诧异,他何时有得过孙翊密令了。
但周瑜聪慧,脸上不动声色的问起吕范昨晚发生的事,好似他真有这密令一般。
听了吕范说了昨晚发生的事情后,瞬间就明白了一切来龙去脉。
原来不是吴县的群臣没有反应,相反反应还特别大,只是这一切只是让孙翊以“密令特许”的由头按压下去了。
周瑜知道他根本就没收到过什么密令,孙翊这是以孙策遗命,他之密令为自己遮掩。
少主,如此信任自己吗?
而后吕范又对周瑜言道,“君侯在城外一处江边等候公瑾,只是吾出来前,君侯命吾先带公瑾去先主灵前拜祭,再去江边觐见。”
周瑜听后点点头,孙翊心思细腻,竟连这点都想到了。
想到孙策,周瑜心中又是一阵悲痛,他低头看了看怀中的佳酿,本来打算将此佳酿的洒于孙策灵前的他,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可将此酒与少主共饮矣。
在和吕范往吴县去的路上,周瑜主动问起了孙翊这段时间来的所为,吕范知无不言,言语中对孙翊颇为赞许.......
吴县城外的一处江上,有几艘小舟在江上缓慢行驶着。
有一艘小舟位于中心,被其他小舟拱卫着。
昨夜,吴县下了一场大雨,因此在早上的时候,江上就起了大雾,雾起云生,互相缠绕,笼罩的这片山水犹如仙境一般。
而孙翊就在这中心的小舟上,于云雾朦胧间煮酒等待他心中的贤臣。
孙翊身穿白色单衣,头着青巾,姿势慵懒的卧于小舟上凝神小憩,配上他那副如美玉般的容貌,在这如山水画一般的风景中,孙翊就像是落入凡尘的谪仙一般。
本来孙翊是想在府中接见周瑜的,但昨晚发生的事,让他意识到这段时间来自己是太过压抑了。
孙翊本性温和,前世的他根本不敢杀人。
昨晚高由之死,主因在于其当众质疑孙翊,威胁到了孙翊的权威。
孙翊杀他的目的是想借他人头震慑群臣,一个主君的权威都能被随意冒犯的话,那么这个主君离被架空不远了。
但让孙翊当庭杀人的诱因在于,自穿越以来,他时刻处在一个紧绷的状态。
面对江东现在的局势,时刻有一种如履薄冰之感,还有的就是身份的转变,让他的心态也在慢慢转变,因此昨晚在愤怒之下,他执剑杀了高由。
后来冷静下来后,孙翊也感到自己这段太过易怒了,他需要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平和下心境。
因此他将召见周瑜定在了江上,欲借这天地山水洗涤自己的心境。
孙翊小憩了有一个时辰左右,侍卫在旁的朱然轻声唤醒他,说是周瑜来了。
朱然是由朱治前段时间引荐于孙翊的,对于日后这位东吴的大将,孙翊也颇有好感,因此便留在身边听用。
而孙河这个亲卫统领,则被孙翊委以守城大任,平时不在孙翊身边。
孙翊在朱然的唤醒下,睁开眼睛,朝朱然所指方向看去。
就见从远处驶来一处扁舟,舟上立着两位俱都气度甚佳的男子,其中一人是吕范,另外就是那美周郎了。
周瑜已到,孙翊也不好再慵懒的躺着,他起身端正坐姿,以一副庄重的姿态等待着周瑜到来。
扁舟顺流而来,很快就靠近了孙翊在的这方小舟,不一会儿,孙翊苦等日久的周瑜就踏上了孙翊在的舟上。
周瑜上舟后,对着孙翊大礼参拜。
对孙翊的礼仪之郑重尊崇,胜过昨夜之前的任何江东臣子。
孙翊笑着点头,看着这位泛舟而来,气度斐然的江东重臣,心中对这次江东乱局,不由得多出了几分底气。
他示意周瑜入座,同时屏退舟上其余人等,如今舟上只余他和周瑜。
周瑜入座后,将随身携带的佳酿开封,随之从酒坛中就飘出了一阵怡人的清香。
在孙翊的允许下,周瑜将原本在煮的酒水倒掉,而后将自身携带的佳酿倒入炉中,轻抚袍袖,素手添柴,就这么默默的静心煮酒起来。
江水波光粼粼,舟上君臣相对无言,一人青衣煮酒,一人白衣凝眸,唯有碧绿的水波在飘摇,传来一阵阵悦耳的水流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