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郎》
第18节

作者: 煮茶酒
收藏本书TXT下载
  热汤很烫,烫的孙翊直皱眉,但他从来没有哼过一句,这正是他要的效果,越烫越容易清醒。

  在外臣眼中,孙翊是临危不乱的少主,是勤奋理政的君侯,但只有徐灵伊知道,夜里有一次孙翊跪在孙策柩前语气哽咽,
  他对他大兄说,“他好累。”
  无论外面如何盛誉,他终究还只是个少年郎。
  徐灵伊的手指惊动了孙翊,孙翊眼眸微动,继而睁开了双眼,困倦之下,他一时间有些看不清眼前的这位女子。
  待看清后,孙翊突然惊醒,他连忙问道,“吾睡了多久了。”
  徐灵伊答道,“估摸有一个时辰了。”
  孙翊惊怒,他不舍得斥责徐灵伊,却对身后的亲卫朱然斥道,“孤不是说了,安歇片刻就要唤孤,你怎敢违背孤的命令。”
  这段日子来,随着孙翊少主的地位越发稳固,他的威势也在与日俱增,他的这一声怒斥吓得朱然连忙跪倒,口中要辩解,却不知道要怎么说。
  徐灵伊见状,对孙翊言道,“是妾看三郎太过劳累,所以不让其唤你起来的。”
  孙翊听后怒气才消,让朱然起来。
  “现今江东风雨飘摇,吾应该时刻必争,卿以后不要如此这般了。”
  徐灵伊听后,对孙翊劝道,“三郎你太累了,再这样下去,妾恐你的身体吃不消,如今三郎身负山河重任,更要珍重自己才是。”
  孙翊听后一笑,手指着案上如山般的公务,“正因为重任在身,才丝毫不敢懈怠。”

  徐灵伊有些伤心,只是也不再劝了,端起热汤递给孙翊,孙翊正要接过,厅外亲卫来报,说张昭诸君在外求见。
  孙翊听后连忙放下汤水,叫徐灵伊回避,而后召入了张昭等人。
  张昭等人进来后,向孙翊报告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探子来报,建威中郎将周瑜私自将兵二千东向来吴,意图不明。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重磅了,张昭在得到这个消息,就连忙领着众臣来找孙翊定夺了。
  孙翊眉头紧皱,他怎么把周瑜奔丧,是将兵而来的这件事给忘了。
  不过想想孙翊也就释然,他前世又不是历史专家,哪能时时刻刻记得所有事。
  厅中的众臣见孙翊眉头紧皱,还以为孙翊也是为这件事烦忧,
  臣子中的程普连忙对孙翊言道,“虽君侯命周公瑾奔丧,然也曾言明,奔丧者不得带兵,如今周公瑾堂而皇之违之,将兵奔丧,实乃大逆。”

  “巴丘居吴县上游,顺水而下,不过三日即可到达,探子来报时周公瑾已离吴县不足百里。最迟明日,就会到达吴县。在此时刻,还请君侯允准臣下带领兵马阻拦,以免有大患发生。”
  程普与周瑜素来不和,如今周瑜又在这关头公然违背孙翊的命令,也怪不得程普反应如此大了。
  不过吕范却对此持不同看法,“君侯,公瑾与讨逆将军情同兄弟,且公瑾性情忠义,断不会反。
  此次将兵前来或许别有内情。若依程公所言,领兵阻拦,周瑜为吾江东大将,两军对峙,届时旁人只会认为我江东君臣失和,心思暗生。”
  程普听吕范所言,哼了一声说道,
  “吾并非说周公瑾一定是反,只是他将兵前来,如今已逼近吴县,若是吾等不率军阻拦,难道要让他兵临城下,那时候再出兵吗?
  况且别有内情,待吾将其阻拦住,再细细问之不迟。”

  吕范还是提出了异议,“两军对阵,剑拔弩张之下难免失控,那时一场大战难免,若事后得知公瑾别有内情,岂不悔之晚矣。不如遣一使者前去责问,看公瑾如何分辨再说。”
  众臣中程普和吕范分别对周瑜将兵来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程普认为必须率兵阻拦,遏制周瑜,吕范则认为先遣使者,问明缘由。
  随着程普和吕范的争执,厅内的众臣也渐渐分成两派,只是支持程普的一方更多。
  而孙翊始终不发一言,没有决策,这让厅内争论的气氛更加浓郁起来。
  张昭见气氛越来失控,心中叹然。
  君侯继位以来对臣下太过宽仁了,这要是孙策在位,群臣哪里敢如此失态。
  除了孙翊宽仁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群臣皆为孙翊长辈。

  孙翊此时又没有任何将军称号在身,职分不贵重,众人虽忠诚于孙翊,但对上下尊卑之礼仪也渐渐的忽视了。
  他正要出拜阻止这场争论,要说周瑜反叛孙家,张昭是万万不信的,他一会出来以性命作保,再加上他的威望,这场争论也能停息了。
  可就在这时,一声巨响突然在众臣耳边响起,厅内的争吵声瞬间停止,大家都往巨响传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孙翊面露寒意,用手中长剑将身前的桌案砍成了两半,桌案上的公文散落一地。
  孙翊冷声开口道,“大兄尸骨未寒,汝等就在孤面前如此造次,欲欺凌孤乎?”

  “孤看不是公瑾欲反,是在座尔等欲反尔。”
  孙翊的厉喝声响彻厅内,话语中表达的意思更让群臣胆寒。
  刚刚还在争执不休的群臣一下子都跪伏在地,战战兢兢,口呼不敢。
  在孙翊的厉喝声下,厅外守卫的亲卫一拥而入,数十位魁梧壮士将整个议事厅包围了起来,亲卫们抽出腰间长刀,直指跪地的诸臣。
  厅内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越发肃冷起来。
  孙翊怒气未消,对地上的诸臣喝道,“为人臣子,在主上面前争论不休,视主上如无物。如此行径,难道是忠臣所为吗?”

  孙翊再出诛心之语,诸臣吓得头更低了。
  见震慑住了群臣,孙翊为众臣争论的事情划上了一个句号,
  “公瑾将兵奔吴,是大兄死前遗命,孤前几日亲自发出,公瑾是受令而来,非私自将兵,不为罪也。”
  “待明日公瑾到达后,子衡汝亲自去将公瑾迎来见孤。”
  吕范见孙翊点他名了,连忙应道,“谨遵君命。”
  孙翊点点头,以为这件事已经完结了,谁知群臣中竟有一位文臣问道,“敢问君侯,若是先君遗命,吾等怎的不知。”

  这位文臣问出口的一刹那,地上的张昭、朱治、吕范、程普等人心中齐齐闪过一个念头,
  这是哪里来的蠢货。
  这位名为高由,是吴县高氏的人,因为精通文墨,故为朱治所招,为吴郡主薄。
  孙翊听了高由说的话,竟被气的笑了出来。
  他来到高由身前,压低嗓音问道,“汝是认为孤假言欺你咯。”
  孙翊的语气很平静,喜怒不明。
  但高由就算再傻,也知道孙翊此时动怒了。

  高由全身渐渐被冷汗浸透,他如今才反应过来,他问了一句多么蠢的话。
  见高由结巴着说不出话来,孙翊哧笑了一声,用清冷的话语对高由做了最后的判决。
  “汝既生疑,何不入地自寻先主问之?”
  说完后,孙翊手中长剑一扫,一道寒光闪过,高由还来不及反应过来,脖子上的血液便溅射而出。
  他临死前想伸手盖住伤口,挣扎着挥了几下手后,身体最后还是无力的倒在地上了。
  高由的血液溅在孙翊的白袍上,映照的孙翊整个人凌厉之势尽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