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自己才会仅仅是喟叹,叹的是将来江东恐不易下。
但孙翊在群臣大多支持平叛先山越,后庐江的情况下,在自己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在境内山越如火如荼的时候,君心独断,决意先拿下庐江。
自古以来,这样的主君不是疯子,就是天才。
如今看来,孙翊就是天才,战略天才!
他赌对了。
孙翊深知庐江对江东之地意味着什么,深知江东日后的出路是什么,在江东内乱初起的现在,他就已经考虑到了将来。
同时孙翊也深深的在防备着自己,对孙翊这样一位明主来说,防备自己是因为了解自己。
他方才还笑孙翊只有小谋,颇为轻视,现在看来是看错他了。
孙翊有远略,身为主君,只要有这一点,就已经是十分优秀了。
更何况他还兼之兵略及权谋之术。
庐江一战从表面上看,孙翊是在与李术争时间,但其实在那位三郎的心里,恐怕他想要相争的对象,是他曹操!
孙翊与他争的是将来!
只是这本来就是大争之世,既然孙翊要争,自己又何曾会怕。
他曹操这十数年来,马下踏过多少英豪,岂会惧一十七岁少年乎?
曹操心中思绪百转,一个优秀的战略家总是能从一件事中发现更多的东西,曹操就是这种人。
想到这些,曹操看到还在跪着的曹丕,心中叹了口气,亲自扶起他重新入座。
只是心中不禁想到,若是孙翊是其儿子该多好。
他曹操一世人杰,自问论功业,论韬略,皆超过孙坚,但却没孙坚会生儿子。
孙坚有两个令其羡慕的佳子。
芝兰玉树,错生孙亭,何其憾也。
曹操扶起曹丕后正要入座,却发现那个信使还在帐中跪着,问道,“汝还有何事未报?”
可别跟我说,三郎连山越也平定了,说了你会小命不保的。
信使怀中的确还有一封书信,未呈报给曹操。
他刚进来时就见帐中气愤沉闷,如今又见曹操看完军报后,眉头深锁,他一个泥泞之人,早就心中惧怕了。
怕这封怀中的书信再呈递上去,曹操会大怒,那样他小命会不保。
但是又不敢隐瞒不报,因此在这纠结着。
如今见曹操主动问起,信使心下一横,从怀中又取出一封文书来。
曹操眼角一抽,没想到还真的有。
但他还是接过了文书,看了起来。
这封文书不是想象中的江东军报,而是吴侯孙翊写给曹操的一封信。
孙翊命人送到刘馥处,刘馥收到后,就和军报放在一起送来了。
曹操有点诧异,孙翊怎么会突然写信给其,好奇之下,他展开书信看了起来:
“曹公在上,叔弼问安:
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公虽未相会,但同结盟好。翊感惟先人旧谊,又闻明公威名,欲凭自结。
然近日翊讨灭李术凶恶,从其房中得曹公与其二三信笺。
本不欲观之,但李术狡诈,吾恐曹公赤诚之心为其所欺,故失礼而查之,望明公不以为怪,垂察吾诚。
观查信笺而知,明公与信李术竟已逾一年,翊实惶恐。
孙曹两家,早有先辈之盟,今有联姻之谊。明公若慕江南风光,可直致信于吴县也,何须问及外人李术乎?
若明公厌豫州区宇而羡江南山水,何不卸甲解胄,来吴县居?
翊思中原风光,足下与翊可相与易也。
再者江南国弱,明公若来,翊无余物可以赠,今有竹筏数艘及药赠之。
彼来道远,马力不足,可乘竹筏。
或不服水土,药可自疗也。
明公尊驾莅临之日,翊设十万旌旗相迎。
唯恐长江漫漫,君勿迷途也。”
曹操看完孙翊写给他的书信,愣了好一会儿,然后捂着肚子大笑了起来,
边笑边对帐中群臣笑道,“竟不知三郎为此等妙人呀。”
曹操觉得孙翊这封信中的内容真是有趣至极。
能将自己暗中联络李术说的如此清丽脱俗,又在信中最后表露江东实力震慑自己。
整封信礼节虽全却不卑,诚意满满却软硬兼施,而又趣味十足,令人生不起厌意。
能写成这样一封信得人,除了腹有韬略之外,那个人还要有个有趣的灵魂。
曹操突然有点想见见这个子侄辈了。
曹操好久才止住笑声,两叹道,
“若早知三郎为人,吾当日命孙策送孙权、三郎入质一事就不应不了了之。”
“若早知三郎有此趣处,当日吾以曹氏女配孙家郎一事,三郎何能逃之乎?”
“如此佳儿,适当为婿呀。”
当初孙策新并江东,曹操采取安抚策略,以曹洪的女儿许配给孙策幼弟孙匡。
如今按照曹操的意思,若早知孙翊是这样的人,当初他会直接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众将无不惊讶。
明公如此看重孙翊吗?
曹操对曹丕说道,“子桓,你当即替吾拟一封文书,报送文若。当初孙翊遣使让朝廷允许其袭爵,吾将此事按下了,为的是以观后事。
如今后事已经看到了,孙翊之势已成,已不可抑也。吾现在还是应该专力北方,既然如此,吾就顺水推舟,允其袭爵,暂且安抚之。”
曹操停顿了下,又补充道,“除了允许孙翊袭吴侯爵位,朝廷还要加封其为昭武将军,并且孙策先前担任的会稽太守一职也由孙翊袭任吧,以示朝廷恩德。”
曹丕及帐内诸将都颇为惊讶,昭武将军虽为杂号将军,不如重号将军贵重,但毕竟是将军封号,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况且孙翊今年才十七岁。
曹操此举,就等于宣告,朝廷同意孙翊为江东新主了。
从此孙翊就是名实兼备的江东之主!
曹丕虽惊,但还是很快领命道,“唯。”
曹操手捏孙翊写的书信,说道,“既然三郎认为曹孙两家为世交,那我这个做叔父的,就不能太小气咯。这就当作孤送其的一份大礼,聊做锦上添花矣。”
说完后,曹操好像想起了什么事,马上坐回位子上,拿起笔墨。
既然孙翊写信问安,那他这个做叔父的不回信,乃是失礼。
一会儿,曹操就已经写好了回信,他令还在帐中的信使快马将回信送回淮南,由刘馥转交给孙翊。
信使恭敬接过信笺,缓缓退出。
曹操又再次拿起孙翊的书信看了起来,以他这个文学大家的眼光来看,这封信的文字造句实在是普通,但禁不住内容对他胃口呀。
江东,三郎。
东南从此多事矣。
曹操突然好奇起来,孙翊看到了他的回信,会是什么反应,
他的回信很简单,只有十六个字,
是为:
“足下今日,已成孤忧。
善持善持,淮南相见。”
三郎,你会怕否?
今天只有一章(4000),因为要陪姐姐逛街。
剧透一下,希望别打我。
下一章为:“平平无奇”庞士元,“老老实实”鲁子敬。
襄阳郡,襄阳县外,岘山南沔水边。
波光粼粼的江水在阳光下,倒映着江边垂钓者的身影。
沔水乃长江支流,越岘山而过流经襄阳县外,因为水量充足,其中鱼虾繁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