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声明:
故事而已
无需当真
坟趟坪的村民,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了一段从来没有在世人的记忆中发生的事情。这一段历史,就是在《泰景亨策》里前段,描述过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泰景亨策》称:
“平阳关之战”!
中原泰武帝与匈奴须不智牙的一场惨烈的战争。
而战场就在沙海。
血染黄沙,白骨千里。
古今中外但凡是重要的节日和婚丧嫁娶,都会有某些仪式的行为,每个民族都不例外。
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无论是中国的戏曲,还是国外的歌剧,他们早期应该都是在祭祀上的仪式行为。时间长了,渐渐就演变成为了艺术。
而现在某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都还在婚礼和葬礼上跳地戏,跳地戏表现的都是这个民族上古时期的传说——我们认为是传说,但是在本民族的定义里,应该是历史。
黎江告诉我,坟趟坪今晚就要唱戏了,唱戏的内容就是他们的祖先须不智牙带领的骑兵与泰武帝交战的历史。
黎江用的是“历史”这个词,不是故事。
经过了昨晚的布卡赫婚礼,我已经对坟趟坪村民的来历和背景有了强烈的兴趣。我隐约知道,这将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故事里的一部分。坟趟坪的先祖,从酷寒的漠北,到了中国的西南繁衍生息一千多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宏大的故事。
天又开始黑下来。
坟趟坪的村民聚集在空地上,每个吊脚楼上的灯笼都点亮了。在空地上也支起了四根柱子,柱子上也挂了最大的四个灯笼。
谭巫师仍旧是穿戴着萨满巫师的服装,但是他不跳舞了,而是靠着第二根柱子下坐着,把那一面皮鼓抱在胸前。
咚咚咚,开始了。谭巫师敲响了鼓声。然后他开始唱起来,现在他唱的歌词,我能听懂,因为不在是他之前的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而是鄂西地区的方言。
谭巫师唱:
太阳出来哟红啰,大单于去征东哦
手拿狼牙棒啰呢,要斩汉人皇帝哦。
这四句歌词唱完。一个身材高大的村民,穿着盔甲,头顶一个白色的牛头骨,两个牛角弯曲,几乎有半米长,手里拿了一个巨大的木棒,在空地上舞蹈。这个村民装扮的应该就是黎江所说的须不智牙吧,但是唱词有点谬误,在黎江的口里,须不智牙是右贤王,并非是大单于。可能是时间久远,这些村民已经不在意须不智牙是大单于还是右贤王了吧。
我立即懂得了这个地戏的形式,那就是扮演的角色是不唱词的,只体现动作,而唱词都由谭巫师来完成。
我问黎江,“谭巫师唱的这些歌词,是有唱本的吗?”
“没有唱本。”黎江说,“他跟我说过,唱词是上一任巫师口授给他的。”
“哦。”我问黎江,“这个唱词是就是你说的《泰景亨策》吗?”
“不是。”黎江摇头,“《泰景亨策》是一本真实的书,内容跟他们的唱词有很多差异。不过大致上是说的一件事情。只是视角相反。”
“明白了。”我点头,“《泰景亨策》是我们汉人写的史书,而坟趟坪的村民是匈奴人的后裔,当然要用须不智牙的视角来表现故事,立场不同,内容也会相差很远。”
“没错。”黎江很兴奋,“有时候要一正一反的看,才会看到真相。”
扮演须不智牙的村民仍旧在舞蹈,谭巫师又开始唱了:
金盏花开花儿金灿灿哟 太阳出来哟红哦
跨过沙海哟征啰东 大单于去征东啰
汉人皇帝乘高辕啰 十八般兵器千千万啰
然后另一个矮一些的村民汉子,穿着红色的衣服走上了空地,他头顶着一个木板,是用绳索绑在下巴上的,我看见了免不了微笑一下,这个明显就是汉人皇帝的冕旒,却用这种简陋的道具替代了。
接下来就是两个汉子对着摇晃身体,体现须不智牙和泰武帝之间的战斗了吧。
黎江说,“平阳关之战,在《泰景亨策》里是是怎么记载的,你想知道吗?”
“你现在就说吧。”我回答,“不用卖关子了。”
在谭巫师的鼓点中,黎江慢慢的对我说:
泰武皇帝太正二十九年,匈奴右贤王须不智牙领领骑兵两万,号称五万入凉州,斩杀帝国沙海西郡平阳关郡守李象,一路东进,穿越沙海,兵临沙海东郡定威,直逼泰朝都城长安。
定威郡郡守赵獾告急,长安震动,泰武皇帝率五万北护军亲征匈奴,行军定威郡戈壁沙海,遇黑沙暴,泰武皇帝慌乱行军中,驻扎孤山,避过黑沙。
黑沙暴并非空穴来风,由匈奴右贤王须不智牙祭天而起。须不智牙黑沙有旱魃,泰武皇帝北护军储水,不分袋壶,在沙暴中一夜之间干涸,北护军掘地七丈不见水,七日之后,泰武皇帝被困沙海孤山,十五万北护军干渴将死。泰朝凉、雍两州各郡集结勤王,被须不智牙分兵阻隔在沙海。
时泰朝国师篯铿随泰武皇帝出征北护军中,篯铿别号彭祖,泰朝天下第一术士,当世唯一长生不死圣人。篯铿于定威郡孤山,沙暴之中斩杀旱魃,沙暴遂止。旱魃死后,一黑龙盘旋于孤山,龙泪不止。篯铿仗剑拼杀黑龙,将黑龙绑缚后,埋入孤山之下,留一洞穴,洞穴中清泉涌出,解救泰武皇帝五万军士。
泰武皇帝得水之后,与匈奴在沙海中一战而胜,击破匈奴须不智牙部,追须不智牙于平阳关。须不智牙于平阳关收拢残余匈奴骑兵,与泰武皇帝在平阳关决战。史称“平阳关之战”。
黎江说完之后,我问:“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地戏,他们表现故事里,平阳关之战,是须不智牙赢了,还是泰武帝赢了。”
“我知道你认为这个地戏里表现的是须不智牙击败了泰武帝,”黎江说,“可是我三年前看到他们跳的地戏,真实表现了须不智牙是怎么被泰武帝击败的。这也是我认为他们描述的是真实历史的缘由。”
我明白黎江为什么这么坚信这段被抹去的历史了,即便是战败的一方,也没有在地戏里颠倒胜负关系——在几乎所有的戏曲形式里,都是站在本民族的立场,把败仗描述成胜仗的。
黎江做的没错,我的确是在一步步的化解我的质疑,而并不是一上来就给我说一段我不能接受的所谓抹去的历史。黎江是个聪明人。
谭巫师的唱词在鼓声中继续。又有一个村民走入空地,这个村民穿着黑色长袍,脸上挂着白色的长须,脸上抹上了面粉,一张脸煞白,不过在额头上用碳灰画了一个简陋的眼睛。
“篯铿上场了。”我平静的对黎江说。
“大人物。”黎江点头。
中国的各种早期的历史书籍上,都或多或少的记载了篯铿这个人物,这个在《泰景亨策》里出现的术士,看来在正史里也无法回避。这是一个抹不掉的人。
因为这个人实在是太有影响力了。
大家可能对篯铿这个名字很陌生,可能连读音也不能准确的念出来。这两个字的确是十分的偏僻,不过这个人有另外一个名字,所有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