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奇情录》
第28节

作者: 东海闲鸥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太太又插了一嘴:“就跟遛狗耍猴子似的。”
  玉砃登时就笑出鬼声儿了。
  玉砚又笑道:“正好,那时候皇上的御驾正在淮安,正住在行宫里呢,贝勒能不怕吗。他要拿他家的车马和别的珍玩赔补,哥都说不要,说抵不上我嫁妆里的东西值钱。贝勒还想跟他扯皮,讨价还价,哥就说,今儿要是不给他一个痛快话,他就……就找几个仵作勘验我男人的尸首,带着嫁妆单子,再拉上尸首和贝勒,到行宫门外替我喊冤去。把贝勒都吓跪了。”
  日期:2020-07-24 06:28:46
  “然后呢?结果呢?”玉砃迫不及待地追问。
  “然后,哥敲到手了五千多垧平地良田,主要是种麦子的,在承德东南郊,滦河北边,还有两个装满麦子的大粮库。那田是他家祖上刚入关时,没争到关内的好田地,就带着所有包衣,沿着滦河北岸,挑着平地纵马圈地,可劲儿地圈下来的。那儿的田主,以后世代都成了他家的佃农,还又招集了几百户躲避战乱的流民过去垦荒。如今传了好几代了,却一下子全丢了。”
  “呀!”玉砃惊叹道:“那你的嫁妆,都没法儿跟这个比了!”
  玉砚又说道:“不止田地呢。那良田的北边,还连着六个连续的大山包,也是他家的,占地五六万垧,再往北边就都是无主的野山,藏着更多的野物。名下的山包还带着一大一小两个水库湖,一条河,还修着三条主水渠,无数小渠,所有田地都通着水,末梢连着滦河。湖河沿线还附带了好几个塘子,里头正养着鱼虾莲菱和上万只鹅鸭。田地南端是滦河回曲,还有一大片湿地草甸子,得有十几万垧,无主的。不过那儿地势太低了,滦河经常泛滥,年年受水灾,没人去垦殖,还是野地,放牛放羊就挺好,只要避开雨季就行了。草甸子里的鸟兽也极多,也是个打猎的好地方。”

  日期:2020-07-24 06:29:46
  玉砃正在矫舌难下,玉砚却还在说呢:“那个大湖很大,岸边儿生的水草也极好,坡地上建着一个大鹿苑,梅花鹿马鹿都有,一年能出三百多副三岔鹿茸,年年还另外卖不少鹿肉,还有三四百头的雌种鹿。这春天了,很快又能生鹿羔子了。小湖边还有个大养牛场,一年能出五百多头肉牛。库里还存着几千石的禽畜鱼虾各种饲料粗粮,都包括在里头了。”
  玉砃大赞大笑道:“呀!这个更好这个更好!哈哈哈哈!”
  老太太笑道:“别着急,还有呢。”

  “还有什么啊?”
  玉砚笑道:“还有京城大栅栏儿的一个两层楼带二进院儿、正副各十八大间、后院还带着四十多个半大间儿的超大旺铺,还有大栅栏儿两头各一个三间的旺铺门面。”
  “呀,这么多啊!”玉砃不免有些忧心了:“那到底是贝勒家啊,荀贝勒会不会后悔,以后再找茬儿,打官司什么的,再给要了回去?”
  “哥精细着呢,早就想到了。这几处产业连带着附属的所有东西和建筑,哥都拿到了契纸。他还逼着贝勒,亲笔写了正式出让文书,签了名儿盖了章,摁上了血手印,还拉着贝勒到淮安知府衙门登记过户,做了备案,留了副本。官方和私人的文书全备齐了,打什么官司都没用,以后贝勒家是再要不回去了。哥连我的户籍都从贝勒家起了出来,挪到娘家,已经打发人去京城落实了,只是没法儿撤了我的玉牒。”

  日期:2020-07-24 06:30:35
  “这就好,已经够好的了。”

  玉砚又笑道:“贝勒家的出银子产业,一下子就几乎叫哥掏干净了。那拔步床也没来得及拖坏了,只是蹭掉了一些皮,打磨一下刷刷漆还是好的,跟别的东西一起拉来了扬州。我现在的屋儿里放不下那么大的拔步床,也不想要了。正好儿,一个跟阿玛有来往的商人要给女儿订嫁妆,正愁找不到好木料,就拿一千六百两银子买去了。他家也不必费工夫打造,换一层新漆就行了,咱家也不用压价折卖了,两便。哥就拿着这些银子,回江宁还人情去了。”

  玉砃大笑,玉砚又说道:“就这,哥还说他吃大亏了,跟贝勒扬言这事儿还没完呢。回来了他还在说,要不是不敢动皇赐庄子,他也不会嫌小,都能给划拉到手里了。”
  玉砃笑得都不行了:“他能干得出来!”
  “隔了一天,哥又……又给他办了一场丧事,也是办得沸沸扬扬的,闹得满淮安没人不知道,荀贝勒不光偷儿媳妇的嫁妆,连嫡长子的丧事,都是大舅哥掏了俸禄来给办的,又叫贝勒府丢了一次大脸。按说我不应该为这个幸灾乐祸,可我真的觉得出气了。”
  “我也觉得出气!”玉砃可不像玉砚,还得顾及亡夫情面,笑得眼泪儿都喷出来了,两手撑着肚子,都直不起来腰了,连连说道:“我站不住了,就想躺在地上打滚儿。”
  老太太笑道:“那你倒是打两个给我看看啊。”
  日期:2020-07-24 06:31:44
  玉砃笑道:“等我回屋儿的,没人看见的时候再打给您看。”

  “要打就在这儿打,回屋去了,谁还稀罕看你啊。”
  玉砃笑了一阵子,又问道:“那几样产业,怕不得值个四五十万两银子啊?承德自打建了热河行宫,以后是越来越兴旺,虽说在关外,那也不很远,田价都赶上京郊了,京郊山那么多,就没几块儿连片的好地。一垧地十五亩,就按最一般的价儿,四十两银子一垧来算,那也是二十多万两呢。那种平地好田,还是那么大一整片的,还带着湖河和水渠,灌溉和截流泄洪都便利,不容易受灾,粮产肯定高,佃户们住的也安稳,价钱更要往上走几成的。别说产业本身了,光是粮库里的存粮,田地里正在返青的麦子,还有那么多鹅鸭和鱼虾,鹿啊牛啊什么的,也值不少银子,那本钱还不是咱们家出的呢。”

  老太太和玉砚都在点头。
  玉砃又说道:“那儿带着的大片的山和湖,我都不知道值多少银子了。那大栅栏儿的地皮都得按尺算价儿,铺子是全大清最值钱的,何况还是那么大的,还有两个也不算小的门面铺子呢。我说值四五十万两,怕还是少估了呢。”
  老太太说道:“嗯,反正是不少。比咱们家原先的产业是值钱好几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