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狼种——突厥史传(兼记高车薛延陀回纥)》
第28节作者:
滔滔东流 日期:2012-01-10 14:52:06
先打个结,把上一节接上
北周方面,数路东进。宇文邕一心求快,派别将围攻金墉城,自己则不再洛阳纠缠,率主力攻陷河阳大城,计划兵出河阳道,直捣邺城。一般来说,从关中进取河北,有三条路可走,河阳道并非最优选择:
第一、走洛阳,经河南道;
第二、走枳关,经河阳道,也叫河内道;
第三、走汾曲,经河东道。
内史宇文弼等人分析:北齐君主虽然无道,但籓镇之上,尚有能人,河南、河阳两道,都是齐军重点防范之地,不如走河东道,此地北可攻晋阳,东可攻邺城,乃王猛灭燕之路也。
“忍者神龟”宇文邕的性格之中,一个狠字贯穿始终,前期是对自己狠,韬光养晦,比孙子还能装,后期主要是对别人狠,严厉苛责,用法严急,多所罪杀,群下畏之。
上善殿宏伟壮丽,宇文邕放火烧掉。演武操练,宇文邕步行奔跑,大臣们只好跟着徒步越野。太子宇文贇胡闹,宇文邕亲自持棍殴打,并且暗中派人监视宇文赟的一举一动,搞得宇文赟也变成了小忍者神龟。
关中大旱,宇文邕召集众臣问道:去年蝗灾,今年大旱,是朕的刑罚失当,还是公卿大臣所任非人呢?没关系,大家直说!
古代人迷信,认为天灾都是人造成的,尤其是“天子”造成的,天不下雨等于他们爷俩没有沟通好,但是宇文邕这个问法,明摆着斥责大臣无能,于是众位大臣有一个算一个,开起了自我批评大会,有问题要批评,没有问题,制造问题也要把屎盆子往头上扣,宇文邕很乐意听这个,一次不深刻再来一次,直到下雨为止。
宇文邕也提拔了一批新人,但并不放手使用,大权独揽,事必躬亲,连犯人也要亲自审问,自旦及夜,继之以烛,别人不堪其忧,宇文邕却不改其乐。
关陇集团的兴起,属于抱团取暖性质,并非出于宇文家族的恩信威望,宇文泰暂不必说,宇文护统治时期,老八大柱国极其后人不是被压制就是被干掉,这时候又碰见一个忍者神龟+劳动模范宇文邕,搞得大臣们灰头土脸,噤若寒蝉,只有畏惧,没有感激,夸张一点的说法,此时的北周,满朝都是忍者神龟,一直在等待爆发或者解脱的那一天。后来杨坚夺权,有如喝凉水一般简单,不能说与此没关系。
这次伐齐之战,是宇文邕亲自操盘的第一战,岂容他人置喙,见宇文弼等人喋喋不休,很不气恼,吼道:“朕从孟津渡河,取河阳捷径,直捣邺城,此武王伐纣之路也!”众臣见此情景,不敢再言。
韦孝宽是伐齐的提议人,怕宇文邕失败了追究自己的责任,遂以年近七十,上书告老。宇文邕不耐烦了:以前已经说了,大贼未平,谁都不许告老!韦孝宽转变策略,自请担任先锋。按理说,这是一条好建议,由战略家韦孝宽担任先锋,即便路线走错,也能补救一二,但宇文邕说:玉璧城很重要,还需要你来镇守,况且你已经年老,坐看年轻人建功即可!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军只好按照宇文邕的安排前进,果然陷入混战之中。宇文邕着急上火,病于军中,周军各路遂草草撤军。此战说明北周虽有吞齐之势,尚无一击而胜之力。宇文邕此前装逼装得太过投入,对军国大事多做甩手掌柜,磨练不足,指挥和综合协同能力尚需提高。
此战的看点只有一个,杨坚、杨素双双出马,不过只是副将,尚不太显眼。出兵前,杨坚已经和宇文邕成了儿女亲家,其女杨丽华嫁给了太子宇文赟。
日期:2012-01-10 18:35:13
9、两儿论
突厥方面,佗钵可汗继位。“佗钵”是汗号,不是名字。那么,佗钵可汗的名字叫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突厥汗国的行政结构。
突厥汗国自金山发迹,疆域迅速扩大,东西绵延万里,木杆不可能把全部权利栓在自己裤腰带上,因此逐渐形成了的一些地方小可汗。
从第一代酋长讷都六称“设”、到土门时代称“叶护”,突厥酋长的官号有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击败柔然可汗阿那瓌后,土门学习柔然汗国,采用了可汗、俟利发、可贺敦等官号,建立了一个“有突厥特色”的柔然式的汗国。可是木杆好大喜功,把“可汗”这个名号滥用了,既有他这个大可汗,还有小可汗,遂令后人读者“汗上加汗”,暴汗。⊙﹏⊙b汗!
估计突厥人自己也看着眼晕,说着绕嘴,因此后来的东突厥汗国、后突厥汗国提升“设”的地位,基本取消了“小可汗”这一行政编制。
按照权利层次排名,地方小可汗第一名是管理日出之地的“东方可汗”,突厥语一pok0般称作泥步可汗、突利可汗、尔伏可汗等等。木杆时代,突厥的东方可汗是阿史那库头,按照继位顺序,这位佗钵可汗很可能就是这位库头先生。
小可汗的第二名是管理日落之地的“西方可汗”,突厥语一般称作步离(读作pi li 狼的意思)可汗、莫贺咄可汗。
有一点提前大家注意,西方可汗才是西方的直接领导,室点密及其儿子阿史那玷厥是其部将,官号不过叶护。突厥二十年内战时期,阿史那玷厥才自号“达头可汗”,根本不是正儿八经的西方可汗,更不是突厥大可汗。直到其孙射匮在隋炀帝的支持下篡权成功,西突厥汗国的大可汗之位才转入室点密后裔之手。所以,所谓“室点密是土门是突厥子孙之祖”的说法是射匮后人的艺术拔高,纯属杜撰,与棒子造假有得一比。
由于今色楞格河流域云集着大量的铁勒人,是突厥汗国最重要的兵源区,也是最不稳定的地区,原来的“吐屯”能量太低,迫切需要一位大领导坐镇,于是就有管理日中之地的“北方可汗”,随着形势的发展,北方可汗越来越重要,行政排名有超越西方可汗,成为第二小可汗之势。
东、北、西都有了小可汗,一个桌子四条腿,岂能少了南面可汗?
木杆不是没这个打算,如果他打下了吐谷浑或者北周、北齐任何一个,这个管理“午夜之地”的南面可汗就有可能设立,可惜对吐谷浑作战,抄了家也没把吐谷浑降服,对北齐三战,一败两平,对北周翻脸,被杨荐搞了两回鬼吓回去了,总之是在南方进展不大,南方可汗就没设成,木杆和阿史那库头曾戏称北齐幽州刺史斛律羡(斛律光之弟)为“南面可汗”,这句玩笑多少透出点无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