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狼种——突厥史传(兼记高车薛延陀回纥)》
第29节作者:
滔滔东流 佗钵上位之后,北周、北齐糖衣炮弹、美女炮弹一起向他招呼,佗钵欣然笑纳,爽歪歪哇哈哈。部下提醒他肩负开拓南方,设立南面可汗的战略任务,他却咧着大嘴傻乐:南面我已经有了两个孝顺儿子,没发愁没东西用吗?设得哪门子南面可汗!
突厥人比匈奴人、柔然人的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会吹牛方面,牛皮造得山响。为了反衬后来中原王朝驱逐鞑虏的丰功伟绩,史官们也乐意把这些牛人牛语记录在案,甚至不惜断章取义。
其实,佗钵的幸福生活并不长。五年后,周灭齐,宇文邕变成了“独生子女”。佗钵收留了高洋之子高绍义,企图重组“两儿时代”,与北周开始边境摩擦。宇文邕把千金公主奉上,佗钵却无福消受,去阴曹地府找他爹土门,他哥科罗、燕都玩去了,四个人正好凑成一副麻将。佗钵骨灰未冷,隋文帝宣布停止给突厥断奶,阿史那子弟也大打出手,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大内讧。
土门是突厥汗国开基之主,一战KO对手阿那瓌。
科罗好比两场比赛之间拉拉队员,屁股没扭几下就下台了,令青年观众很不爽。
燕都是主力队员,扫灭柔然残余,东征西杀了二十年,创下雄厚的家业。
佗钵上台伊始就宣布了自己胜利,实际上却是败家子,突厥的美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日期:2012-01-10 23:47:29
其实,佗钵的幸福生活并没有过几天。五年后,周灭齐,宇文邕变成了“独生子女”。佗钵收留了高洋之子高绍义,企图重组“两儿时代”,周、突关系恶化,边境冲突屡起,宇文邕怒而反击,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宇文赟继位后,想做乖孙子,把千金公主奉上,佗钵却无福消受,去阴曹地府找他爹土门,他哥科罗、燕都玩去了,正好凑成一副麻将。佗钵骨灰未冷,隋文帝宣布给突厥断奶,停止贡献,阿史那子弟也大打出手,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大内讧。
我们不妨把迄今为止突厥汗国四位大可汗比较一下
土门是开基之主,收服高车部众,一战KO对手阿那瓌,建号立国。
科罗好比两场比赛之间拉拉队员,屁股没扭几下就下台了,令青年观众很不爽。
燕都是主力队员,扫灭柔然残余,东征西杀了二十年,创下雄厚的家业。
佗钵上台伊始就宣布了自己胜利,谁料想迎风撒尿泼一身,吹爆了牛皮,突厥的美好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佗钵前五年吃饱了剔牙,玩累了睡,坐看周齐火并,毫无作为。从战略角度考虑,他要么锄强扶弱,压制野心勃勃的宇文邕,搞平衡外交,维持“两儿论”,要么与北周合兵瓜分北齐国土,类似辽国搞个“幽云十六州”,不仅能为突厥打开一片新天地,而且对于将来的隋唐将具有重磅的威慑力。
这两种做法,以突厥现在的实力,都不难办到,可惜佗钵采取了看戏的政策,两儿论随即破产,后来急急忙忙地扶持落毛的凤凰高绍义,属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相比佗钵的愚蠢,事实上已经取得割据地位的室点密显然要老练的多。
室点密带领他的十箭部落,坐镇河中地区(即“索格底拉纳”),主要承担丝绸之路的商务运作,开局也不甚顺利。主要原因是波斯人认为室点密手大心黑,在瓜分嚈哒的游戏中占了大便宜,因此断然与突厥绝交,既不准突厥的商队从波斯地面上经过,自己也不做转手贸易的二道贩子。
室点密非常苦恼,见多识广的粟特人提议,从咸海往西,绕道里海北岸,开辟新商路,直接与东罗马帝国交易。这条路,匈奴人走过,真、假阿哇人走过,都在西方搞出了大名堂,不妨一试。
从地图上看,这条路是存在的,传统的商道之所以没有选择这条路,原因有二:
第一,此地冬天太长太冷,商人受不了,骆驼也受不了,不如走南方的沙漠稳便;
第二,此地一直没有形成稳定的势力,都是饿的两眼发绿的游牧部落,货物被抢人被杀,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匈奴人,真、假阿哇人都是被击败后,被迫逃亡才走的这条路,室点密现在在河中地区生活还过得去,犯不着冒险,除非派兵为商队护航。
有意思的是,在粟特人嘴里,在阿哇人之前走这条路的,被称为“浑人”,目前,在佗钵治下的色楞格河流域,也有一个浑部,不过已经被视为铁勒人。笔者认为,粟特人嘴里的“浑人”与仍游牧在色楞格河的“浑部”都是匈奴后裔,这或许是欧洲匈人huns就是东亚匈奴人后裔另一个佐证。
室点密冒险地采纳了粟特人的建议,先派人探路,兼联络东罗马帝国。东罗马人表示,对贸易没有兴趣,对东西夹攻萨珊波斯倒是兴趣颇高。室点密大喜,于是萨珊波斯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最终,室点密夺取了吐火罗(今阿富汗)部分地区。
我说室点密比佗钵高明,即在于此,佗钵的处境比室点密好得多,联周灭齐或联齐灭周,都可以获得开建拓土的机会,他放弃了,现在只好看宇文邕完胜北齐了。
日期:2012-01-12 21:02:14
9、北周灭齐
当时,北周全国人口不足千万,竟有二百多万僧人尼姑,这些人不当兵、不纳粮,已经成为民间的巨大负担,官员们礼佛的费用,占了财政开始的三分之一。宇文邕早就看着不顺眼,企图“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下令禁绝佛教,没收庙产,僧尼还俗。有人诅咒宇文邕这样会下地狱的,宇文邕咬牙切齿地说:只要能富国强兵,朕不惧下地狱!
中国佛教史上有所谓“三武一宗”四次大劫难,这位周武帝宇文邕就是其中之一,其余三人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当时,信佛已经成了一种时尚,信徒甚广,取名菩萨、金刚、婆罗门者甚多,如宇文护取名菩保,杨坚成长于佛寺,梁武帝多次舍身,连突厥的佗钵也修建了一座珈蓝禅院。宇文邕的灭佛运动,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人们颇有腹诽,只是不敢发作而已。
宇文邕志在超越古人,建立不朽之功业,继续推行他的大计划:
“去年因为生病,朕没有削平齐国,可是见识到了齐军素质,整个一个小孩过家家一般,哈哈!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朕宣布,即日整军破齐,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秦始皇之功,复见于今日!”
齐军现在没有将才,指挥系统失灵,是实际情况,但宇文邕自比秦始皇,显然也在自吹自擂,过于轻敌。颇有“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的大跃进式的论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