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八百年》
第24节

作者: 山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权有些怀疑,梁申是不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宰相?
  郭全投奔宋国时,丁铁匠也消失了,李毅中咬着牙不肯说清楚他到底去了哪。只是给赵权看了他留下的几个字,“我去了,铁匠铺留给你,后会无期。”
  赵权心下明了,这个丁铁匠应该是被郭全说动了心,随他去了宋国。像他这样有技艺在身的,虽然到了宋国地位依然低下,但混个饭吃以求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让赵权不解的是,投奔宋国真的会那样的让人接受不了吗,连自己的大徒弟都不愿明说。
  丁铁匠与郭全都不在,器械打造的活只能由李毅中扛着,赵权、李勇诚与王铠轮流负责给他打下手,慢慢地也被逼着去抡会儿铁锤。辛邦杰倒是很支持,说这样既可以增加对兵器的了解,还可以锻炼下臂力与腰力。
  这半年多时间,过得最舒心的应该是陈锃了。
  陈锃觉得,蒙古人既然灭了金国,大仇得报北撤,就不会轻易再南下。蔡州之地多山多水,根本不适合那些骑兵驻留或是纵横。
  而宋国人难得一次胜战之后,多半会高兴上许多年,只要蒙古人不继续南侵,宋国人也不会去招惹他们。即使宋蒙之间暴发战争,也没有人会对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感兴趣的。
  没剩几户人家的村子,已经完全安静下来,鸡犬不闻。
  家事有妻子操持,农事都是辛邦杰在忙。
  私塾学堂已经关了,本来小孩子就不多,现在就剩赵权他们五个人。梁申直接安排并代管他们每日的课程。
  甚至连村卫队所花费物资的账目都是陈耀在管。陈锃见到儿子在术数上确有天份,现在也基本不再去操心,父子俩的关系因此无比融洽。
  陈锃已经完全的静下心来,他对物质上的要求本来就不高,一杯小酒一碗饭足矣,闲看云起云落,卧听江波浩渺。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有的生活啊!
  陈锃现在很庆幸,没有投奔宋国,想想现在要是到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人照应,所有一切都得重来,都得自己操心,那会让自己极度痛苦的。
  新宅的小院子里,赵槿正在忙着。

  院子墙边上特地搭出了个小灶台,角落里放着几桶已经发酵了近一个月的浊酒。每个桶里差不多装有一斤左右的酒。
  赵槿往小灶台上的釜里倒了三小桶浊酒,把天锅上的一个管子装好,斜向下搭在另一个小坛子口上。再在天锅上加点冷水,开始在灶里点上火。
  一会儿,釜里响起咕咕的滚水声,赵槿弯下身子,小心地控制着小灶里的火。小权说这个就是“蒸馏”,赵槿已经跟着他蒸了两三次了,但总是控制不好火势。
  又过了一会,导管里开始往下滴着酒液,酒香开始在院子里腾腾地飘起来。

  院子里的赵槿已经忙了近一个时辰了,房间里的梁申却关着门在里面转了近一个时辰。
  赵槿一进院子,他就知道了,就是不敢出去。酒香从院子里飘进屋,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酒未饮人却已欲醉。
  梁申有点按纳不住了。
  在心里,他早就准备好了十几种应付各种场面的问候语,可是现在却不知道该怎么出去跟她打这个招呼。

  梁申不由得鄙视自己,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胆小的人,可为什么就是如此心虚呢?
  不就见个面问候下吗?每天吃饭时不都有见面吗?怕什么?
  梁申咬着牙把手伸向手把,就准备把门打开。却听到一阵脚步声,随后一个声音传来:“好酒香啊!”
  梁申只好叹着气又把手缩回去了,呆呆地回到椅子上,顺手就抓起桌子上的一本书,恢复到看书时模样。

  从走廊上进来的是陈锃。
  他走到墙角的灶边,蹲下身子,说:“有需要我帮忙的吗?小权这么酿酒,我看的确不错。”说着,伸出食指,在管子末端抹了点酒液,放在嘴唇边吮了一口。
  赵槿伸手拍了下他的胳膊,“小权说这头酒不能喝,要第二锅的才行!”说着,开始给天锅换些冷水。
  “我看这酒味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好像有点太烈。小权这酿酒方法是不错,可是起的酒名实在糟蹋这好酒了!”
  “我看就不错啊,第二锅的才好喝,所以叫二锅头吗!”
  “哈哈”陈锃也不去反驳,微闭着眼认真地品味着嘴里的那些余香。

  “小权他们呢?”
  “今天看他们锻炼的有点累了,我让小权自己看会书。小耀在做小权留给他的术数。”
  陈锃一边说着,一边又伸出手指头去抹酒。
  天锅边上接酒的小坛子已经换了一个。酒味益发醇香,“这锅酒果然更好,你得给我藏一坛起来,别让小权全喝光了!”
  赵槿拿眼睛剜了他一眼,没理陈锃,手上继续在忙活着。

  草木摇落,秋意已浓。
  但八月底的阳光,依旧让箩子心生无比的烦躁。
  看到眼前的村子,箩子舔了舔嘴唇,再次强压下卷袭而来的疲惫、饥饿与困顿。
  箩子紧跟着老韩,步入村子。手上拖着一把五尺长棹刀,刀刃已卷。这刀本是箩子骑乘时的兵器,但现在马没了,他还是舍不得扔下刀子。在他看来,像老韩那样拿着一把手刀当兵器,实在是骑兵的耻辱。
  两个人身上的军服俱是破烂不堪,毡帽早已不知去向。只有那身皮甲才看得出军人的影子。
  还好现在是八月底,要是冬天,跑了八百里路身上只有这件衣服,自己很可能已经冻成一根粗棍子了。

  一想起这八百里路的逃亡,箩子又忍不住一又阵唠叨:“他娘的,兵部那些蠢货,就不知道派人到这边来接应下吗?一艘船都没有,咱们怎么渡过淮河去?这打的什么鬼战?老子在前面流血,兄弟们战死无数,后方一颗粮都没有,一个援兵不见,这些人都得剁了去喂狗!”
  “闭嘴!”走在右前方的老韩怒斥了一声,“别把村子里的人都喊出来,万一有蒙古兵堵在村口,跑都跑不走!”
  “你老韩也当了几十年的兵了,怎么越活越胆小,就这小破村子,人都没几个,怎么可能会有蒙古兵!”箩子又嘀咕了一声,不过他轻蔑的眼光老韩看不到。
  “记住了,再次提醒你一下,我们弄点干粮就撤,别惹事!”老韩又低声提醒了下,握紧了下手刀,继续走进村里。
  村口的那个房子应该是铁匠铺,静悄悄的,门上挂着一把大锁,铺里应该没人。
  拐个弯就看到一个可以容纳个四五十个兵士的大埕,应该是晒谷子用的。东头是一幢祠堂,也是紧闭着门。
  老韩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进村,是估计村子即使有青壮,也应该都去田里干活了。他犹豫着站在那,不知道该选哪一家去借粮。
  箩子在边上突然叫道:“有酒香!”他长长地吸着鼻子,微眯着眼睛,“好酒啊!从来没闻过这么浓的酒香!”说着,也不管老韩了,抬脚就顺着自己鼻子往前走去。

  老韩也跟着抽了下鼻子,的确有酒香。他还是有些犹豫,往四周再看了看,紧着脚跟上箩子。
  绕过祠堂边上的一幢大屋,在那大屋后面小路的边上,箩子毫不犹豫地推开了小院子的门。便是一声很放肆的叫声:“好酒啊!好——呵呵,还有好娘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